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主题教学创新活动势在必行

2020-03-03 02:01: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品德课堂创新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品德教学创新活动设计就是紧扣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刻体验,逐步生成经验、内化为品德行为的教学设计。品德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学目标高效、实效,开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主题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在品德教研活动中通过听课、研究等活动,我发现教师重视了教学的预设,但是有些情境教学活动的创设不太恰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导致了课堂的生成有效性不高。为何出现这一情况呢?通过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研究发现原因是: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不是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为了解决课堂这一问题的根本要领是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切入点,师生共同探讨之后再深入课堂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只有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教师的引领下潜移默化。当前,在课程标准

精神的引领下,品德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应用已经有了扎实的功底的时刻“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并培育使之达到良好的效果。

现在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空间和平台。小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种子”是:友善、思考、独立,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素质,情意是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小学生是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品德“核心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以活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品德教学中受到熏陶,课堂就会高效、实效。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对人的“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是对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的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活动决定人的发展,在品德活动中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融合其间,效果就会很好。

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人的生命活力与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形成与发展。因此,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不断发展和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创新活动建构形成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这也是现在教学所需,因

此“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创新活动势在必行。

个人信息: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贾艳华

电话号码:13545757429 邮箱:1603605512@qq.com

身份证号码:422702197405190029

核心素养引领新一轮课堂教学

创新设计活动 培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阶段小结()

培养核心素养 引领学生成长

学生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变革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引领物理学科教学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主题教学创新活动势在必行.doc》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主题教学创新活动势在必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