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

2020-03-01 17:02: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届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

1.材料:广东自2009年2月和9月分别启动的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从2010年开始逐步推进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代垫补贴,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可直接从销售网点拿到销售网点垫付的补贴资金,家电下乡产品类型也将更加丰富,中高端的产品有望迅速下乡。据测算,该政策的实施,平均每年可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5个百分点。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家电下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

2.[2009山东文综]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8分)

3.(2008广东卷)

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2分)

4.[2009重庆文综]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

5.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2分)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有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近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7.材料: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小李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的。(8分)

8.(2011高考安徽卷)《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观点评说 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感悟反思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9.没量变就没质变,有量变就有质变,有质变就有发展。

10.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4届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参考答案

1.注意辩证唯物论是指唯物论,唯物辨证法是指辩证法。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广东启动的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是根据当前农村市场的现状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而制定和实施的。(4分)

(注意根据„情况,针对„形势,由„ 决定,从„ 出发,随着„变化考虑用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成为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助推器。(4分)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广东启动的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和实施的,这将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3分)

2.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可)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件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

③运用了系统优化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出发。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去解决这一问题。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发挥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如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回答也可,但答案要做调整。)

5.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和动力。《建议》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变化新特点的情况下制定的。(4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重视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建议》的制定指导了经济建设的实践。(4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逐步深化和发展的。(4分)

6. ①联系具有普遍的性、客观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7.①小李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4分)

②小李一分为二地分析自身情况,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4分)

8.

①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9.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所以“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是正确的。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因此,“有了量变就有质变”不完全准确。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最终点要通过质变来实现。但有质变不一定有发展,因为质变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也有落后的、下降的,而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质变才属于发展。

10.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在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实现的。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进而推进了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高三政治主观题训练

高考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

高考政治主观题集中训练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

政治主观题

高三政治必修四主观题测试题

高考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2

高考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4

政治高三适应训练

政治 典型主观题

《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doc》
高三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