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体会

2020-03-03 08:31: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导学案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水磨小学郑惠莉

高效课堂的学习分为三种形式:独学、对学和群学,合起来称为自学。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高效课堂的灵魂是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的两个关系,即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简称“惟学”;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简称“惟生”,两个关系的重建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颠覆性”!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听课状态(动作、声音、表情)、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及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来判断,课堂应该能够围绕“学习和学生”进行设计。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分为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从时间上划分,即为10+30+5。从师生角色的分工上,教师在课堂上用10分钟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然后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高效课堂“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概括为“五步三查模式”。五步模式即:自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纠错本、达标测评。“五步三查”的要求是:

第一步:根据“导学案”独学,找出“不会的问题”,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解决60%;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尝试解决问题20%;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小展示”, 解决10%;第四步:老师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归类共性问题,反馈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五步:学生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自我反馈,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教学是有助于学习的行为。学习是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一种行为、过程和体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教师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要围绕“四主”,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课堂如果从知识学习的角度,也应该明确学习的基本任务——“学会自己不会”的,或者“把不会的学会”, 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花费宝贵的时间。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还要学会“老师不会的”,或“把老师不会的学会”,因此课堂上就要让每个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确立目标攻关克难。高效课堂认为“不活不动”,活和动是孪生关系,动起来才能活起来,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导学案观摩课体会

导学案体会 (5)

使用导学案的一点体会

学习导学案的一些体会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体会.doc》
导学案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