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能源调查报告

2020-03-02 03:03: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州省能源调查报告

(长安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摘要: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两太优势并存。而且分布相对集中,开发条件优越,从而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贵州能源资源的开发,不但对贵州,而且对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贵州、水能资源、煤炭资源

贵州是中国能源资源丰富的省区, 优势显著。资源种类较多, 发现的矿物能源资源就有煤炭、煤层气、天然气、石油、油页岩、铀矿等, 并有水能与多种生物能源以及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唯有丰富的水能与煤炭是极具资源优势, 又具持久开发优势, 成为当今贵州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水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太

据统计,全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达1874.5万kW,占全国水能资源总量的08 ,居全国第六位。单位面积蓄能10W/kmL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2 3万kW,仅占全省水能资源总量的5%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贵州水能资源相对集中于乌江、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等几条主要干流。如境内长江水系的乌江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424.4万kW ,占长江水系水能总量的38.3% ,开发电站l8

处,总装机容量450.5万kw ,年发电量233亿度,均占长江水系的1/2以上。境内珠江水系的北盘江、南盘江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75.8万kW ,总装机容量280.1万kW ,年发电量l47.1亿度,分别占珠江水系的45.1 %、66.1% 和67% 。水能资源的相对集中。从而形成水电的“富矿地带”,有利于建立梯级开发体系。配置大型电站.形成水电中心。

水能是贵州仅次于煤炭的重要能源资源,仅少于西藏、四川与重庆、云南等省区, 排名全国第六位。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 拥有106千瓦/平方千米, 是我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居第三位。贵州水能可开发量1683万千瓦, 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4.4%。横贯省境的乌江, 是我国著名的水能富矿, 可开发量约占全省的一半, 达836.5万千瓦。南、北盘江及清水江等河流也有较丰富的水能。贵州水能不仅资源丰富, 而且开发利用条件优越。丰富水能与大量煤炭资源的双优势, 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的最优省区之一。“水火互济”的电力能源优势, 为贵州建成南方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贵州是我国煤层气的重要产出分布区。煤层气俗称瓦斯, 是煤炭开发的天敌, 严重威胁煤矿生产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煤层气已成为一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洁净、高效的新能源。它的开发利用, 不仅有利于煤炭开发的安全生产, 变废为宝, 更改变了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结构。贵州煤层气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 根据煤田地勘部门及科研单位的研究预测, 全省埋深2000m以

浅的资源达3.15万亿m3, 约占全国总量的22% , 少于山西, 排名第二位, 六盘水煤田中煤层气是全国煤层气的著名分布区及重点勘查开发区。

煤炭资源丰富.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更成为全省能源最重要的支柱。自古以来就有“江南缺煤,独富贵州’之说。, 2008年贵州省原煤产量预计达到1.31亿吨,到2010年预计突破1.5亿吨。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 88个县( 市、区) 中有75个有煤的产出, 相对集中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2009年12月30日,全省探明加预测的煤炭资源总量达2419亿吨, 可开采111年。 其中经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40亿吨左右,( 包括黔西南地区预查资源量) , 经多年开采消耗后的保有资源储量为530亿吨, 仅少于山西、内蒙、新疆、陕西, 排名全国第五位, 为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 区、市) 资源储量的总和, 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煤炭资源也相对集中,其分布大体以桐梓、遵义、贵阳、安顺、安龙一线为界,线以西的六盘水、织金、纳雍、毕节、遵义、兴义、安顺、贵阳等地,煤炭资源保有储量485.9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3 %。其中储量最集中的六盘水煤田和织纳煤田.煤炭资源保有储量358.9亿吨,占全省总量的73.4%。六盘水煤田含煤1162.8万吨/

km、织纳煤田含煤700万吨/km ,是全省含煤系数最高的地区.具有大规模重点开发、建立强大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在煤炭资源相对集中的同时,煤种的构成也相对集中,队丽构成各具特色的能源优势,为建立专业化能源基地打下了基础。如六盘水煤田拥有炼焦用煤92.8亿吨.占煤炭资源总量的62.8 %,为全省炼焦用煤的 88.2% ,是全省重要的炼焦用煤基地。织纳煤田均为无烟煤,具有低硫、低灰、发热量高的特点,是全省优质的化工用煤、气化用煤民用燃料煤基地。

贵州煤炭不仅资源富有, 潜力大, 可供性强, 能保证较长时期的开发利用; 而且煤种多、煤质良好, 可供多种用途。

能源结构比较合理

全省能源结构由水能和煤炭资源构成,两种资源优势并存,可以同时发展水电和火电。实行水、火电井举,使两者互相调剂、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在1991年全省总的发电能力中,水电占52.9 %、火电占47.1% ,水、火电比例相当理想,实为全国少有。煤炭品种结构也比较好,有炼焦用煤、化工用煤、气化用 煤和民用燃料用煤。特别是炼焦用煤质量好、肥煤、瘦煤、焦煤、气煤等品种具全。这种多品种的煤炭资源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工业用煤的需要。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来加

以选择。既要充分考虑水能和煤炭资源两种优势并存条件,又要从两种优势有机结合着眼,在本世纪末以前应以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

第一,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期内应以南盘江天生桥坝索电站、乌江东风电站续建工程、坝索二期工程和坝盘电站为重点。2000年以后。除对南盘江、乌江干流进行全面梯级开发外,还应对北盘江的关键梯级—— 盘江桥、响水等进行重点开发。并配合煤田建设新建黄捅坑口电站、塔山坑口电站以及相应的超高压输电系统,以实现西电南送和东送。为了解决广大农村用电。改变农村能源结构,补充东部地区由于煤炭资源不足而造成的燃料紧缺 在重点开发主要干流水能资源的同时,还应择优对中、小型水电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以电养电 加强地方小电同和农村配电网的建设,使更多的小水电能上同运行。提高小水电的经济效益地、低产田地,然后逐步推广。

第二,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六盘水煤田是全省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不但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而且煤田开发已有较好的基础。因此近期内应重点开发六盘水煤田。扩大生产能力,以适应当前本省及四邻省区对煤炭,特别是对炼焦用煤的需求。六盘水煤田的进一步开发。煤炭资源能有充分保证。目前保有精查储量88.2亿吨,除能满足生产井、在建井延深、扩建的需要外,还可满足再建2000万吨生

产能力的需要。因此在本世纪岽以前可以使煤田的总生产能力达到3200万吨以上。织纳煤田的开发,目前应抓紧建设前期工作。先期开发应与黄桶-织金铁路支线同步进行,后期开发可考虑乌江的航运能力。力争到本世纪末生产能力达到500~800万t.织纳煤田基地最终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兴史煤田地处黔桂边境,正在修建的南昆铁路通过本区。考虑到铁路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近期只直进行详查、精查工作。矿山建设应晚于织纳煤田,基地开发应尽可能与南昆铁路同步。考虑煤田的赋存条件,应以中、小型井为主。总设计能力在200万吨左右。在优先考虑扩大六盘水煤田基地和建立织纳基地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在其余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中、小型基地的可能性。黔北桐梓一带,煤炭资源具有地吨能力的矿山.以增加对四川的支援能力。习水一带可利用赤水河航运之便,发展地方性煤炭工业,建立年产100万吨能力的地方矿山。

贵州是个能源大省,要充分发挥与利用已有的能源,另外也得注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凤凰网

2、中文数据库

冀中能源调查报告

饭店能源调查报告

区能源统计工作调查报告

有关能源的调查报告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贵州省遵义经济调查报告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生物能源发展调查报告(生命科学)

能源利用状况调查报告稿

贵州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整理)

《贵州省能源调查报告.doc》
贵州省能源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