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

2020-03-02 06:09: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家长学校教案 第1课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学校教案 第1课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说,学习较好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主动观察,积极探索,思维活跃,跟着老师思路走。而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通常懒惰、马虎、粗心,上学时丢三落四,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不写。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跟他自己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于各门科目都有特定内涵,但也存在共性内容,包括平时勤奋刻苦;上课带齐学习用具,专心听讲独立思考,主动改错;每日重视老师留的课堂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写字规范,作业本干净等。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一、甲同学聪明外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作业一落到纸上就潦潦草草,十分马虎,错误百出,和上课的状态判若两人。经了解,他回家先看电视,晚上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甚至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一让关电视,他就大叫大嚷,或者赌气不理睬父母。如果您的孩子像甲同学,该怎么办?

帮孩子寻找学习乐趣并恰当奖励。可以跟孩子做个小游戏,您当学生,让

孩子当老师决心非要好好“教你”不可;还可以跟孩子搞比赛,谁进步谁得小红旗。此外,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用正当的方法奖励他,让他觉得学习有无究乐趣。

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应

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最好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

密切联系老师并耐心说服教育。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如果

表现良好,可以要求他在家也如此做到;如果在校表现不算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改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

巩固好的学习方式并逐步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

成的,孩子一旦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后,应不断巩固完善,使之成为习惯。这时,可以放手让孩子自觉学习,但要时刻提醒,坚持到底。

二、乙同学有一颗上进心,他上课听讲,希望自己学习好,但成绩总不理想。原来,他虽然上课听讲,但课后很少学习,放学回家贪玩,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影响了进步。

1 如果您的孩子像乙同学,该怎么办?

协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帮助制订具体的家庭学习计

划,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不先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

严格执行计划要求。计划制定后关键是落实,要尽量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的道理,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规范执行,并且长期坚持。使孩子愿意遵守计划,乐于执行有关要求。

●关心、了解学习情况。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

子应该在家里完成的学习任务,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你时刻关心他的学习。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或给孩子使用固定的书桌椅、时间等专用于学习,不要随意占用孩子的书桌堆放杂物或玩乐。

●耐心训练指导。由于孩子自制力差,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碰到不按要求去做时要坚持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正确评价调整。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做得不够的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正确方法,使孩子学会不断强化正确行为,修正不正确行为。

孩子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是影响进步的重要原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主要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来实现。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很多方面都能从我们大人身上找到原因。比如,有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孩子几乎天天不写家庭作业,有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有家长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家长应多跟学校联系,同老师一起找到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方法,借助老师的力量改变孩子的不良学习行为,尽而提高成绩。不能持之以恒的家长,应该提高认识,和孩子共同完成他的学习任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教育,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家长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促进孩子学业进步,全面发展。

2

下列问题,符合自己的就答“是”,不符合的就答“否”,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就答“不一定”。(1)学习有固定时间。

(2)写作业磨蹭,边写边玩。

(3)上课走神,东张西望。

(4)身边经常备有辞典、字典等学习工具。

(5)上课有小动作。

(6)在学习中经常沉迷于空想。

(7)做数学常因马虎被扣分。

(8)学习结束之后自己收拾书桌。

(9)做作业有困难自己独立解决。

(10)学完后,主动背诵记忆重要的知识。

(11)一边听广播或看电视一边学习。

(12)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13)发回的试卷,经常重复看几遍,进行研究。

(14)讨论学习问题能积极发言。

计分方法:第

1、

4、

8、

9、

10、

12、

13、14题答“是”给2分,“不一定”给1分,“否”不给分;第

2、

3、

5、

6、

7、11答“是”不给分,“不一定”给1分,答“否”给2分。把每题所得分数相加,即是总分。

等级评定:总分7分以下非常差,8~12分较差,13~20分一般,21~25分较好、25分以上非常好。

养成好习惯

3 预习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听课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须的文具按要求放好。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在功能教室上课以及放学回家,要将桌面整理干净,并摆好桌椅。

三、复习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听课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

培养目标: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专心细致,认真审题,书写规范,按时缴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人书包中,并整理书包,使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

4.当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发下之后,首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

五、阅读习惯

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

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

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六、写字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5 培养目标:

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想好再下笔。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握笔处离笔尖一寸。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4.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听说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

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八、活动习惯

基本要求: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1.依据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磨练毅力,培养恒心。

2.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九、探究习惯

6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

1.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学科综合活动,学习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文字图片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实践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及善于质疑、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十、计划习惯

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生活、读书、活动计划,制定切合实践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

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坏习惯有哪些

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存在哪些“错误”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避免?黄坚定校长还介绍了现今小学生学习习惯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1.

自我管理能力差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在家经常需要家长陪着学习,相当部分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现在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想办法腾出时间来陪着看着孩子学习。孩子依赖习惯了,独立性差了。

2.

学习效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学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有的甚至作业速度慢且效果又不好,更不用说自己检查作业了。

7 3.

课外阅读太少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家中书籍数量少。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阅读面窄,过于关注课内学习,如优秀作文选或者丛书指导类,这与家长的引导有关系。

4.

写字姿势不正确

新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就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但有的孩子过早练字,家长缺乏正确的指导,养成了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形成习惯后到了学校老师很难把他纠正过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手也小,小肌肉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还会影响视力。

参考资料

四招消灭坏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建议从以下四点入手。

1.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听从老师建议,积极配合指导与督促,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2.让孩子认识到坏习惯对学习的影响,陪孩子一起面对。比如孩子学习比较拖拉,就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二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提醒并督促改正。

3.注意把握好改正坏习惯的时机,要求由近及远,目标循序渐进,当孩子的坏习惯一露头,家长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引导改进时要慢慢来,提的要求要孩子力所能及,然后耐心等待,过程要注意表扬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以巩固成效。

4.找到养成坏习惯的原因,对症下药。总是讲些大道理,孩子听得多了会厌烦。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会反思,帮助孩子找到坏习惯养成的原因,然后指出努力的方向,并分阶段达成目标。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三步曲 第一阶段:家长陪伴期

陪伴:顾名思义就是相伴在孩子身边,以陪同的方式来辅助和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秩

8 序。陪伴给予孩子的是信任感和自信的建立。 陪伴周期:3周,大约21天左右。

陪伴过程中,家长需要明确引导孩子所做内容:

统一做好孩子每天放学后至睡觉前的学习时间安排,这个时间要与孩子协商确定,周末另行约定。

1.提前10~15分钟提醒孩子就要进入 学习或者写作业时间,请将手里继续的事情停下来。 2.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如喝水、上厕所、整理书桌(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从书桌上清除,防止分散孩子注意力)、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3.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做好学习时间的约定,幼儿每次学习时间规定为15~20分钟;小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为20~30分钟;中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为30~40分钟。

4.每一次学习时间到后,家长要安排孩子做短暂的休息,让大脑得到休息,每次休息时间规定为10~15分钟。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写作业时的坐姿、执笔、运笔、注意力、写作业时的难易程度等,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5.家长通过观察和比较,对孩子学习或者写作业的点滴进步做出总结,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进步。

6.注意事项: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发现问题就去不停地唠叨,试图去改正孩子,要采取艺术化的方式来纠正孩子学习习惯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事前约定手势和表情等来启迪孩子。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示范,给孩子坚持好习惯以激励。家长应允许孩子看动画片或者做喜欢的事,这是对学习或者写作业的一种有益促进,但应该将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放在学习之后,给孩子一个目标定位:按时或者超前完成作业,便会轻松得到看动画片的时间。 第二阶段:家长渐离期

渐离,指家长离开孩子的书桌旁,在孩子目光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关注孩子学习或者写作业。 渐离期是一个让孩子逐渐由依赖父母在旁边陪伴学习,到父母一点点离开身边而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父母的引导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整个学习习惯培养是否顺利实施。

渐离周期:4周,约30天左右。 渐离期内家长应该关注的内容:

与孩子总结陪伴期内学习秩序养成情况,给予孩子以肯定,引导孩子逐步走向独立。

1.明确告诉孩子,现在爸爸或者妈妈要给你独立学习的空间,因为你已经具备独立的能力,但是为了能让你安心学习,我们会在你视线所及的范围内陪伴你。

9

2.你写作业,我们做自己手里的事,比如看书,学习,做针线活儿,织毛衣等,但不会弄出很大的动静影响你的学习。如果你有学习困难需要爸爸或者妈妈帮助时,及时告诉我,我会来到你身边帮助你。

家长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情况,坐姿、执笔、手里是否在把玩橡皮等东西。在一个学习时间段里,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提醒,注意不要超过两次,次数多了,便成了对孩子的唠叨。

3.在下一次写作业之前,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和孩子对上次写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做小结,提醒孩子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家长要注意说话态度,力求委婉和艺术化,让孩子容易接受。

4.渐离期内,家长可以加入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比如家长做学生,让孩子当小老师,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启发孩子做主动式思考,通过互动既让家长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5.注意事项:家长要切忌唠叨,这是最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种行为。 在纠正孩子存在的固癖毛病时,要力求语言简洁到位,不要罗嗦。

提醒孩子时,莫忘了鼓励孩子:你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你比昨天要有明显的进步了,妈妈为你自豪!妈妈为你高兴!妈妈相信你会克服这些小问题,把事情做的更出色。 第三阶段:家长放手期

放手,是指家长通过前

两个周期的辅助和引导,基本上让孩子从心理完全依赖过度到半依赖状态,在家长的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下,让孩子完全适应一个人独立学习或者写作业的过程。 放手周期:7~8周,大约50天左右。 放手期内家长应关注的内容:

与孩子总结渐离期内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明确告诉孩子达到的养成程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同时,通过引导,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学习,走向独立。

1.家长与孩子约定:爸爸或者妈妈在这个周期里,只负责提醒你几个学习时间(学习前的准备、学习中的休息时间提醒、下一次开始学习时间的提醒),不会就细节进行关注,要靠你自己养成。

2.通过时间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对时间的养成情况,特别是对时钟的管理,要让孩子自觉去关注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去提醒孩子,一旦孩子能自觉进入学习准备、学习中间的休息等,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固定孩子的时间意识,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3.学习之余,要及时和孩子就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话题进行沟通,沟通时机选择要选在孩子情绪高兴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说话方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委婉批评为辅,给孩子以激励。

10

4.要从观念上引导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爸爸或妈妈对你进行好习惯培养,只是帮助你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秩序,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一个人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对一生有益。

5.尝试将快乐学习理念引入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之中。玩可以是快乐的,学习也一样,学习和玩都是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6.让孩子尝试到学习的快乐,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情绪掌控能力,不能把孩子存在的不足放大了去解决,去不停地关注,相反要淡化不足,多就孩子的优点拿出来,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孩子明确知晓,让孩子看到自己闪光的一面,再感受快乐的家庭氛围,对营造孩子的快乐学习非常有帮助。

注意事项:放手期不是完全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而是从观念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让孩子在良好的惯性秩序基础上吸纳快乐学习的理念,而不是通过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去被动学习,那样做时间久了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为了爸爸和妈妈,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习效率越高,用时越短,玩儿的时间便会越多。

家长学校教案 第2课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来说,什么最重要?“情商”的作用远大于\"智商\"!

智商,通俗地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根据统计,绝大部分人口,属于普通智力,真正属于高智商或低智力的,所占人口的比例是很小很小的。因此,真正的“天才”与“愚钝”是极少数的。

我们做家长的都想孩子的学习成绩冒尖,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的成绩冒尖,一味地唠叨、逼迫常常适得其反,在智商一定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最重要,这就涉及到情商训练的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再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愁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只要孩子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即使是成绩不好,做家长的也不应该有太多的指责。就像长跑运动员,他已经很尽力了,你再要让他加速跑,这行吗?搞不好,孩子的身体反而被搞垮了。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也都知道,孩子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不是决定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勤奋的态度、充分的自信、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记忆力强,反应敏捷,思维灵活,人很聪明,属于智商比较高的那一类。但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却显现不出优势,有的甚至还在一般以下。这是为什么?只要经过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是那些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松懈,自制力较差的孩子。

11 相反,那此在人们看来智力一般,但学习勤奋、认真的孩子,却常常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认为,在“智力”因素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决定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那么。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是情绪智慧的高低。它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在评价情商高低时,一般可以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目标性、乐观、诚实、交际与合作等等。

很多人认为“情商”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或是一种品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情商”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和智商相比,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请各位想一想,无论是“自信心、爱心”还是“意志力、诚实”等等的行为,哪些不是经过后天的培养才形成的呢?譬如,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问题上,很多家长都会在无意中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主动帮你洗碗,不小心打破了碗时,你也许会说:我是说不要你洗,你偏要洗,现在打破碗了是不是;当孩子帮你搞卫生的时候,你可能会嫌他这里没搞干净,那里没整理好;孩子在做作业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你不是指导他自己去找出错误,加以订正,而是指责他: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真笨!家长们想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那里还有什么自信可言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发现:相当多的智商高的人,他们学业优秀,反应灵敏且博闻强记,可在事业上却远不如一些智商比他们低得多的人那么辉煌。我们也更多地发现,在智商相近的人群中,有的讨人喜欢,有的却惹人讨厌,甚至找不到称心配偶;而面对挫折,有的游刃有余,有的却一筹莫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情商”在起作用。科学家的调查统计显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情商” 所起的作用,在很多时候会大大超过“智商”所起的作用,有时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如何训练孩子的情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亲子关系质量,使孩子愿意沟通,喜欢交流。

孩子为什么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呢?如果我说这完全是我们家长自己造成的,家长们一定会感到很冤枉吧,有的甚至会在私下骂我,但思考一下开头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足以说明这是事实。

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学习的压力是很大的。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学校里一天的学习也够辛苦了,回到家里想有稍微的放松,是正常的。可脚还没进房门,就被家长逼着去看书做作业,他能乐意吗?

其实,我认为让孩子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娱乐一会,放松一下是很有益处的,家长只要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就行了。

可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会这么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呢?原因在于:

1、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急于求成。孩子从婴幼儿到儿童少年,他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语言、智力、心理等的发展,意志对行为的控制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我们的家长却要把几十年来所积累的经验、阅历,让孩子在幼年就能

12 全盘接受,一味地按自己的思路去要求孩子,恨不得让孩子立即变为一个比自己还强的人!可以说:家长是在要让孩子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

2、攀比心理(或者叫作虚荣心理)。家长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去与别的孩子比较。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如别人,或者是怕被别的孩子赶上、超过。邻居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自己的孩子就相形见拙,继而在孩子面前时不时地唠叨,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其实,父母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子女的一生大多是由他(她)自己决定的。我们应该懂得,孩子成绩、表现优异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附带结果,父母们不该花太多时间去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略更根本的亲子关系质量。

3、只求孩子成绩好,不去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考得好了,怕他保不住;孩子考得不怎么好,怕他从此一蹶不振,担心得要命。

所以,建议家长们要去了解孩子,不要一味地去向孩子要成绩。前面讲“智商”、“ 情商”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关注“智商”的同时,更要关注“情商”的培养。反过来“情商”培养好了,就会大大地促进孩子“智商”潜能的发挥。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用“交流”的方式去了解、帮助孩子,而要用各种自以为是的手段,去逼迫孩子,与孩子建立起一种不尴不尬的关系呢?你不去理解孩子,又怎么让孩子去亲近你呢?

三、怎样促进“智商”、“情商”相互作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

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习惯有哪些?自觉地看书,姿势正确地写字;准确、迅速、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自觉学习,平时没事时找本书翻翻等等,都属于学习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一个习惯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有可能形成;而改变已有的习惯,需要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孩子好习惯的形成,都是在家长、老师等的指导、督促与管理下,经过多次正确行为的重复后才完成的。就以让孩子按时完成回家作业来说吧,很多孩子非常自觉,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作业,然后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习惯多好,孩子做作业用不着父母去催,家长该省多少心思。当我们回头去分析一下这个现象,就不难发现,这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养成的,确切地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养成的。相反,孩子先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去做回家作业的,他们往往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的质量比较差。孩子在老师那里就过不了检查关,家长也免不了落个“教子不力”的“罪名”。但要让孩子改变这个习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家长就得“费心思,费精力,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要付出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习惯;如半途而废,,则会使孩子的不良习惯更难改变。

所以,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存在银行里的一大笔钱,孩子一生光是花利息都花不完。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其它方面的习惯培养,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督促,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更重要。

13 父母是孩子的样板,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自身的学习习惯与生活等方面的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我曾做一个小调查,大家可以看一下结果,家长经常喜欢在晚上与人去“小赌”一下,甚至请人到自己家里来“小赌”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到了五年级,有92.3%的孩子喜欢玩赌博的游戏,还有76.8%的是用钱来赌输赢的;相反,家长基本不赌的,喜欢赌输赢游戏的孩子仅49.4%,用钱赌输赢的只有23.6%。面对这个比例,我们做家长的会想些什么呢?我想,我们没有一个家长会让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去参与赌博吧! 我之所以要强调父母对孩子的习惯形成的影响,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习惯,与父母本身的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还记得,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时,考上最多的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父母的习惯影响使这些孩子没有放弃学习。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多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要一下子改变是不可能的,这对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的考验。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首先就帮助他们提高认清坏习惯的危害,使他对自身的坏习惯产生抗拒力,然后再帮助他制订一个改正的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加以认真的落实。当孩子刚有了好习惯的苗头,就要通过及时鼓励来强化。如果孩子的习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家长应在与孩子一起总结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督促,并鼓励孩子建立自信,鼓励他更自觉地去落实改正的计划。鼓励的方法很多,有语言、体态、神态、物质奖励等,还可以与老师沟通,通过老师来鼓励,这对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我们鼓励的是孩子的态度,是他所做出的努力,而不是他天生的优越条件。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不怕吝啬夸奖,更不要轻易使用惩罚。孩子犯了错误要批评,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批评也要具体,不扣帽子,不下结论。“我看你一生也改不了啦!”、“ 我有你这么一个孩子真倒霉!” 这是成年人无能为力的表现。

第二,树立孩子的自信。

一般地说,学习困难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怀疑自己,缺乏自信是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关键是恢复他们的自信。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而自信的。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帮助他们在某些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它方面的学习。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活动,让他们从自己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在竞争中,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自我肯定。

孩子开始认识自己时,很在意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家长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孩子确定的目标要适当,应考虑孩子的特点与能力,不能以主观的高标准要求孩子。否则,孩子屡遭挫败后会产生持续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容易丧失自信心。有些家长习惯于以自己孩子的弱点与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

14 和自信心。对孩子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让孩子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孩子有不足,要鼓励他弥补,耐心帮助他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并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凡事先让孩子自己拿主义,我们给出多种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即使他们注定不会成功,也决不可强行插手,因为失败的经历会给孩子以刻骨铭心的启迪,会帮助他积累生活的经验,从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行为提供改进的依据,进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很重要的知识。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没有成功,作为家长就应该帮助他找出原因,继续让孩子自己去对老师说。家长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先向老师作个说明,以取得老师的主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体验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快乐,去积累生活的经验。

有时,孩子遇到难题时,会向家长求救,你家长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装一点无能,引导让孩子换一个方法去再思考,不要轻易把解题方法告诉孩子,当孩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成功解决了难题后,他该有多么的开心呢;万一孩子还是解决不了,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问老师,请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不应该处处由父母护着,应该让他们走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接触更多的人与事,经历更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如果什么事都由家长来代替,就是成功了,孩子也体验不到成功后的喜悦,更不用说去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了。请家长记住:“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句话,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第四,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

不是有不少家长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已经无法帮助孩子学习了吗?如果你真有决心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话,“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这还是很有效的一招。

“让孩子做老师”,很多家长可能感到不好意思,须知很多的名人,文豪都有自己的“一字师”呢。做自己孩子的“学生”,有何不好呢?况且这是很好的亲子沟通,交流的渠道。有些家长经常感叹:某某家长完全是文盲,可人家的孩子却考上了名牌大学,老天真是不公。不是老天不公,而是自己太自以为是了。恰恰是人家文盲家长,才知道尊重孩子,并经常向孩子请教问题,常常以孩子能帮助家长解决问题而自豪。家长自豪,孩子自信,能不上名牌大学吗?

一般说来,孩子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上课没认真听,对知识的不理解造成的。让孩子做老师,就会迫使他上课认真听讲,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他对知识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为了把课讲好,他还会去补学以前落下的学习内容。这方法,我说给不少家长,不少家长也试过,只要能坚持二个月左右,效果都很明显。

15 怎么“拜师”呢?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最近学了那些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向孩子提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请教,以了解他的实际水平。几天后,就以这些内容对工作很有帮助为由,拜孩子为师。“父母以我为师”,这是孩子最高兴的。这时,家长可提出要求,让孩子把每天学过的知识回家讲解。讲不清的,让他问老师后再讲,不要自己给孩子讲。孩子有“”讲课的兴趣后,再逐渐加深讲课难度,甚至讲些比较难的题目。孩子讲成功了,他很自豪,自信心,积极性大增,家长要给予鼓励;没讲好,鼓励他请教老师与同学后,讲好了,更要鼓励。一段时间后,孩子就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重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虚心请教的习惯,理解能力,说话表达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高与发展,成绩的提高就更为明显了。

付出两三个月的每天半小时的代价,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他的自信,提高了他的成绩,家长即使再忙,也应该是值得的! 孩子是可塑的。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在保持沟通的过程中,去了解,理解孩子;以科学的,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的学习,挖掘他的潜力,那么,孩子的明天一定会让你满意!

有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说的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有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终身教育所强调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的特点主要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终身教育贯穿于孩子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类教育。如今是一个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社会,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让孩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将来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和成功。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实到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以人们难以预测的速度飞速发展,人们不学习就越来越难以适应由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社会变化。

终身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协调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适应个体化和整体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会让孩子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敏感和新鲜感,不断地增加自己竞争的实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终身学习的意义,引导孩子向终身学习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这是父母给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它不仅有益于孩子,也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告诉孩子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这是一个属于知识、学习与速度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终身学习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从教育趋势来看,终身学习俨然已成为国家教育的理念和措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更需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父母要告诉孩子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只有不断学习,孩子才能够保持知识的实用性和新鲜度。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验社会残酷的一面,它会让孩子始终有危机感,从而激发他们用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竞争的能力。

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而父母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地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每天工作之余,父母要多看新闻、阅览报刊杂志、上网学习等。在父母的这种影响下,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

怡静今年上初三了,她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她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自己学习的机会,自己需要时时刻刻学习。这和她妈妈的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

怡静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会计,可是她每天都坚持学习关于会计的专业知识,经常感慨人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有时走在路上当想到或聊到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就会和孩子说回家后要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在妈妈的影响下,怡静也养成了随时学习的好习惯。她还主动和妈妈说自己到妈妈的年龄也会积极地学习。

家庭文化教育状况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意识的确立有着直接的联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形同虚设的家庭文化教育则影响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努力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父母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如今的父母生活在现代社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现代教育知识,他们自以为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就是最先进的教育了。但实际上很多父母思想里仍然有很多落后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这是教育孩子的误区和障碍,也是不适应社会需要的。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是父母提高自己修养的途径,父母要不断学习新的实用的现代教育理念,包括吸纳新的教育思想,使家庭教育从观念上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其中很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并且将这种思想传达给孩子。在父母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孩子会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让现代工具为孩子的学习插上翅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学习工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孩子熟练地使用现代工具学习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现代学习

17 工具,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借助于现代工具学习。借助现代工具完成学习,也是终身教育所要的一种学习能力。

耿媛的家里最近买了一台电脑,但是爸爸妈妈对电脑知识了解得不够多,没有办法来指导她使用计算机。所以,爸爸参加了电脑培训班,想增加自己对电脑知识的了解。爸爸学得很认真,没过多久就能熟练操作电脑了,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了耿媛。

爸爸借机告诉孩子,人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爸爸妈妈也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耿媛从爸爸身上体会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旧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知识在不断涌现,孩子也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学习使用现代工具,会帮助孩子学会适应现代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

成功教子箴言

-------终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生存、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家长学校教案 第3课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家长们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呢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

18 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 第4课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孩子需要被赏识。

2、帮助家长明确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家长们应该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父母是否意识到孩子有了很多变化:孩子不再有牙牙学语的天真,孩子不再天天展现灿烂的笑容来消除我们父母的疲惫,孩子不再是你眼中的乖乖女,孩子给你的失望好像总是多于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幼儿园令你欣慰„„我们父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不再能够容忍孩子的调皮和撒娇,不再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解释,不再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狂喜„„

父母和孩子随着时间都在变化,而结果就是父母的“赏识”和“表扬”越来越少,少的让孩子感觉全身上下都是缺点,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完美。孩子

19 越来越不自信: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原来的激情和探索的好奇,原因就是孩子得不到家长或老师的肯定。也就是缺少了家长的赏识教育而扼杀了孩子价值体现的动力。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不要说你的孩子笨。第一次说孩子笨的时候,他会不相信,产生质疑。我笨吗?第二次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会有点不自信,我真的不如别人吗?当第三次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就会不再怀疑,非常肯定的给自己下了定义—我原来是真的笨。”就这样,我们家长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笨孩子”。想想我们平时是不是经常不经意的批评孩子,甚至生气的时候会口不择言的说了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了,比如:“你真笨,你不如※※,你让我失望,你太不听话了,你脑子不好用吗,你眼睛出问题了吗„„”这些话语说的多了,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变成你生气说的那些话了。

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个角度:

“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分,不错呀!” 效果会大不相同。

再如当孩子考砸时,哪怕孩子经常考砸,首先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失望,不能让孩子泄气,所以要鼓励孩子,要让他感觉到家长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

其次,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让他正确面对失败。最后,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

当孩子闯了祸时,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长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或者失去了信心,而此时家长应与孩子及时沟通,平息孩子的惶恐心理,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长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以教育,来缓解孩子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孩子对家长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孩子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人们常说,说话拐个弯,注意说话的艺术;直白的话,委婉地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特别是教育的语言更是这样:“逆耳就不易入耳,不易入耳,便不易入心,不易入心,何以利行?何不拐个弯,使忠言变得顺耳一些,再顺耳一些!”

学会适当地赞美孩子,欣赏和夸奖孩子是多数家长要补修的一课。只有注意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你才会留意孩子的长处,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我们要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们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揪住孩子

20 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负面情绪转化成恶性循环,使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夸奖孩子在家庭中的正确应用

(1)要夸得准。 夸奖也是赏识教育一种形式。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特别是处于青春敏感期的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家长一味地盲目夸奖,只会让他质疑家长的评判标准。降低家长威信力。 (2)表扬对事不对人

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所以表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过程,而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本人。 (3)表扬要及时

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青春期的中学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肯定。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

不要吝啬你的赏识,当孩子有点滴进步的时候应肯定他们的努力,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做比较,这是孩子最反感的行为。要让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下次他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5)夸孩子不是给别人看的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赏识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6)选择恰当的表扬方式

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不同就要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赏识要有区别。如果事无巨细都给予同样的表扬,那么对于有一定评判力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会打消他们进一步努力的积极性,因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得到的奖赏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算赏识也要有别。

有一段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2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那么,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其实,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他从精神上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从学习上需要父母的一句“你真棒,”失败的时候需要你说“孩子,没有关系,加油,妈妈相信你下次会更好。”

作为家长,赏识孩子的核心就是爱孩子,在这里大家可能要说“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不爱孩子何苦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听你的讲座呢?”,过去我们讲“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对于物质匮乏年代历经苦难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面对物质生活充裕年代的孩子来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受苦、什么是节俭,更不知道什么是“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种深沉博大的爱,所以我们对孩子既要疼在心里,也要爱在脸上和口上,用这样的爱就会把蕴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以信任,提醒,宽容等方式正确对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让孩子在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有“我能”“我行”“我正期待着„„” “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一定有办法”等的自信,并用这些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家长学习教案 第5课 让孩子学会花钱

教学内容:让孩子学会花钱。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孩子学会花钱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学会花钱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花钱。

2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小学生一周内花掉了400元压岁钱,也有个小学生,一下午就花掉了200元钱;有的孩子没有鱼就不吃饭,也有的孩子爸爸不给买漂亮书包就不去上学;有的孩子花很多钱买了没用的东西,也有的孩子拿着钱不知道怎么花。

孩子不知如何正确地花钱,不懂得钱的来之不易,不知道勤俭节约,反而互相攀比,进行高消费。孩子的零花钱,飞、大都用在吃和玩上,用来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的,寥寥无几。

不教孩子学会花钱,行吗?

二、父母给零花钱应注意的方面:

1、不要有求必应。

2、不要凭自己的情绪随意增减。

3、不要用钱作为奖惩孩子的工具。

4、数目要相对稳定。

5、不要宣扬“金钱万能”。

6、不要瞒着另一方用钱来收买孩子。

7、零用钱的数目要与家庭经济水平相当。

23

8、不要让孩子养成借钱的习惯。

9、不要用钱对孩子许诺。

给孩子零花钱不是坏事,孩子可以从使用零花钱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关键是父母要适当给孩子零花钱。

三、让孩子当家

孩子花钱如流水,三天两头向父母要钱,是因为他们不知家里的经济收支情况,二是父母有求必应,孩子根本就不会激化花钱,所以您应当让孩子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

当孩子知道了家里的收支情况,每日生活费分别要用来做数目,自己用多少合适之后,他就会懂得怎样花钱,怎样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四、让孩子体验一下挣钱的乐趣

如果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懂得节俭,无论您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如果他总是要零花钱,不满足他就大吵大闹。想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尝试让孩子体验一下挣钱的滋味。

周末或寒暑假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挣钱的机会。可以结合家庭所在地的环境、位置、特点及孩子的年龄、体力、经验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孩子在挣钱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五、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24

孩子花钱需要父母的指导,完全让孩子凭自己的意愿去花钱又是会产生一些问题。在知道孩子花钱方面,父母要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1、花钱要有计划

2、钱要划到地方

3、量入为出

4、学会储蓄

六、总结

真正让孩子学会花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营建的这一方理财教育的天空中,我们的孩子定将茁壮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第6课 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做家务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做家务。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本儿童教育家岸本裕使曾为6-7岁的日本孩子制定了一张《家务能力表》,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做到呢?也许爸爸妈妈们该拿出一些时间,来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

25

家务能力初级标准

1、大人晒收衣服是帮忙拿衣服,能叠简单的衣物;

2、饭前摆碗筷;

3、擦拭桌椅;

4、整理门口的鞋子;

5、能礼貌地接听电话,并通知大人

家务能力中级标准

1、在家附近购买不需要找零钱的单件物品;

2、倒垃圾;

3、端盛有食物的碗盆;

4、饭后收拾碗筷;

5、扫地;

6、自己洗手帕。

家务能力高级标准

1、盛饭;

2、帮家人擦皮鞋;

3、会叠好洗晒后的衣服,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26

4、有电话和访客时,能应付自如,并转达留言。

二、小学生可以胜任的家务事

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应该注意到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他能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可以从事的劳动项目包括:生活自理劳动,包括洗手、洗脚、洗脸、洗澡、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家务炊事劳动,包括淘米、择菜、蒸饭、炒简单的菜、刷锅、刷碗;简单生产劳动,包括种植,管理蔬菜、花木,饲养和管理家禽、家畜;假单的购买活动。

三、怎样指导孩子做家务

1、要求明确

2、先做示范

3、安全第一

4、培养习惯

5、鼓励表扬

四、小窍门

1、抓住好奇心

2、给孩子一个责任区

3、会鼓励

4、必要的约束

27

五、总结

相信,老师与家长齐心协力,一定能培养出爱劳动,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家长学校教案 第7课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

28 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⑶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⑷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总结

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家长学校教案 第8课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29

一、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专家介绍,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切不可直来直去,看到不良行为就说教动气,更不要对孩子数落个没完,因为这样的“教育”都是反教育,只会强化孩子的行为或问题。在具体纠正方面,专家建议家长不妨分五步走:

1.看主流。欣赏孩子的主流、优点、闪光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也是极其珍贵的,避免以消极的心态影响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

2.找原因。思考孩子的缺点、弱点或错误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和形成的原因。这里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溺爱造成的,也有的是因为孩子生活过于贫乏,没有激起他的生活兴趣所以造成的„„总之,家长要找出孩子出现这种形为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解决。

3.除根源。找到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源后,家长就要悄悄的消除这些根源,但不能让孩子查觉。

4.冷淡与淡化。当孩子存在的问题暴露后,父母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后再冷淡他,让孩子感到没趣,教育者的情绪就是最强大的教育能量。

5.转移兴趣。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妨帮他培养新的兴趣和兴奋点,用新的兴趣和兴奋点来取代不良的兴趣和兴奋点。如:孩子不爱交往,可经常带他去参加一些集体游戏和运动,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专家介绍,所有孩子的心理成长,几乎都与成人施与的暗示有关。大约99%以上教子困难的家长都不善于运用积极的暗示,却常犯消极暗示之错,结果是家长越使劲教育,孩子的心理障碍越深。因此,专家提醒那些还在迷茫中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千万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暗示,过于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法:

不良行为一:发脾气

对策:“隔岸观火、走为上”

30

多数家长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两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时。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但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家长都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发脾气也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

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除此外,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劝说,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

良行为二:毁坏东西

对策:“偷梁换柱”

孩子毁坏东西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孩子毁坏东西往往都是无心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精力过剩,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某件物品的工作原理和材质,于是他们就将物品拆开来,并不是想损坏,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再弄好而已。

对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类型来选用策略,一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是过于复杂的玩具;二是约束过分好动的孩子,在家里划出不允许孩子随便出入的范围,同时也奖励孩子的小心行为;三是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替代物。

不良行为三:害羞

对策:“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讲话是相当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有限,对大人来说很自然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还很陌生。另外,一些社交礼节尚未在孩子那里得到承认,孩子对见父母的朋友毫无兴趣,甚至不想同这些陌生人打招呼。

针对上述情况,家长不能强迫孩子讲话,但是可以用一些“曲线”、委婉的方法增加孩子说话的可能性。比如,家长可以事先做好安排,为孩子同别人相遇做些准备。平时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教孩子在新场合中同陌生人讲话。不要很突然地就把孩子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孩子需要时间兴奋起来,家长越少让孩子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他的感觉会越好。

31 不良行为四:爱打架

对策:“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爱打架的孩子有多种情况,有些孩子不会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有的仅仅是模仿别人。

家长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1、正面指导。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争执时怎样做,比如可以对同伴讲讲道理。

2、态度要冷静。孩子们发生争吵时,让他们做一次深呼吸,让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千万不要随便就骂孩子,然后请孩子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

3、奖励。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约定好奖励的办法。如果孩子和伙伴争吵的次数减少了,就允许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4、事先警告。如果孩子仍然打架,就要受到处罚。

多数家长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两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时。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但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家长都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发脾气也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

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除此外,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劝说,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32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doc》
家长学校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