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护理论文全科医学论文

2020-03-02 03:32: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心血管外科护理论文全科医学论文:健康促进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关

键词] 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改

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心身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心理社会因素对各种心身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但患者发病后最关心的往往是医学诊疗手段的应用和

效果,淡化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患者

对多因素影响疾病健康指导的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和长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健康促进

活动的意义有效的健康促进活动有赖于对患者各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健康状况的全

面掌握。生理状态的改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人际交往。调查发现

患者入院时大都因为相应的躯体不适感,而引起生理功能降低,在体力活动及日常自理能力方

面出现负性影响,同时由于生理功能的降低,促使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了生理功能,减少

活动或工作,或者使正常的工作或活动受到限制。有报道[2-3]认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发展以及预后都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家庭的支持系统密切相关。据调查推算,因

慢性病住院一次需花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民居民人均收入的

1·5倍[4],因而患者的经济重负在很大种度上都会导致患者及家属对寻求健康指导及心理减负的盲从性,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因反复治疗引发更严重的负性心理问题。邵贵平[5]统计

显示工作压力、婚姻家庭压力、社会经济状况低下、社会支持缺乏都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

关。因此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知识背景、工作压力、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庭环

境、患者最关心的事情后才能因人而异地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同时低收入、工作压力

大和情绪障碍与血压升高有关联,郝芳[6]认为是因为存在这些心理社会因素的人血管压力反

射强度增大、恢复时间延长。另外心血管系统疾病一旦被确诊,就要长期治疗,病程长,病情

变化复杂,患者往往担心长期治疗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担心自己的

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发生变化,心事重重,这种长期持续的应激原会引起患者内分泌和免疫功

能的改变,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异样的躯体症状。2 心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早期的

心理干预更符合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长期的心理社会支持缺乏是影响心血管系

统疾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实施的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实际工作

观察发现部分反复住院治疗的患者,在进行了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时,患者往往都有一种相识

恨晚的感觉,其普遍想法是:假如能早一点了解跟自己所患疾病相关的信息,也不至于使病情

发展、演变的如此之快。因此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不但要在入院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而且

要强调社区心理干预的重要意义。刘晓英[7]研究阶梯式综合性心理康复护理对

于急性心肌梗患者的研究发现:早期阶梯式心理康复护理能使患者的焦虑情绪的程度明显降

低,而且能使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加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胸痛及气短明显减少。高血压及高

血压合并其他疾病和冠心病的患者的发病与转归与心理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密切

关系,做好预防能减少和减缓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他们的健康指导尤其重要。3 健康指导

活动的侧重点不同年龄患者、患不同疾病患者和不同性格患者的健康指导的侧重点也不

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年人常出现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独、

自尊心强等心理,而表现出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悲观失落等行为特点。有的中青年患者

因为工作、经济、家庭的压力而导致缺乏获取保健知识的意识,对自身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

足,而引发严重并发症。为此医护人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用温暖的语言

关心体贴他们,并通过形象具体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老年人患病后的患者对疾病相

关的病理生理知识较感兴趣,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成因、病理生理变化、发展及预后以及

相关的影响因素,能使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针对疾病的特点从不同侧面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能使患者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增强。进行疾病终身性、严重危害性、自我保健知识制定及有

计划的健康指导,能使患者达到自护的目的。对中青年患者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工作的重点是使其认识到患病的严重性和健康促进措施的重要性,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

导和干预,使其减少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压力,规律生活方式,规范治疗。有些年青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当症状消失或减轻时,即认为自已的身体已经康复,而不规律用药甚至停药,这类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更高,医护人员应更详细地讲解疾病发生发展对健康的危害,使他们对疾病有足够的重视,主动接受治疗并坚持。而有的人对于这类疾病过分重视,认为自己一旦得了这种病就无药可救,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和指导,能有效在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都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患者往往都是在病情演变较重时才住院治疗,而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知识及治疗康复措施的依从性主要取决于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态度、方法和指导的正确性,而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可能出现“井喷”,其中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死亡原因比例的85%以上[5],所以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越来越重要。4 参考文献:[1] Wu CH, Yan HZ, Huang JH, et al·Emotional fluctuationand self-control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ailylife·Report of100 cases[ J]·Zhongguo Jiankang Jiaoyu (Chin JHealth Edu), 2001, 17(5): 288·[2] 朱金富,杨德森,肖水源·冠心病的心理干预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 2003, 30(4): 226·[3] 郭克锋,苏景宽,朱银星,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7(9): 1384·[4] 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可能出现“井喷”-专家呼吁将慢性一病防治列入社会发展规划[N]·健康报, 2009年11月12日综合新闻版·[5] 邵贵平,范文霞·高血压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6(4): 390·[6] 郝 芳,毛家亮·心理社会因素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06, 12(20): 203·[7] 刘晓英,武海涛,王瑞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阶梯式综合性心理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2): 216·

全科医学论文

医学生全科医学论文

全科医学论文(小编推荐)

心血管科护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

主治医师考试 内科 全科 外科

外科护理

胸心血管外科诊疗常规

全军胸心血管外科学术研讨会.

论文网址浅谈心血管外科护士的素质需求.

《心血管外科护理论文全科医学论文.doc》
心血管外科护理论文全科医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