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前谈话

2020-03-02 11:40: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同志们:

根据《党内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对新当选的村社区干部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目的是和大家共同学习党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给同志们从精神上鼓鼓劲,思想上提提醒,跟大家一起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防腐倡廉、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由党员、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的。党员、群众把全村最大的权力交给大家,这是对同志们的信任和厚爱。希望大家不要辜负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任,自觉用好组织和法律赋予的权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优异的成绩,来造福我们南外镇,来回报乡亲们对我们的信任。

对于一位基层干部来说,如何才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人民网和人民论坛杂志社针对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联合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共有近五千人参与了投票。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干部最不满意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贪污腐化、买官卖官、行贿受贿,排在第二位的是官僚作风、吃拿卡要、脱离群众,排在第三位的是包养情妇、灯红酒绿、唯上唯书,排在第四位的是观念落后、固步自封、思想迷信。这四方面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都是跟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而对于“哪类干部最受群众欢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对群众有感情、讲诚信、工作有建树。对群众有感情,实际上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民办事。讲诚信,就是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对群众所作的承诺、规划要为群众办的事情要真正兑现。而工作有建树,当然是说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应该有所作为,要有实实在在的业绩。这个民意调查的结果,应该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每一位干部的评判标准和基本要求,那就是:清正廉洁,为民办事。下面,我结合我镇当前的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什么是“廉政”?廉政就是不贪、不占,想自己该想,得自己应得,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为人民群众掌好权、谋好利,而不是利用权力为个人谋利益。这是衡量干部人格境界的重要标尺,也是评判一个干部是好官还是贪官的首要标准。一个干部在百姓中有没有威信,主要看他办事是否公道,看他是为民谋利还是为己谋利。我国古代有个著名的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下属们不是怕上级管得太严,而是怕上级为官很廉洁;普通的民众不是佩服当官的有能力,而是佩服他办事公正。当官的一公正,群众就不敢怠慢,就会坚决执行政府的有关规定,自觉遵纪守法;上级官员一廉洁,官吏就会从内心敬重,并自觉服从上司的指挥。这是清代连平颜氏三代相传的从政为官的座右铭,颜家三代靠着这三十六字箴言,不仅光宗耀祖,而且做到了为官一任,积德一生,造福一方,备受后人敬重。而在今天,这句话也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干部如果不能廉洁自律,其他方面的能力再强,也是难堪重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参照这些规定,我认为我们南外的基层干部也要从三个方面规范我们的行为:

第一,关于规范基层干部职权行使行为。主要是严格禁止 类行为:(1)禁止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其中包括:不准索取管理、服务对象的钱物;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不准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准利用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借机敛财;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工程等,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2)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用公款报销或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准借用公款逾期不还;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

同志们,我们都知道,权力是把“双刃剑”, 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害四方。一个干部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当作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必然会滑向腐败,不但会给国家和群众造成损失,自己也难逃法纪的追究。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第二,关于规范干部的职务消费行为。主要是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

第三,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主要内容有:(1)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不准干部的配偶、子女利用其职权和职务影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准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学习、培训的费用; 除了上述这些规定之外,还有诸如禁止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收受“红包”、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一定要谨小慎微,严格守住思想道德防线,严格把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为人,公公正正用权,扎扎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组织负责。

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腐败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过去有,今天有,未来还会有。以前的封建社会有,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可以说只要有公共权力的地方,就会有腐败产生。因为社会上只要有利益存在,有权力行使的地方,就必然有腐蚀权力的行为出现。一些人总是希望通过腐蚀权力得到利益,腐败就在所难免,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治理腐败历来是执政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执政者们在惩治 3

腐败方面做过很多的尝试,用过很多手段,也曾经使用严刑峻法,处理非常严厉。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对腐败是极其痛狠的,他惩治腐败的手法也非常特别。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官员贪污60两银子以上者,立杀!他采取了很多酷刑,如剐刑、剥皮、砍手剁脚,甚至把人浇上开水后用铁丝做成的刷子刷死,等等,在中国的法制史上,这些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为贪腐被杀掉的官员有好几万人。后来杀到没有官员可以干活了,只好让官员戴着枷锁上班,戴罪当官,看表现再作处理。虽然当时的严刑峻法曾经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到了朱元璋晚期,明朝的吏治却比开国的时候更坏,贪腐之风更盛。可见,单靠严刑峻法,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贪腐的问题。

党中央在继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同时,始终坚持把预防放在首位。*年,中央颁布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了反腐倡廉“标本廉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今年6月,党中央又出台了《*-2012年工作规划》,决定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可见,腐败的问题单靠严刑峻法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抓好预防,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为关键,三者并重抓预防,惩治与预防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预防工作,教育是基础,教育什么?党纪国法的教育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查处的案件来看,大部分被处理的领导干部其实都是自己丧失了廉洁从政的观念,主动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利益,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没有一个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是被别人害的、被人强迫的,如果不是他主动去谋求,如果不是他思想早已放松,没有人可以腐蚀得了他。所以,要想使预防腐败工作有效开展,要想使领导干部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首先必须提升领导干部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句话我们开会时经常讲,文件里也经常这样要求。说实话,这句话听起来好象很空洞、很乏味,其实却是很客观、很实在的东西。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简单来说,人生观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目的意义的看法和

态度;世界观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总看法和认识;而价值观则可以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对于人的行为模式的基本判断和价值取向,它反映出人们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与不可取的看法和观念。可以说,价值观从整体上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一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父母、老师、朋友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和灌输给我们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的改造,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的提升。价值观是一个人所有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基础,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人生目标的设计、行为方式的选择,其实都是我们个人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在腐败问题上,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不廉洁行为,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就是他们从思想观念上,也是从价值取向上率先变了质,这是这些腐败者个人主观上的选择。西方有个著名的论断,叫“性格决定命运”,说的是人的性格对于人的一生的决定性作用。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其根源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也就是人的价值观。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必然产生相应的语言和行为;因为内心里价值观的判断在起作用,这样的语言行为就会成为自觉,形成习惯;一个人习惯性的言行,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最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说到底,是价值观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处事方式和基本性格,最终决定了人的命运。现在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佛教有个“三业真言”:净意业、净口业、净身业。意,是你想什么;口,是你说什么;身,是你做什么。一般的人都是想什么就会说什么,说什么也会做什么。这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从观念到语言到行动的相互影响,也是基于思想决定行动这样一个命题。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不同处境的人包括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工作,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地位变了,环境变了,你对生活的态度和要求变化了,你的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不断地改造我们的世界观,促使我们的价值观不断地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滑坡。我们从一些查处的大要案 5

看到,很多身陷囹圄的领导干部都会有一个忏悔书,不管他原先是多大的领导,也不管他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无一例外地承认,走向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思想改造放松了,导致价值观出了问题。这些人其实大部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想腐败,很多人都想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好干部,他们甚至很长一个时期坚持廉洁从政,坚持干事创业,造福社会,但是,由于价值观的提升没能跟上形势的变化,没能经受住各种诱惑,思想出现滑坡,最终出现了问题。这方面的情况很多,各不相同。一些人是出现了攀比心理,爱跟人比富、比享受,跟老板比、跟其他贪官比,总认为自己一生清廉,一心为公,经济上却得不到好处,而人家有钱、有车子、有房子,甚至还有情妇什么的,心里面不平衡,这是很多官员出现腐败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另一种是从众心理,看到周围有些人甚至是领导在搞腐败,在大捞特捞,自己为什么要傻傻地去遵守那些清规诫律呢?于是也不甘人后,人捞我也捞,很多查出来的窝案串案,都是因为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也有一些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易,他给了我好处,我也帮他办了事,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为事情永远都不会暴露,自己不可能被查到。还是一些是留后路、存老钱的心理,觉得自己权力差不多到头了,年纪也大了,乘现在还在位,乘早谋点私利为自己养老,或是留给子女。当然,还有一些是过不了人情关,碍于朋友的交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胡乱帮忙,结果帮出了问题。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都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些领导干部并不是一掌到权就拿来谋取个人利益,而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造成人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滑坡而导致变质的。同时,也充分地说明了不断提升价值观对于一个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极端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呢?作为一个干部,被国家和人民赋予重要的责任,树立和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对这个干部能否当好官、能否履行好职责,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生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具体来说,是要追求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人格的 6

尊严,二是成就和奉献,三是家庭的美满。尊严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涉及到我们个人在群体之中能否得到认同和尊重,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每个人都会有自尊心,但自尊是谁给你的呢?得靠你自己去争取。人必须自爱自强,才能赢得尊严。你工作上有成就,对社会有奉献,自然就能体现出你的价值,你自然也就有了地位。还有家庭,家庭是我们人生的港湾,我们在这里休息、生活,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我们不断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该从精神上活出自尊,得到尊严。这不单要求他内心世界要信念坚定,遵纪守法,洁身自好,还要求他的外在行为能够承担责任,身体力行,始终如一。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评判标准,不管是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还是对领导、同事、部下,你内心里面永远都会有一杆称,知道你是尊敬谁、佩服谁,为什么尊敬他、佩服他,你也应该知道怎么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在社会上赢得自己的尊严。只是有些人愿意付出有些人不愿意付罢了。因为只有清政廉洁、敢于负责、信念坚定、行为卓越的人,才能够追求一种精神上真正的自尊与尊严。

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该追求事业的成功。

在其位不谋其政,属于失职类腐败。因此,作为干部,对事业只能有一种选择,就是用好手中的权力,负起你的责任,创造出新的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履行好服务民众的责任,推动事业向前发展。可以这样说,事业的追求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也是最大的追求。

一位好的干部应该维护和实现家庭的和美。这不是说要利用权力为家庭谋利益,那样不会使家庭幸福,而只会适得其反。家庭的安全是家庭和美的前提,当然,家庭里面的爱、关心、自由,也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能够担任领导干部,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一家人都会引以为荣,会为你感到自豪。但如果你出了问题,一旦被查处,被党纪国法追究,家庭成员马上颜面扫地,羞愧万分。万一被判了刑,子女在外面更是抬不起头,家庭还会有破裂的可能,哪里还会有快乐健康和美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家庭

的和美,应该把自己人生的港湾维护好、保护好。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精神上的人格尊严,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奉献,追求家庭的安全和美。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你就没有多少心思去追求金钱,追求美色;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你就不会去搞那些贪污腐化、谋取个人和家庭私利的行为。价值观提升了,你内心清澈,信念坚定,你就会自觉地把各种诱惑拒之门外。

三、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所谓权力观,我觉得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权力是谁赋予你的,你要向谁负责;二是权力如何使用,为谁服务。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群众。我们干部就要为民办事,向人民负责。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手中的权力就只能为民所用,而不是为己所用。那么,如何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权力,如何在领导岗位上为民办事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要很好地注意:

第一,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施政执政理念,有力地担负起加快*发展的历史责任。“民本”的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它的含义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以人为本”,对于为官者来说则是强调“以民为本”。孟子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当年的封建社会,把人民看得比国君还重要,比国家还重要,这就是“民本”思想流传千古的原因。明代有个县令徐九经,曾发出“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感慨。当官了,就该承担社会责任,要为大众服务。你当了官不为群众办事,你不如回家种田去。有些人觉得当了官是一种荣誉,从表面上看,确实是种荣誉,但我们不应该躺在这个荣誉上,而是要在这个职位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多地为群众办事,创造出更大的荣誉。以前孔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当官的人,就是一个“达者”,就要为社会服务,为天下人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永远要摆在第一位,不要老为自己着想。人生短短几十年,你能在领导岗 8

位的时间不长,真正有权力、能够为群众办事的时间更短。要真正有所作为,不要整天想着投上级所好,不顾群众的利益。一定要在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问题上摆正位置,领导和上级提出的要求很多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而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工作岗位则是很具体的。有时候上级不了解你这个地方的情况,作出的指示、采取的政策不符合你这个地方和单位的实际,而你作为这个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你也错误地去理解,照搬照抄,或是曲意地去奉承,那你还怎么去做好你份内的事情?你怎么解决好群众的实际要求?你本来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主政,就该认认真真做好你负责的事情,就该真心实意为民服务。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逢迎领导的提法和要求,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精力和资源都用在这方面,而不是实事求是地满足群众最迫切的要求,你官当再大又有什么意义?你总有一天会下台的,你下了台群众就会骂你。既然如此,你何不好好利用今天这个岗位真正为群众做点事情呢?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或者无所作为,这是对群众利益最直接的损害。

任前谈话

任前谈话

任前谈话

任前廉政谈话

任前廉政谈话

任前廉政谈话

干部任前谈话

领导干部任前谈话

任前廉政谈话资料

干部任前廉政谈话

《任前谈话.doc》
任前谈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