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

2020-03-01 16:57: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

作者:柳玉海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0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倍加关注的重点,广电信息关系到广电事业的发展,广电信息的传播将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研究广电信息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结合当下网络环境中的广电信息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传输和接收。

关键词:网络环境 广电信息 安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217-01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所决定,虽然信息安全在技术方面不断更新,但与此同时,“黑客”、“木马”等破坏系统也在不断更新,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在使用中被非法访问的可能性就不可避免,这就为广电信息传输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让我们来看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1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的数据来看,在使用的计算机中,90%以上的系统、网站中都存在着安全漏洞。

1.1 网络信息威胁

在广电电子信息使用系统中,一方面由于废弃电子文件的无效管理,造成了系统垃圾过多,阻碍系统使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混乱管理,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松散;在使用中,由于电子信息的复制等不留痕迹,传输过程简单方便,致使文档信息泄漏。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中,我国现在尚无完整而规范的法规制度,这就致使信息在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方面缺乏有利保障。其次,网络本身的安全也在威胁档案信息的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各国各大国家和企业网站有80%以上都曾遭受过“黑客”、“木马”攻击,年损失在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广电系统遭受攻击的比例则约为60%以上。网络安全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防控,那么广电信息的安全也无从谈起。

1.2 网络设备安全威胁

从计算机自身系统来看,其自身安全和保护功能较为脆弱,加之互联网的结构导致了档案信息安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从系统方面来看,由开放的系统性所决定,计算机系统随时处在网络环境中,来自网络的攻击随时可能产生,危险性和风险性随时存在。网络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当同时由于其缺陷导致广电信息安全系数降低。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以及攻击的主动性、针对性、衍生性、攻击速度快而不留痕迹等特点让广电息安全具有了较大的难度。在利益的驱使下,信息犯罪在手段上不断更新,通过系统的漏

洞,“黑客”、“木马”等对档案信息进行篡改、增加等方式来进行攻击,从而破坏了广电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1.3 管理人员技术的落后

在现代广电系统中,大多管理人员皆为兼职人员,在技术上明显不足,特别是面对新型的病毒更是束手无策。特别是在交互环境中,在权限控制下,漏洞中的病毒可以通过入侵来活动权限的控制,从而造成档案信息安全的严重破坏。

2 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对策

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工作,首先就应加强网络本身的安全管理,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2.1 技术人员的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对象是信息,而管理的主体是人,很多时候广电信息的不安全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广电信息的管理首先就得从管理人员做起。

在广电信息安全管理中,首先要设定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在技术上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特别是保密教育。这是确保广电档案信息安全的首要条件,只有拥有一定技术的人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的情况下,广电信息的安全管理方能得到安全的基础。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还得从制度来进行管理。首先是在库房管理、档案借阅、保密制度、销毁规定过程中,应做到有制度、有规范。其次是在操作上,信息管理工作应做到细化、严格,从信息的建立到使用再到销毁的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且每一规范细化到时间、地点、过程、交接班等记录应一应俱全。

2.2 防控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的管理是从内部来对档案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但在网络环境下,来之外部的威胁也随时存在,这就要求广电信息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方面进行防控。

(1)通信安全技术

广电系统在信息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加密技术来进行处理。加密技术也成了广电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加密技术通过不同方式的加密算法来增加了广电信息的安全系数,是一种小成本大收益的方法。很多时候,广电信息的不安全因素是传输过程中的未被确认而使用造成了,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信息传输、接收的确认技术。通过传、收双方对广电信息的身份确认,以此来防止广电信息被非法的篡改或假冒。

(2)计算机安全技术管理

在通过通信安全管理后的广电信息,就计算机本身的安全技术方面来看,也可以通过芯片卡制度来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其实这相当于二代密码保护,芯片卡携带着使用着的身份信息,从源头上降低了广电信息被盗的可能性。此外,二级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也能降低广电信息被盗的可能性。

(3)法律法规建设

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被盗取、篡改等现象频繁发生,除了管理人员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外,还存在着法律监管机制不规范等因素。应该说,法律的保护,方是广电信息安全的最有利防控线。但在网络环境下,对广电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应遵循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等特点,因此,法律法规的构建要结合广电信息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点来进行,在可操作性方面,要充分考虑保证信息可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来规范起诉、办理、结案等法律体系。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发展特点,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使得信息具有了较大的开放性,一方面这为全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计算机病毒、黑客、木马等通过互联网随时威胁着信息的传播,广电信息作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记录,起到了促进交流、方便协作的作用,它在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正是想通过对广电信息安全性的讨论,对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提出,来增强广电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推动广电系统信息网络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建屏.信息安全问题初探[J].晋图学刊,2005(02).

[2] 梁炜莹.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12.

[3] 李迅.网络环境下的文档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

[4] 张曾嵘.信息安全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网络环境下

网络环境下法学

47;黄飞东《浅析网络环境下医院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基于高校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分析

广电网络工作总结

广电网络整合

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问题总结

电信网络网络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doc》
浅谈网络环境下广电信息安全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