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

2020-03-02 08:31: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州省2018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情况及下半年趋势预测

截止2018年6月22日调度统计,我省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275.6964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252.7880万亩,中度发生面积19.4828万亩,重度发生面积3.4256万亩。在发生面积中,虫害发生面积232.7706万亩,病害发生面积24.3232万亩,鼠(兔)害发生面积5.1386万亩,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3.4640万亩,与一季度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60.0064万亩。上半年发生面积与第一季度预测的发生面积(270万亩)相比,测报准确率为97.93%,高于年度管理指标。

一、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区域发生情况

根据调度汇总,我省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情况仍然以虫害为主,其中钻蛀性害虫发生面积最大,食叶性害虫发生面积次之,总体上发生种类多,分布点多面广,一些种类在局部地区大面积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核桃扁叶甲(在毕节市赫章县发生面积达到10.4万亩)、中华松针蚧(在毕节市威宁县仍呈严峻发生态势)、核桃举肢蛾(在六盘水市水城县发生严重)等,其它一些常发性害虫在局部地方危害也较重,如会泽新松叶蜂、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等。此外,天牛类害虫的危害也较严重。据统计,在虫害发生面积中,天牛类发生面积为106.1667万亩,其中松褐天牛发生面积为97.8732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各市州调度汇总的数据来看,第二季度黔东南州、铜仁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发生面积与第一季度比增幅较大(黔东南州增加19.3920万亩,铜仁市增加16.8689万亩,六盘水市增加11.9300万亩,黔西南州增加7.2645万亩)。其它市(州)发生面积均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幅较小。在总发生面积中仍以虫害发生面积为主,病害发生面积仅占总发生面积的8.82%,虫害发生面积是病害发生面积的9.57倍。

二、林业有害生物成因分析

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异常气候是引起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五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导致部分食叶性害虫发生面积增加,六月以来的连续降雨减缓了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随着我省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增长迅速,其中人工纯林面积增幅较大,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树种结构相对简单,抵抗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能力较弱,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提供了条件。

(3)随着经济林的大面积种植和快速发展,如核桃、板栗、油茶、桉树、蓝莓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也呈上升发展趋势。

(4)一些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如天牛类、萧氏松茎象、松毛虫类、会泽新松叶蜂、切梢小蠹、中华松针蚧、云南木蠹象、核桃扁叶甲等,常年维持一定数量的存在,当环境条件有利时也会大面积发生。

(5)一些偶发性病虫种类,由于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对其生活史了解不多,在日常的调查监测中,很难发现其危害的痕迹, 2

当天气条件、食物条件有利时,就会大面积扩散危害。

(6)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应急救灾能力低效果差。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往来增加,造成全省新发、突发的病虫害较多,而应对暴发性灾情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导致防灾能力不强,造成灾情蔓延扩大。

(7)体制机制的缺乏。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很多地区均热衷于从国外(含境外)引种一些观赏性植物,各种包装材料的除害处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各部门的联防联动,导致林业有害生物在我省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林业有害生物下半年发生趋势

根据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预测我省下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305万亩左右,发生面积较上半年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局部林区仍然存在暴发危害的可能,主要病虫种类的发生面积和分布区域预测如下:

1、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0.43万亩左右,其中:息烽县0.04万亩,播州区0.26万亩,南部新区0.12万亩,仁怀市0.01万亩。通过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在我省的危害程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松材线虫(松褐天牛)随来自疫区的货物包装箱板、铺垫材料等传入我省的风险依然很高,必须重点加强检疫和监测预防。

2、红火蚁发生面积0.0321万亩,其中榕江县发生面积0.0300万亩,凯里市发生面积0.0021万亩。

3、天牛类发生面积115万亩左右,其中松褐天牛发生106万亩,分布普遍。其它天牛发生9万亩左右,比去年同期稍有下 3

降。

4、核桃扁叶甲发生面积22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发生在毕节市的赫章县(发生面积13万亩左右),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七星关区分布均在万亩以上。

5、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发生面积16.5万亩,比去年同期稍有增加。主要发生在毕节市、和黔东南州,其余市州有所发生。

6、萧氏松茎象发生面积16.5万亩,发生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发生在黔东南州和铜仁市,黔南州、遵义市和贵阳市零星分布。

7、会泽新松叶蜂发生面积13万亩,呈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毕节市威宁县和赫章县,局部林区有暴发成灾的可能,需加强监测防治。

8、中华松针蚧发生面积13万亩,经过切实有效地防治,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和防治。主要分布于毕节市威宁县,小面积发生在黔南州惠水县。

9、横(纵)坑切梢小蠹发生面积7.5万亩,发生面积呈增长趋势,主要发生于毕节市威宁县,六盘水市盘州区和水城县稍有发生。

10、松树病害(主要是松赤枯病、松赤落叶病、松落针病、松材线虫病、拟松材线虫病、华山松煤污病等,多为混合发生)6.5万亩左右,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发生在黔南州、贵阳市、毕节市和黔东南州。

11、核桃长足象发生面积5.5万亩,上升发展趋势,主要在 4

铜仁市德江县和毕节市赫章县大面积危害,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遵义市播州区和桐梓县有零星分布。

12、核桃举肢蛾发生面积4.8万亩,是今年在六盘水市水城县和六枝特区突发的虫种,并在水城县危害范围较广。

13、月季白粉病发生面积4.0万亩,较去年同期呈增长趋势,主要分布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六盘水市盘州区和六枝特区以及黔南州部分县。

14、梨锈病发生面积2.5万亩,呈上升趋势,主要在贵阳市清镇市,六盘水市钟山区、六枝特区和水城县,安顺市普定县危害严重。此外贵阳市乌当区、遵义市道真县、安顺市平坝县和紫云县有零星发生。

15、梨小食心虫发生面积2.4万亩,呈上升趋势,黔南州龙里县危害范围广,在黔南州贵定县、长顺县、瓮安县和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地危害程度相比稍轻。

16、侧柏毒蛾发生面积2.3万亩,与去年同期稍微增加,主要分布在铜仁市思南县、德江县、松桃县和遵义市正安县、道真县,少量分布在铜仁市沿河县、石阡县、黄平县和遵义市习水县。

17、樱桃膏药病发生面积1.2万亩,在毕节市纳雍县危害范围较广。

18、松茸毒蛾发生面积1.1万亩,主要发生在黔东南州镇远县、黎平县和锦屏县,零星分布于黄平县、施秉县、岑巩县和黔南州三都县。

19、其它病虫害发生10万亩(含阔叶林病虫害),全省各地均有发生。

20、鼠(兔)害发生5.2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发生在六盘水市、毕节市、遵义市和黔东南州。

21、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3.5万亩,发生面积与去年持平,主要分布于毕节市织金县、威宁县和黔南州罗甸县、惠水县,其余地区有零星分布。

四、主要对策建议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和省府办《实施意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继续将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使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增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的投入,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进一步加强检疫执法工作,加强产地检疫与复检工作,着力搞好松材线虫病、红火蚁、薇甘菊等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防治,防止检疫性或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

3、切实加强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通过调整优化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省级中心测报点的样地设置地点,科学设置样树,培训基层调查人员,大力推广“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者和广大护林人员的“耳目”作用,使监测预警工作逐步迈向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针对当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及早做好防控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5、切实加强省内县(市、区)及省际间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加强信息通报与措施协调,提高防治成效,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6、进一步抓好主要用材林、经济林树种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不断提高应对灾害的防控能力与预警效果。

7、继续贯彻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将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原则纳入营造林的全过程管理。加强营林措施,改善林分健康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及时伐除病腐木和衰弱木,提升林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爆发成灾的可能性。

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

2018年6月26日

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

上海市绿化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

邵阳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报告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预案.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越冬工作总结

《贵州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doc》
贵州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