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复习题

2020-03-03 17:47: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教学训练

一、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1、注重土壤侵蚀机理研究。

2、注重研究手段革新。

3、理念不断深化,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明显。

4、注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的研究。

5、注重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河流健康相结合。

6、注重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二、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的种类

(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或称横坡耕作),沟垄种植,垄种区田,坑田等;

(2)以增加地面覆盖度为主,包括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混播,覆盖耕作(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

(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的任务

(一)蓄水保土,控制农田土肥水流失。 (二)增产显著,经济效益高。 (三)用养结合,不断培肥地力。 (四)经济有效,治理速度快。

(五)简变易行,适应范圈广,便于推广。

(六)有助于退耕坡地,农、林、牧全面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尽快调整。

四、退耕还林幼苗期林农间作技术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在退耕还林的造林地上,利用行间、株间空隙土地,间作低秆农作物,药材、蔬菜等,以耕代抚,促进树木生长,并能收到以短养长之利。林农间作,必须以林为主。

①林农间作的坡地,必须采取工程整地措施,间作的作物必须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②农作物要距幼树30 cm以上。

③耕作、收割农作物不能伤害幼树。

④间作作物宜选择豆科或其它低秆作物,禁止与根茎类作物间作。 ⑤不能借口林农间作搞变相的开荒扩种。

⑥当林木郁闭度达到0.5以上时,应停止间作。

五、雨养农业关键技术

一、高产抗旱品种

二、抢墒播种及等雨播种技术

三、免耕覆盖及蓄水保墒技术

四、以肥调水技术

五、抗旱种衣剂和保水剂

六、合理的施肥应考虑许多因素: 1土壤类型;2倒茬情况;3耕作史;4产量史;5气候(降雨量);6前茬化肥施用量;7石灰撒施情况;8土壤探测结果;9正在采用的耕作方法和将要采用的耕作方法。

3、农业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

①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②再利用(Reuse)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

③再循环(Recycle)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

④再思考(Rethink)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七、东北黑土区侵蚀形式

面积大,区内丘陵漫岗平地交错分布。因此,黑土区存有多种水土流失形式,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又可分为坡面侵蚀(溅蚀、细沟侵蚀)和沟壑侵蚀(浅沟、切沟、冲沟)。

冻融侵蚀包括融雪径流侵蚀和沟壑冻融侵蚀。 重力侵蚀通常与冻融侵蚀交互影响、共同作用。

八、在引种中紫花苜蓿如何正确选用秋眠性?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指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秋眠性和苜蓿的再生力、耐寒性、生产力密切相关,秋眠级低的品种,因其春季返青晚,刈割后的再生速度慢,生产能力也低;秋眠级高的品种,因春季返青早,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生产能力明显高于秋眠级低的品种。在生产中既要考虑安全越冬,又要兼顾生产能力。

辨析

1、农业面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指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汇入江河湖泊。

答: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2等高耕作法就是指沿等高线进行耕作和种植。 不完全

答:就是指沿等高线,垂直于坡面倾向,进行耕作和种植。它是坡耕地实施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

等高耕作有效地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率,减少水土流失,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等综合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高产目的。

3旱作农业也称旱地农业

错:旱作农业:一般是指在降水量少,又无灌溉条件,只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

它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旱地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无灌溉条件或灌溉条件极为有限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或是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基本无灌溉条件的土地上进行的综合性农林牧生产活动。

比旱地农业内容要窄,是旱地农业的主要内容。 4早作农业就是雨养农业

错:雨养农业是与灌溉农业相对而言,是指非灌溉农业,完全依靠降雨,在任何时候都不进行灌溉。

雨养农业和早作农业的概念不同,更不是早作农业的同义语。

单纯从年降雨量来说,雨养农业区域的降水量有的很少,有的却很多。干早地区的雨养农业因降水不足,分布不均,主要重视的是保蓄水份。相反,在湿润地区的雨养农业因降水充沛,因而主要是关心排水间题。因此,不能把早作农业与雨养农业混为一谈。

5、抗旱丰产沟就是在坡耕地上自上而下沿等高线划成4~6m坡带。挖沟时,将开沟处和沟下沿堆土部位坡面0~20cm的熟土层翻到沟的上沿坡面上。然后在开沟处下挖40~60cm,挖出的生土做沟的埂。深度达到后再纵深下翻一锹,将粪肥均匀撒入,然后回填开沟时移出的熟土,同时将相应坡面上0~5cm的熟土层回田填进沟。 (错) 答:又叫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是一种适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坡地的耕作新技术。一般在秋后未耕地时进行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沿等高线将宽65cm、深165cm条带上的土壤,重新组成“种植沟”和“生土垄”(二者统称抗旱丰产沟)。 6矿业废弃地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无法使用的土地。 错

答: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一是剥离表土开采的废止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止废石堆废弃地; 二是随矿物开采形成的大量采空区域及塌陷区,即开采坑废弃地; 三是利用各种分选方法分选出精矿后的剩余物排放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四是辗轧植被或尾矿掩埋植被。

7、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保护性耕作是改革传统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干旱地区,当农业生产面临旱灾严重、土地退化、沙尘暴、产量降低等问题时,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没有必要全面退耕,应该寻求保护性耕作能够实现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但不是唯一的出路。

8、少耕(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属于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错:少耕的特点是将残茬(残株)覆盖地表或混入浅层土壤中,实际上是一种地面覆盖。

9、砂田耕作属于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错:砂田耕作属于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耕作措施,

10、垄种区田属于增加地面覆盖度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错:属于改变微地形的耕作措施。

单选题

1、坑田主要用于 以下的地形破碎,土质差的缓坡耕地。(C) A、5° B、10° C、20° D、30°

2、垄沟种植法适宜于在 的地上应用。(A) A、坡度较小 B、坡度较大 C、平地 D、低地 3抗旱丰产沟适合于坡度小于 度的地型。(C) A、5 B、10 C、15 D、20 4干旱区气候的年降水量指标:(A) A250mm以下 B250~600 C600~800 D 800以上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一般为 cm。(C) A、3~4 B、4~5 C、5~6 D、6~7 6局地集水,指集蓄荒山径流到附近修建水利工程。(A) A、平地 B、洼地 C、岗地 D、山地 7多花黑麦草属于 黑麦草。(A)

A、一年生 B、越年生 C、短期多年生 D、多年生 8苇状羊茅是多年生 禾草。(B)

A、根茎型 B、疏丛型 C、密丛型 D、匍匐型 9下列各项哪项不是饲用玉米品种选择的条件。(D) A、分蘖力强 B、株高,叶大 C、果穗大又多 D、籽粒产量高

10、象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为 m。(D) A、1~2 B、1~3 C、2~3 D、2~4

11、等高耕作适合于坡度小于 度的地型。(D) A、5 B、10 C、15 D、25 12紫花苜蓿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时刈割留茬高度一般为 cm。A、3~4 B、5~6 C、7~8 D、9~10 13雨养农业复盖的地域不包括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的广大地区。A、200 B、400 C、800 D、1000 14微型集水,指在 营造微型集水面,叠加积流面雨水。(A) A、田间 B、田边 C、山地 D、林地 15多年生黑麦草为 植物。(C) A、短生 B、越年生 C、中生 D、长寿命 16草地羊茅为疏丛型短根茎的 禾本科牧草。(D)

A、一年生 B、越年生 C、短期多年生 D、多年生

(A)(C)

17、鸭茅属 草本植物。(D) A、一年生 B、越年生 C、短期多年生 D、多年生

18、象草分蘖能力强,通常为 个。(C) A1~25 B25~50 C50~100 D100~200 19扁穗牛鞭草喜温暖湿润气候, 。(D) A、耐热不耐低温 B、不耐热不耐低温 C、不耐热耐低温 D、既耐热又耐低温

20苏丹草属于 禾本科牧草。 (A) A、一年生 B、越年生 C、短期多年生 D、多年生

论述

一、一年一熟区春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操作程序及其细节。

春玉米的保护性耕作体系由碎秆覆盖、免耕倒秆覆盖和深松碎秆覆盖等技术组成。

其工艺流程一般为: 秋天收获摘玉米穗-秸秆粉碎或整秆覆盖-免耕或深松休闲-表土作业-免耕施肥播种-杂草控制-田间管理 (l)收获

春玉米的收获一般在秋季矢10月进行。玉米收获时,不论是机收还是人工收获,最好选用摘穗收获工艺不要将玉米苞皮留在地里因为玉米苞皮韧性大,不易腐烂,留在地里会影响播种作业。 (2)秸秆处理

收穗后的玉米秸秆要作为覆盖物留在田间,根据作业工艺的不同,覆盖形式有以下两种: 整秆覆盖 粉碎覆盖

一种是立秆,一种是倒秆。

立秆覆盖是指摘穗收获后仍直立于田间的玉米秆。此种形式可保证地表的秸秆不易被风刮走。

倒秆覆盖是指玉米收获后用机械或人工将秸秆压倒铺放在行间。压倒时注意应顺风向压倒。倒秆覆盖有良好的覆盖效果,而且由于秸秆与根茬连接,不易被风刮走,同时顺行压倒后也可抑制杂草的滋生。

整秆覆盖的两种形式比较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但整秆覆盖时,由于秸秆很长,会对次年的播种产生影响,所以此种覆盖方式不适合玉米产量高、秸秆量大的地方。

是指玉米收获后,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后均匀地覆盖在地表。这种方式覆盖效果好,保水能力强,但粉碎后的秸秆易被风刮走或在田间集堆。所以对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地可采用缺口圆盘耙(重耙)耙地,耙地可将部分秸秆混入土中,减少秸秆被大风刮走或集堆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冬季降水的入渗。 (3)深松(选择性作业) 对于土壤较粘重或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作业,以利降水入渗。 深松时,由于地表有覆盖的长秸秆会影响深松机的通过性,故应在秸秆粉碎后至入冬前的休闲期进行。深松后出现的沟垄能增加地表的粗糙度,有利于保土(地表越粗糙,越不易发生水蚀),故在休闲期可不进行诸如平地等作业。 (4)播前表土作业(选择性作 业) 春季播种前,应考察地表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表土作业。假如地表不平度较大,秸秆较多或成堆,则应进行如浅松、弹齿耙耙地或必要时选用旋耕机浅旋。 表土作业可改善地表状况,尤其是在地温较低的地方,还可提高表土地温,有利于播种和出苗。假如地表状况较好(平整、秸秆量适中),则可不进行表土作业,直接播种即可。

春季播种玉米时,应用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玉米的播种和施肥作业。 玉米播种应选用良种,因玉米播种机一般为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故要求玉米种籽的发芽率应达到95%以上,且应大小均匀。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选用包衣种籽。施肥与播种同时完成,要选用颗粒肥,长效与速效肥兼顾,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肥箱。为保证下肥顺畅,化肥中不应有结块存在。 播种和施肥深度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情况下,玉米种籽的覆土为3cm左右,化肥则应施在种籽的正下方、侧下方或侧面(取决于播种机的类型),种肥间距应保证在5cm以上。假如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实行深开沟、浅覆土,保证种籽种在湿土上。

在春季地温较低或无霜期短的地方播种时还应注意的是尽量将种行上的秸秆分到两边,这是为了种行能多吸收阳光,以利提高地温,有利玉米生长。 (6)田间管理

喷除草剂为了防止杂草滋生,玉米播完后一个星期左右应喷洒除草剂一次。可选用如2,4-D丁脂等除草剂,全面封闭地表,抑制杂草。若地表有秸秆覆盖,应加大喷药剂量。

间苗、补苗和除草。玉米出全苗后,应根据出苗情况进行间苗、补苗等。

若缺苗不多,可以用间出的苗进行补苗,若缺苗较多,则应补种,补种时应先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

二、春小麦、筱麦及其它小杂粮的保护性耕作操作程序及细节。

(l)春小麦、筱麦、谷子、豆子、黍子等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操作程序与冬小麦基本类似。

(2)深松(选择性作业) 春小麦及小杂粮种植区一般为沙壤土,且因冬冻春融,土壤结构会自然恢复,故一般不需要进行深松。对于土壤较粘重(壤质土壤容重在1.3以上,粘质土壤容重在1.4以上的地区)或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作业,以利雨水入渗。

此类作物深松时,由于地表秸秆覆盖较少,故对深松机没有特殊要求。 (3)播种

此类作物种植区秸秆覆盖量少,对播种机的通过性影响较小,免耕施肥播种机作业较容易。

播种时需注意的是:若冬季雨雪较少,播种时地表干土层较厚,可实行深开沟、浅覆土;另外,种子较小、播种量小的作物(如谷子、黍子等),对播种机的排种机构要求较高,播种机的播量调整也应格外仔细、认真。对种子及化肥的其它要求与小麦和玉米播种时相同。。 (4)田间管理

保护性耕作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指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一般可采用人上除草或喷施除草剂,喷施除草剂时,可在杂草刚萌芽时用2,4-D丁脂类除草剂即可。 (5)收获

上述作物的种植区域一般位于风沙较大的地区,作物秸秆大多是作为烧柴和牲口饲草等用的,全部还田有一定的困难。在收获时,应留高茬,以便实现防风固土和保水。

三、大豆平播密植的优越性

(1)增效。与三垄栽培相比有明显的增产,3年平均增产15%~17%。

(2)节约成本。采用麦耙茬或麦茬直播大豆每公顷减少翻、耙、平地、中耕等作业费近300元。 (3)减少水土流失

①不搞秋起垄,避免雪水和收后秋雨冲刷损失; ②无垄栽培减少汇水量,增加了地面渗透时间; ③不中耕,播后土质不松动,不易流失; ④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在6~8月大雨冲刷时,可大量减少流失; ⑤收获后不需整地,第二年直播小麦,既降低了成本,又起到了增温、保水、保土、增产的作用; ⑥减少机车耕作次数,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土壤渗透量,恢复土质,为农作物增产创造条件。

四、淤地坝的淤地利用技术

淤地坝淤成的坝地,往往土肥水足,但比较阴湿,容易板结,透气性差,吸热慢、地温低、微生物活动较差,而且受洪水影响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坝地特点,注意耕作技术,达到稳产高产。

①坝地秋季要深翻2 3厘米以上。 ②坝地要比坡陵地早种10~15 d。 ③坝地宜施骡马粪等热性肥料,肥料不足的宜用集中施肥办法。化肥要多施硫铵,少施碳铵,最好施些磷矿粉。

④坝地要勤锄、深锄,消除土壤板结现象。

⑤新修坝地多钟大麦、豌豆等早熟作物,汛前即可收割,汛期大量拦泥;老坝地多种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 ⑥注意排水,谨防坝地盐碱化。

五、雨养农业技术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农田改造、就地拦蓄: 主要形式有水平梯田、隔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可以消除或缓解坡向径流,实施雨水就地拦蓄利用。

2.强化保护耕作制、提高土壤蓄保水能力: 深翻耕耙、秋施肥、少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旨在减缓土壤水分无效耗散,增加土壤蓄水能力、蓄存时间和蓄存数量。 3.优化种植结构、协调水分供需节律: 通过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征和需水节律的互补性,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水分利用率。如春季干旱频繁,以种植深根类作物为主,夏秋季增种高耗水的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4.增施肥料、促进水分利用: 依据水肥藕联原理,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增强作物体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拦蓄径流、实施农田近地雨水叠加富集: 目前的径流集水农业(以下简称集水农业)技术主要指农田近地修造小型窑窖,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渗灌等进行农田微量补充灌溉,实现雨水的近地叠加富集,解决旱农田水分供给失调问题,是雨水的多地分散蓄集,多地分散利用。从形式和功能上讲,径流集水是水利工程的微型化、分散化,但更强调工程措施与农艺技术的紧密结合。

设计

以流程图形式写明一年一熟小麦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模式。

收割→留高茬覆盖→深松→休闲、越冬(期间化学除草)→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药剂除草、人工松土→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机械或人工收获

以流程图形式写明免耕倒秆覆盖体系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模式。  人工摘穗收割→压倒秸秆(人工或机械)→冬休闲→免耕施肥播种→杂草控制→田间管理→收割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教案

农业技术教案

农业技术培训班

农业技术总工

农业技术培训教材

农业技术报告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复习题.doc》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复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