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

2020-03-03 12:53: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目录

1、中国联通集团概况

1.1中国联通集团简介

1.2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概况

2、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2.1中国联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构建

2.1.1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2.1.2中国联通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的构建

2.1.3中国联通内部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的构建

2.1.4中国联通内部控制信息及沟通机制的构建

2.1.5中国联通监督与控制机制的构建

2.2中国联通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2.2.1梳理业务流程

2.2.2强化财务报表分析

2.3中国联通的风险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实践

2.3.1针对投资风险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2.3.2针对法律风险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2.3.3针对政策性风险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2.3.4针对公共危机风险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2.3.5针对其他风险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3、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成效

4、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

1、中国联通集团概况

1.1中国联通集团简介

中国联通,全称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2009年1月6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改革【2009】1号),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并后,新的集团公司使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的名称,中国联通继承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和业务,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依法注销。重组前的中国联通于2000年6月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生指数股,之后又于2002年l0月回归国内A股市场,成为国内唯一的海内外三地上市的电信企业。

目前,中国联通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控股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截至2008年底,资产规模达到5266.6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46.3万人。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制式的3G牌照。

1.2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概况

2、中国联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2.1中国联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构建

2.1.1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中国联通在内部控制环境构建时认真分析了其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诸如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员工道德规范风险、治理结构风险、政策导向风险、舞弊行为风险、IT系统安全风险和不当授权风险等七个方面的主要风险,并为防范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审计委员会职能,开展独立内部控制评估,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完善绩效管理与政策导向,建立相对公平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反舞弊制度及约束机制;建立与财务报告数据有关的IT系统总体控制和应用控制;强化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诚信建设,提高全员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等,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使之不愿舞弊;增强员工法律意识,使之不敢舞弊;完善各项控制制度,使之不能舞弊。

2.1.2中国联通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的构建

中国联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一套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从而防范以上风险。

1.制定规范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流程。要明确风险管理的部门及职责分工,确定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流程,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还要对各级分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定期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要上报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

2.将信息和沟通贯穿于风险评估始终。管理层要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

据,对风险及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要将已经审批过的风险管理办法向相关人员传达,以确保风险管理措施得到落实;要向公司员工强调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公司的首要任务,高级管理层经常与部门主管开会沟通对公司主要领域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风险评估结果及风险的变化,使他们理解并落实内部控制责任,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总部各部门、各省级分(子) 公司要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风险管理措施和实施效果。

3.定期监督风险评估工作。(1)管理层要自我监督。总部各部门、各省级分(子)公司管理层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日常监督检查与定期自我评估,对反舞弊控制措施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日常监督活动要有完整的文档记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并提交书面报告。(2)内部审计部门要实行定期监督。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各部门日常监督与定期检查的基础上,按照风险重要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评审的范围,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 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一次总体评价,并向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交评价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报告,并对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3)审计委员会进行监督。审计委员会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4)整改。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外部审计师和外部监管部门揭示的内部控制缺陷、顾客和设备厂家的投诉报告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定期评估 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汇总和分析,根据重要性及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部门,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并建立整改效果跟踪机制。

2.1.3中国联通内部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的构建

在重组之前,为应对《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原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 均已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控制活动流程和控制文档。如江苏联通在2006年就按资本性支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及资产管理、财务报告和其他六大类梳理出425个流程,但内部控制体系合并后, 大量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流程将会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对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和控制文档进行修订和补充。中国联通经过分析研究,列出以下控制活动的关键措施, 同时加强了控制文档的建设。首先,建立完善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并加以贯彻执行,确保财务报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其次,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和标准的期末财务报告程序,确保期末财务报告 的披露符合相关标准;再次,明确责任分工和岗位职责,确保交易及资产处置有适当的授权和审批;第四,建立完善的经营业绩分析体系,科学评价各分(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第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科学预测各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2.1.4中国联通内部控制信息及沟通机制的构建

在2008年重组前,中国联通部分分公司(如山东、浙江和广东分公司)已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ee Planning,ERP)系统,改善了管理流程,降低了企业成本,节约了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各类信息得以及时集中并共享。中国联通大部分省级分公司都有比较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所有合同审批、文件传阅都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既保证了上传下达渠道畅通,又确保有效信息流向路径正确。中国联通在加强信息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IT支撑系统的管 理控制,通过对信息技术控制环境、开发管理、变更管理、安全管理和操作管 理五个方面制定出整套符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的IT内部控制文档体系和管理规范,在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确保影响数据的信息和记录

在处理过程中完整、准确和有效。

2.1.5中国联通监督与控制机制的构建

中国联通在构建监督机制时,认真分析了其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存在的诸如监督不到位、监督不及时、监督手段滞后、缺乏日常监督、缺少自我评估、相互牵制乏力等几个方面的主要风险,按照事前事中监督、广泛监督、制度保障、自我评估为主、借助外部力量、加强考核等原则,建立了监督机制框架:一是建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对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价,确保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二是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三是建立信息披露委员会,审核相关财务信息,确保其准确和完整。

中国联通不仅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而且非常重视内部评审工作,在 2006年初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制定了内部控制评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个层面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在确定评审范围时,重点关注重要会计科目、重要经营场所、重要业务流程、流程风险评估、关键控制及相互之间的匹配关系,还制定了统一的记录、测试和报告标准及对应的测试方法。中国联通将评审分为总部直接评审和各省级分公司组织评审、委托评审三种方式。

2.2中国联通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2.2.1梳理业务流程

2.2.2强化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联通法律事务风险提示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业务调研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调研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调研报告

风险管理报告

中国联通客户关系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调研论文

中国联通实习报告

中国联通实习报告

中国联通实习报告

《中国联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doc》
中国联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