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2020-03-02 07:5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地震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2.模拟练习,了解遇到地震灾害时应采取的正确避险方法,了解地震预警信号,增强自我救护意识和能力。

3.了解地动仪的发明,初步认识我国为防治地震灾害所做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掌握遇到地震灾害时应采取的正确避险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地震有关信息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感受地震,了解危害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了解了洪涝与台风的危害与防治,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另一个自然灾害——地震。(板书:地震)地震发生时,大地抖动,房屋倒塌,造成人畜伤亡,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害。

你们对地震了解多少?(学生交流略)

2.师: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在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了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451亿元。而在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的7.8级的大地震,成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段历史。(观看视频:唐山大地震)

师:死亡24万多人哪,我们学校有师生500多人,24万就相当于480所我们这样的学校的人数啊!唐山大地震仅仅持续了五秒钟,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采用电影手法展现的同一时刻的几个不同场景。就在这短短五秒钟之内,吴老师看到,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化大城市就化为一片废墟。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或想到了些什么? (房屋倒塌、大地开裂、铁轨扭曲、桥梁坍塌)

师:唐山经历了几百年才创造出来的成果在地震那一瞬间毁灭了,那种震颤,让经历了那次地震的唐山人在30年后的今天仍惊恐不已。

4.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媒体演示并解说: 1900年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1927年,甘肃古浪发生8级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人。1932年,甘肃昌马堡又发生7.6级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

5.过渡: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它的发生只在短短的一瞬间,那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伤亡呢?来,让书本来教你一招。

活动二 模拟练习地震的有效避险方法

1.初步学习:请大家打开书本54页读一读,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

交流,板书关键词:(1)空旷地(2)三角区(演示三角区:假设这是一个 墙角,当楼板、重物倒下来时,墙角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区域,人蹲在这里会比较安全。同样的道理,当房梁倒下来时,桌子、坚实的家具旁边也容易形成三角空间。)(3)护头部(有枕头等软东西顶在头上能起保护作用。) 2.辨析——深入讨论:家庭避险

有一次,上海也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大多数住在高层的居民能感受到。当时市民的避险方法就和屏幕上描绘出的情况一样。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些人在地震发生时的做法哪些对、哪些错,为什么?

(1)不走楼梯、乘电梯——地震时,楼梯容易坍塌,电梯容易断电; (2)不盲目跑、跳楼;

(3)躲避在墙角或开间小、管道多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卫生间管道多,易于支撑。

(4)向屋外跑要注意周边环境,跑向空旷地

3.实地演示:只要掌握正确的避险方法,抓住主震前的几秒钟快速做出反应,就有生存的希望。但光会说不行,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实地演示。就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地震要来了,只有五秒钟,你怎么办?(播放地震声)开始!

[教室避险] 学生迅速地找到避险点,用正确的姿势避险。教师即时采访,学生说出理由。 教师评价:不要盲目躲避,注意周边环境;

教室里课桌密集成片,避险要以比桌面低的身姿躲在桌旁;

同时用书包、手等护住头部;

就近躲藏,震后要听从统一指挥,有序撤离。 如果是平房,要迅速离开屋子,躲到空旷地方。

4.举一反三:同学们,在教室我们可以这样避险,那假如你现在在超市、影剧院、户外等公共场合遇到地震,你该怎么做? 请拿出这张卡纸,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下划线)[其他熟悉场合避险] (1)超市:货架旁、柱子、墙角、电梯

(2)户外:高楼旁、空旷地带、石堆旁、广告牌、立交桥 (3)影院:出口、椅子旁、椅子下、走廊上)

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影院出口容易拥堵,出口以外不能确定安全,因此就近躲藏椅子旁最合适。)

5.小结:地震来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只有保持冷静,根据自己所在场合、位置的不同做出准确的判断,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存的希望。

活动三 了解地动仪,学会观察预警信号

1.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地震的国家,而且我们的祖先早在1800多年前就发明了观测地震的仪器。读读课文51页第4第5节,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媒体出示地动仪,学生阅读。 师补充介绍小故事:

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那天京城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于是,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信服了。

师: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制造的类似仪器早了1700多年。中国人是多么了不起啊!

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认识自然规律,防治自然灾害,维护人类美好家 园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通过大量研究和观测,我们发现,其实,地震发生前大自然会给出许多信号。

2.一起来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地震前会有哪些预兆。录像:地震预兆,

交流:你听说过哪些震前预兆?(学生回答略)

3.还有哪些震前预兆?我们一起来学习儿歌,了解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学生轻声读,师引读。)

4.师:是啊,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读懂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能及早做好准备,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网络是现在最便捷、迅速的信息传递工具,我们可以登陆中国地震网、通过地震局及时了解地震信息。 (链接网站)

教师小结:地震虽然人类还无法控制它,目前也难以准确预报,但是我们通过了解地震,学习正确的避险方法,细心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是能减少损失,保护生命的。我们这一代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将来能研究出更为先进抗震技术和精确预报地震的方法,让人类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附板书设计

9大禹治水

地震灾害的危害

观察预警信号

学会避险方法

减少地震损失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

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doc》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