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调研提纲

2020-03-03 12:52: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居住区“认知调研”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远远超越了单纯工程技术的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心理、行为等诸多领域,是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要搞好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抓住两个重要环节。(1)调查研究。强调每一居住区的自我属性,避免千篇1律。 (2)理论指导。居住区规划理论之所以重要,是由理论的现实合理性与预见性决定的。本次居住区调查研究就是建立在理解与掌握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所调查居住区的现状、优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最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提纲如下:

一、宏观层面内容

1、居住区的区位条件分析。包括:城市中的位置,选址原因,地域条件,与城市中心、所处功能区、道路交通等的关系。

2、居住区周边环境分析。包括:与周边居住区、公共建筑、道路、环境等的关系。

3、通过区位条件的周边环境分析,得出居住区在城市中所处地位,所属性质、所具优劣势和所依条件。并绘制居住区区位分析图和外围环境图示,注释区位、各种优劣影响因素等。

二、中观层面内容

1、人口构成。人们的职业、习俗、年龄结构、文化的不同,带来居住需求层次的多样性、选择性;“以人为本,物为人用”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观点。调研中需要把握居住区的总人口、总户数,划分居民职业层次、经济收入层次、居住水平层次等。

2、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区用地范围、面积、土地使用构成,绘制居住区土地使用构成图。即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大类用地在地块中的分布形式。

3、功能结构。通过对整个居住区中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梳理其功能组织方式,得出居住区的功能分区形式。并以居住小区、居

1 住组团、各种属性的小区中心(如公建中心、文化中心、休憩中心、活动中心等)为基本元素,绘制居住区功能结构图。

4、道路系统。居住区内道路等级与类型划分、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人车分流等),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泊车点和停泊方式,并绘制道路交通图。

5、绿化系统。居住区公共绿地,水域空间,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类型、数量、面积、分布和布置方式(点、线、面结合等),并在图上作相应表示,得出绿化系统图。

三、微观层面内容

1、住宅单元设计。居住建筑的类型、风格、数量、分布,建筑经济因素(层数、层高、进深、面积等)和布置方式。

2、公共服务设施建筑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内容组成、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3、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包括典型住宅组团空间形式、景观空间创造,环境设计。

3、工程设施。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4、公共小品设计。

四、结论

1、技术经济指标。

2、优点与缺点。成功之处?败笔之处?

3、建议与展望

五、杭州小区参观路线

1、80年代中、晚期——翠苑一区、二区

等级布局:小区—组团的结构,小区绿地—组团绿地,注意组团绿地的设计方法。

2、90年代初期——翠苑四区、采荷新村、古荡小区

突破以往兵营式的小区缺少人文关怀的缺点,创造院落文化。院落文化的回归程

2 度如何?是否实现了设计目标——加强居民交往

3、90年代末——府苑新村、新金都、南都德伽、桂花城、沁雅花园、颐景园、星洲小区

重视小区绿地的景观化,开门见绿,即第一印象;重视人车分流的组织。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去思考

4、21世纪——坤和山水人家、坤和亲亲家园、联合世纪新筑、广宇西城年华、耀江文鼎苑、朝晖现代城、梧桐公寓、枫华府第

城市住宅高密度发展的趋势:由多层向小高层、高层或与多层的混合。环境(景观、绿地、小品)、品质(节能、环保、材料、建筑技术)强化。

3 居住区“专题”调研(便捷度、和谐度、环境适宜度)

一、居住区“便捷度”调研

从行为学的角度,采用实地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察居住区可达、出行、设施使用、商业服务、内部交通等的便捷性。举例如下:

1、您出行的方式

步行 □ 自行车 □ 公交车 □ 私家车 □ 其他 □

2、您认为从家到工作地的合适时间是(请在横线上标注) 如果您步行上班 5分钟__ 10分钟__ 15分钟__ 20分钟 __ 30分钟 __ 如果您骑自行车上班10分钟__ 15分钟__ 20分钟__ 30分钟__ 45分钟__ 如果您乘公交车上班 10分钟__ 15分钟__ 20分钟__ 30分钟__ 45分钟__无所谓__ 如果开小汽车上班 15分钟__ 20分钟__ 30分钟__ 45分钟__ 无所谓__

3、您觉得您的社区里汽车影响了您在社区内活动(交往、散步、小孩游玩)吗?

十分影响 □ 影响 □ 无所谓 □ 您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4、您认为社区内的交通、停车是否方便?方便 □ 不方便 □

5、您对社区的交通停车有什么好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打算购车 是 □ 否 □

7、购车原因 上班 □ 旅游 □ 人有我也有 □

8、您一般选择的日常购物场所是否便于从社区到达

步行容易到达 □ 骑自行车 □ 很远需要坐车 □

9、您认为小区的道路与入口设计是否合适

□ 否 □

二、居住区“和谐度”调研

从行为学的角度,采用实地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察居住区多样性、可识别性、安全性、利于交往和社区活动等方面,从而体现居住区群体生活的和谐。举例如下:

您是否愿意在社区与他人交往?

十分愿意 □ 愿意 □ 无所谓 □ 不愿意 □

您与其他居民有否深入交玩和相互帮助?

经常 □ 偶尔 □ 有过 □ 从不 □ 您平常都与谁交往?

社区的居民□ 工作伙伴□ 亲戚□ 其他□

您是____________年入住该社区的?您对自己社区的居民熟悉吗? 小区内大部分认识 □ 楼前后□ 本楼层认识□ 几乎不认识 □

当您的朋友第一次来来访时,您怎样告诉朋友您家的位置?

告诉朋友门牌号 □ 告诉朋友附近的标志建筑物 □ 先让朋友到某个地方然后去接 □ 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与同社区的居民认识并交往是因为

接送孩子□ 照顾老人□ 共同爱好(体育、音乐)□ 社区组织的活动□

您认为影响社区里居民认识和交往的原因是

没有合适的机会□ 没有合适的场所□ 不是同一类人,没有共同语言□ 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按重要程度 将您与社区居民交往的地点排序,如商业设施□ 幼儿园□ 道路上□ 会所□ 商业设施□ 幼儿园□ 公园绿地□ 其他□

您所在的社区有居民自发的组织吗(如文体活动团体)?

有 □ 没有 □

社区内有什么样的自发组织?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其相应的活动场所? 有 □ 没有 □

能否麻烦您告诉我您每天用于下列活动的时间

工作____小时 交通____小时 休闲生活____小时 在社区内___小时

您在社区里常干什么

出去散步、锻炼 □ 串门与人聊天 □ 购物 □ 其他 □

三、居住区“环境适宜度”调研

从认知学与身份象征的角度出发,研究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环境中重要环境要素的适宜度评价,包括环境设计的景观作用和生态作用,以及对活动场地、绿化、雕塑小品等要素的要求。举例如下:

环境作为标志与身份象征那些重要?

很重要

重要

一般

无所谓 1

社区设置标志性的中心绿地

4 2 社区中心绿地视觉上向城市打开

3 社区设置自己的标志体系

4 社区需要大型水景

5 社区设置主题小公园

6 社区的入口设计体现品味

作为识别要素,哪些要素更重要?

单元入口具有可识别性

宅前绿地具有可识别性

门牌号应具有特色

小路铺装具有可识别性

必要性设施的设置那些更重要?

社区设施应步行方便到达

社区设置便民超市

社区设置邮局、银行等设施

社区设置诊所

社区设置居委会、派出所

很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重要

一般

无所谓

一般

无所谓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任务书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合肥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提纲.doc》
居住区调研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