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小农资行业()发展规划(推荐)

2020-03-03 13:4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温州市小农资行业(2011-2015)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小农资行业的整体水平,引导小农资业主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小农资经营点的合理布局,促进小农资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根据《2010年温州市“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制定温州市小农资行业(2011-2015)发展规划。

一、我市农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农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市农业执法部门切实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农资销售网络、诚信农资体系、为农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1、农资销售网络初具规模。根据国家对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将过去化肥、农药由供销社垄断经营,种子由政府指定的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情况,予以打破。开放了农资市场,形成供销系统、农业系统、生产企业、挂户承包(主要是农药)及部份个体经营户(主要是种子)多驾齐驱的格局,体现了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平等、公平地参

与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008年底,我们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的普查,我市共有农资生产企业52家,经营单位 1476家,从业人员总人数达3200多人,经营的品种达2000余种,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农业乡镇及在人口相对集中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资销售网络。

2、诚信农资体系初步建立。近几年来,温州积极开展诚信农资创建,制订了《创建温州市诚信农资企业实施方案》、《温州市诚信农资企业考核评分标准》等,按照硬件设施完善,店容店貌整洁,制度承诺上墙,商品管理有序,购销台帐齐全的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考核组对农资企业进行考核。已创建了省级诚信农资企业7家,市级诚信农资企业20家。有的县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县级诚信企业评选。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逐步推进”的方法,鼓励引导农资企业走连锁经营之路。去年,我市又根据温州实际提出小农资店建设规范标准,各地都推行连锁经营模式,如瑞安市将全市269家农资店全部进行连锁,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泰顺、平阳基本完成连锁经营,乐

清和苍南等地正积极推广连锁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农资连锁经营为主的诚信农资体系建设。

3、企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一是经营品种齐全。农资经营单位从过去单一的经营农药、化肥或种子到综合经营多种农资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二是网点布局日趋合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农资经营网点已遍布农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和自然村;三是服务意识增强,从过去单纯的销售到现在的以销售为主,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售后服务,部分有实力的经营单位在产前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产中进行技术指导,产后帮助推销产品的经营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农资监管工作虽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资质量状况差。个体经营户经销的农资产品有些是连锁配送的、有些是厂家直送的、有些是从县外市场进的,有些是游商游贩送的、购进的农资产品混杂,质量难以保证。从抽检情况来看,我市农资市场产品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在2009年,我们共抽检完成农业投入品398个批

次,不合格产品79个。其中化肥共抽检66个,11个不合格,合格率83%;农药共抽检72个,4个不合格,合格率94%;饲料共抽检101个,7个不合格,合格率93%;兽药共抽检71个,21个不合格,合格率70%;种子共抽检53个,18个不合格,合格率66%,

2、从业人员素质低。由于农资经营者大多是

五、六十岁的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对农资产品真假识别能力差;有的经营户不懂技术,盲目服务;有的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为获取高额利润,甚至经销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3、台帐制度实施难。这种理论上看似简单的台帐制度,但实施起来却难以到位,致使监管部门无法实现有效监管。一是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资经营活动集中,经营户没时间记帐,二是农民索票索证意识差,法律上没有强制规定,经营户懒得记帐,三是制度执行难,未建立台帐或记录不全的,难以处罚;即使有处罚了,也难以执行。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立足为“三农”服务,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农资市场机制,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整合农资经营资源,提升农资经营水平,推动我市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建设目标

到2015年底,形成较为成熟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连锁店覆盖100%的县。诚信、放心农资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建省级诚信农资企业8家,市级诚信农资企业25家,示范农资店25家。农资溯源管理进一步完善,98%以上的农资店建立了完备的购、销台帐。农资违法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杜绝高毒农药的出现,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措施

1、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农资连锁龙头企业,组织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农资网点加入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并加强与农资生产企业联合与合作,进一步推

进农资市场规范发展,提高农资经营服务水平。

2、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低价农资产品的覆盖面,真正把实惠送给农民群众。

3、推动诚信建设。按照省厅《创建百家诚信农资示范企业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并帮助企业积极申报省级诚信农资企业。同时按照《创建温州市诚信农资企业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市级诚信农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诚信农资企业的称号,对依法规范、信誉优良的企业,通过宣传、免检等措施加以扶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4、完善进销台帐。督促农资市场经营单位全面建立进销货台帐,经营单位要如实填写进货来源、销货去向,并做好进销货日期、进销货数量的登记,注明进货产品规格、批号等,以备检查。

5、开展农资质量抽查。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资质量年度抽查计划;实行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相结合。重点监测群

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和企业。

6、拓宽农资供应服务领域。鼓励农资连锁企业与农业科技部门的联合与合作,配备“庄稼医生”,做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化肥农药的试用和推广,建立日常出诊和定期巡诊制度,开展测土配方,应用精细施肥和集约、高效、生态用药技术,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

7、加强宣传培训。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效整合培训资源,以专题、专项培训为重点,采取分类、分批培训的办法对小农资店从业人员进行轮训。

农资行业分析

农资行业简介

温州市鹿城区妇女发展规划(——)

农资行业促销方案

农资行业危机分析专题

电话销售经验总结(农资行业)

农资行业八大热门词汇

农资行业的销售管理

温州市名师工作室学员自我发展规划

广东省医药行业行业发展规划

《温州市小农资行业()发展规划(推荐).doc》
温州市小农资行业()发展规划(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