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葬礼

2020-03-02 00:55: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葬 礼

维吾尔族的丧葬仪式因地域不同,在大同之中有许多小异,呈现出形形色色的特点。

在维吾尔族许多乡村社区,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杓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拉”拿到老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这一民俗事象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信仰为背景的。维吾尔族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恶魔“撒旦”(精灵)就会乘机而来,以及其父母亲的形象也要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而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的目的就在于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住,并遗传给子孙后代。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用白布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交叉”起来。维吾尔族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如果眼睛没有闭上,由亲人轻轻揉抚,到闭上为止。接下来要给死者洗尸。用来洗尸体的水中放入芳香的热衣汗古丽(一种花),一般女尸由女性来洗,男尸由男人来洗,洗完后要给死者穿上简单缝制的白布衣服,然后用七米白布来缠住。还要在耳朵里塞上棉花以防虫蚁爬进。

按照古老的传统,丧家报丧之后先将圈棚里的母畜和幼畜分开,分别关在两处,使它们大的叫、小的嚎,喊声不断。同时,死者至亲按辈分和一定次序在门前分男女排成两队,每人手执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迎候前来吊丧的人们。在妇女队伍中必有一位是“丧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见远处有吊丧者前来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也放声应和恸哭,同时用手中的“丧杖”使劲捣地,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到悲痛欲绝。来吊丧者忍住哭泣,一边安慰丧眷,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顶帽子或一块儿白纱巾或一条1.5米左右长的白布,交给丧家中的长者,或者直接给他们戴在头上或扎在腰上。这些东西都是丧家必备的服孝标志。不过,今天丧家的服孝标志,甚至包括亡者的至亲男女的服孝标志,一般都是由丧家自己准备的。另外,丧事仪式中的许多内容都已省略,但专人哭唱丧歌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还依然流行。

维吾尔族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将尸体抬往墓地之前,还有一个把死者一生的“罪过”象征性地卖给活人的选小仪式,也可称做“赎罪”仪式。买死者罪过的人往往都是有智能障碍的残疾人、流落此地生活没有着落的异乡人、或当地好逸恶劳的懒汉。因为,按照赏善惩恶的因果报应观念,任何一个正常人是不愿意把别人的罪过接受过来,自己背负。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把这一仪式省略了,而是“纳玛孜”结束后,一般都要对死者进行口头“鉴定”。在和田、喀什等地,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者其他至亲问主持阿訇:“我死去的父亲或某某是怎样一个人?”阿訇便念出一连串套语,中心意思就是证明死者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在有些地区则不是问阿訇而是问参加葬礼的人们,“鉴定”的民主气氛相当浓,人们七嘴八舌,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死者。对死者“鉴定”之后,其儿子或其他男性至亲还要讨众人的“热阿孜”。“热阿孜”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表示“满意”、“情愿”、“谅解”等意。由死者的儿子或男性至亲当场问死者生前有无欠大家的债,这也是维吾尔葬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安息! 维吾尔族认为,把尸体放人墓穴填进七坎土曼土时,死人必须复活,回答“撇日希台”即天仙的审问。能否正确回答冥间的审讯事关重大。正确的回答是:我是安拉忠诚的臣民,是穆圣的信徒,我的信仰是《古兰经》,我的圣行是每日的五次礼拜等。要对答如流,证明自己是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根据这一信仰,在有些地区的葬俗中,当尸体就要放人墓穴时,人们把写有标准答案的纸放在死者的胸口,或者将那张纸做成一面小纸旗,插在墓穴的西壁上。因为死者的脸是朝西侧着的,让他随时能看到答案。在有的地区,凡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对着一个小土块儿念诵正确答案,在墓穴就要封口时,死者的长子或其近亲将土块儿收集起来倒进墓穴内,认为这也有提醒和帮助死者正确回答问题的作用。维吾尔族的墓地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公墓。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也有圆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顶部有月牙,坟地周围要筑成方形的坟墙,墙头用土块垒成花纹。维吾尔族把坟地称为“麻扎”,“Mazar”对墓地很重视。

维吾尔族在死者当日、3日、7日、40日和周年时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Nezir”)。在所有的祭奠活动中,7日、40日与周年都比较隆重,其形式主要是宴请亲属、朋友、乡亲与同事做“杜瓦”(祈祷)、阿訇诵经,祭奠中的饭食主要是抓饭。还有油炸食品,馕、干果、方块糖等。按照传统习俗,凡来参加“乃孜尔”的男子必须头戴帽子,女子头戴头巾,而且来宾都要带礼物。然而,今天在城市里的维吾尔族,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中已有了许多变化。许多年轻的男女青年已不戴帽子或头巾而参加“乃孜尔”;许多死者的家属开始谢绝来宾们带礼物参加“乃孜尔”;许多死者的家属已不再把“乃孜尔”的规模搞的很大,甚至有的仅仅是宴请阿訇在家诵经祈祷,而是把搞“乃孜尔”的钱捐赠给了“希望工程”与教育事业。需指出的是,或许我们的这一发现与行为方式仅仅存在于一部分个体之中,甚至可能会立刻消失;或许它们可能进入传统之中,并改变传统,从而引起一次变迁。

丧葬禁忌:维吾尔族严格禁止自杀,自杀的人会遭到人们的严厉谴责。人们希望自己在周

五、开斋节和宰牲节死去,据说这几天死亡的人在坟墓中可以摆脱天仙的质问而直接升入天堂。维吾尔族非常忌讳负债而死。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就要在死前将债还清。有些地方还在人临死时将屋内墙上的钉子、橛子和挂物的东西去掉,否则据说死者将难以停止呼吸。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灵魂观念,认为灵魂便挂在那些东西上面,延长死者挣扎的时间,还与人们愿“易死”的想往相结合,至今流传于民间。人们认为人死的那天如果下雨是吉利的,这时雨可以洗清死者的罪名,说明死者积德。

维吾尔族家中有人死亡至葬礼结束停止一切活动,服丧期限不低于40天,最长要1年,在这期间还忌讳举办喜事,忌参加娱乐活动,服丧期穿着方面男人头戴帽子,腰系白布,女子头带白头巾,腰系白布,丧服特征是要充分掩盖全身、颜色必须是黑或白,其中白色居多,穿戴白色丧服是与古代袄教和摩尼教信仰有关。不准穿鲜艳或带花的衣物。

维吾尔族将墓地视为圣地,人们除了在墓地种植花草之外,还忌讳砍伐这里的花草树木,不用墓地的木材,不在墓地喂牲畜,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而且认为生长在墓地的植物有鬼,骑着牲畜路过墓地时一般要下来祈祷,严禁朝墓地里吐唾沫,大小便,手指墓地也不能在墓地里闲谈。

维吾尔族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

维吾尔族的婚礼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维吾尔族建筑特色

维吾尔族婚礼(版)

维吾尔族舞蹈教案

葬礼

葬礼

葬礼

《维吾尔族葬礼.doc》
维吾尔族葬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