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

2020-03-03 09:26: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对颌面部病变扪诊检查时,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记录?(1)病变所在的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查清病变累及的解剖区域、组织层次;(2)病变大小的检查。最好用定量的尺度如cm、mm来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也可用大小较恒定的实物如米粒、黄豆、核桃等来形象描述;(3)病变的性质。包括质地、表面形状光滑否,有无压痛,有无波动感,搏动感等,包块与周围有无粘连,动度如何对颌面颈部深部包块的扪诊检查时,应从哪些方面检查和描述包块的性质?包括的性质包括:软硬度;形状是否规则,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有无压痛;或其它特殊体征,如波动感、搏动感、乒乓感等,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包块表面的皮肤、温度、颜色、质地如何?活动度如何?边界清楚否? 在进行颞下颌关节的下颌运动功能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哪四个方面?

关节有无疾病、弹响或杂音: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2)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3)开口度和开口型;(4)开闭口运动中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简述切取活检的适应征及注意事项。切取活检适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勿使用染料类消毒剂,以免组织染色;勿在急性炎症期取材,取材部位不宜有明显的炎症或坏死,应在取材容易、病变典型的部位切取,切取组织块应包块部分正常组织,应有足够的大小和一定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cm×1.0cm,禁用电刀切取,取下后勿钳夹挤压,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

简述绷带包扎的类型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1,交叉十字绷带2,面部绷带,3四头带,4单眼交叉绷带。(1)维持患者舒适体位,扶托肢体,并保持其功能位置。

(2)选择干燥、清洁、宽度适宜的卷轴带,潮湿、污染的卷轴带均不能使用。

(3)包扎部位必须清洁干燥,若有伤口,须先换药再包扎;若为骨突处,应垫以棉垫再包扎;若为肢体应先将肢体抬高后再包扎,且宜露出肢体末端,便于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松开卷带,重新包扎。 (4)包扎方向一般自下向上、由远及近向心进行。

(5)包扎者应立于包扎部位前方或侧方,包扎时要求用力均匀,松紧适度,动作轻快,双手交错地使绷带转向,达到包扎牢固、舒适、整齐、美观。

(6)包扎起、止部位均需环绕2周;每包覆第2周时,应覆盖前1周的1/3~2/3;需加绷带时,可将两端重叠6cm;包扎完毕用胶布粘贴固定,或撕开末端打结在肢体外侧。

简述换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换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即使是感染创口也应如此,否则将造成创口感染、加重感染和混合感染。

1.换药的动作要准确、轻巧、细致,切忌粗暴。应用棉球清洁暴露创面时是“蘸”而不是“揩”、“擦”的动作。对暴露创面不可应用带刺激性的药物,动作要迅速,尽量缩短时间,勿使创面暴露时间过长。 2.持镊应在上1/3处,并勿使镊碰及非换药区,应掌握并使用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即一镊接触创面、一镊接触药碗和消毒敷料。使用过的棉球和纱布等物不可再置入消毒的换药碗内,而应置于另一个药碗中,两碗要严格区分。对特异性感染创口,其换药用过的敷料更不可随便弃置,要集中焚烧。 3.多个患者换药,应遵循先无菌创口,后污染创口,再感染创口的顺序,并每换一人后必须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临床上局麻时常在局麻药溶液中加入血管收缩药(如肾上腺素)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对局麻药吸收快。为延缓吸收,加强镇痛效果,延长局麻时间,降低毒性反应,以及减少术区出血,使术野清晰,临床上常在局麻药深液中加入血管收缩剂。

晕厥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是什么?晕厥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以及疼痛,体位不良等因素引起其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局麻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局麻药过敏可分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延迟反应常是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哮喘和过敏性紫癜;即刻反应是当用极少量药后,立即出现较严重的类似中毒症状,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临床发生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处理包括哪些措施?对轻症的过敏反应,可给脱敏药物肌注或静注、吸氧。严重过敏反应出现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注安定10~20mg,或分次静注2.5%硫喷妥钠,每次3~5ml,直至惊厥停止。循环衰竭的病人给升压药、补液;若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方法迅速抢救。 表面麻醉 :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是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物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根据智齿与邻牙高低位置关系 分为高位、中位、低位三类 高于或平于邻牙牙冠平面的为高位; 低于邻牙牙颈部的为低位;

口腔种植体 种植义齿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

骨结合 埋植在体内的种植体与组织之间不存在骨以外如结缔组织的结合

龈界面 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接触形成的界面,上皮细胞黏附在种植体表面而形成生物学封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感染扩散途径有哪些?1.感染向前方,顺外斜线在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形成脓肿或穿破后形成瘘管2.感染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向外前方扩散形成面颊部皮肤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面颊瘘3.感染沿下颌支外侧面向后扩散,引起咬肌间隙蜂窝织炎或脓肿,并可引起下颌支外侧面边缘性骨髓炎4.感染沿下颌支内侧往后扩散,可引起翼颌间隙感染或下颌支内侧面边缘性骨髓炎,以及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炎5.感染向下颌体内侧、向下方扩散,可引起舌下间隙、颌下间隙甚至口底蜂窝织炎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间隙? 正常情况下,在颌面部各种组织之间,如皮下组织、肌肉、涎腺、颌骨,充填有数量不等疏松的结缔组织或脂肪,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涎腺导管走行其中。这种结构从生理上具有缓冲运动时产生的拉、压力作用,从解剖结构上即成为潜在的间隙,而且各间隙之间互相通连。当感染侵入这些潜在间隙内,可引起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性产物充填其中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 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 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 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 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 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 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边缘性颌骨骨髓的鉴别诊断有哪些?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感染来源 以牙周炎、根尖周炎为主 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 感染途径 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再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蜂窝织炎。病变可累及骨松质与骨皮质 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蜂窝织炎,主要破坏骨皮质,骨松质很少破坏

病变范围 可以是局限的,但多为弥散性 多为局限的,弥散性较少 病变区牙 病变受累牙多数松动,牙周炎明显 病变牙多无明显炎症和松动 病变部位 多在颌骨体,也可波及下颌支 多发生在下颌角及下颌体,很少波及下颌体

颌骨骨髓炎 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常见的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骨髓炎以及放射性骨髓炎。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

眶下间隙:界限:上:眶下缘;下:牙槽突;内:鼻侧缘;外:颧大肌;浅:表情肌;深:上颌骨前壁。内容:眶下神经血管淋巴结

咬肌间隙 为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

maeteric space的前界为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及腮腺组织;上达颧弓下缘;下抵下颌骨下缘;内侧界为下颌支的外面;外侧界为咬肌及腮腺的深面。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牙槽的第三磨牙,在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时,可扩散至此间隙。

翼下颌间隙 是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

边缘性骨髓炎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颌的化脓性感染,称为颌骨骨髓炎,包括骨膜、骨皮质和骨髓整个骨的炎症

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又称智齿)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①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及相关影响:口腔颌面部在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血肿和水肿发生在口底和舌根等部位,容易影响呼吸道畅通,甚至引起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血运丰富,口腔颌面部组织的抗感染力和组织修复再生能力较强,创口愈合较快。②牙齿的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常伴有牙损伤,如打击力量较大,牙齿可能造成二次伤;牙齿相互之间形成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的情况不仅是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而且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标准。③

易并发颅脑损伤:由于颌面部上接颅脑,面中份严重创伤常伴发颅脑损伤。④有时伴有颈部伤:由于颌面部下连颈部,面下份严重创伤可能并发颈部伤。⑤易发生窒息:口腔颌面部在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等原因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⑥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口腔是消化道入口,损伤后常影响张口、咀嚼和吞咽功能,从而严重影响进食和营养;此外,咀嚼功能障碍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从而严重影响口腔卫生。⑦易发生创口污染:口腔颌面部腔窦众多,在腔窦内存在大量细菌,如与创口相同,则导致创口污染。⑧颌面部特殊组织器官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如伤及一些特殊组织器官,如:唾液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则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诊治。⑨面部畸形:由于口腔颌面部是人容貌的主要组成部分,眶部、唇颊部、鼻部等部位开放性损伤时,如处理不当,创口愈合后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使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移位和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引起患者的心理社会障碍,因此,口腔颌面部创伤时应充分考虑到治疗后患者的美观性。

试述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生窒息的原因。 窒息按其原因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①阻塞性窒息:⑴异物阻塞咽喉部: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等堵塞咽喉所引起,常见于昏迷的患者。⑵组织移位: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压迫舌根、堵塞咽腔而引起;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下颌骨前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⑶组织肿胀:口底、舌根、咽侧及颈部损伤后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而引起。②吸入性窒息:主要见于昏迷患者,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被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

请根据病因简述口腔颌面部损伤所引起窒息急救时常用的处理方法。①阻塞性窒息:(1)异物阻塞咽喉部:应迅速用手指或器材取出堵塞物。(2)组织移位:如为上颌骨横断性骨折,急救时应采用压舌板、筷子等横放于双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向上提吊,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如为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颏部双骨折引起,应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线或大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拉出口外,并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3)组织肿胀:应尽快经口或鼻插入通气导管;如情况紧急,不能找到通气导管时,应尽快行环甲膜切开术;如情况紧急,可用粗针头由环甲膜刺入气管内,以解除窒息。②吸入性窒息: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气管、支气管等之内的阻塞物。

挫伤 伤至皮下组织,而皮肤无开放性伤口。其深部的软组织有血管和或淋巴管断裂,表面水肿或血肿,疼痛及功能障碍

Le Fort Ⅱ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骨折线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状突,整个颧骨和鼻骨一起移位,有时可波及筛窦达前颅底,出现脑脊液鼻漏

Le FortⅠ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低位骨折,骨折线至梨状空下部平行于牙槽突底部经上颌结节上方至翼突,上颌骨下部包括上颌骨及牙齿整块活动、移位

Le FortⅢ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骨折线通过鼻骨、泪骨上方横过眶底,眶外侧缘及颧骨上方,都颧弓及蝶骨翼突,形成颅面分离。表现为面中部凹陷并变长,眼球下移,结膜下出血,耳鼻出血,脑脊液鼻漏、耳漏等

应根据哪些方面来考虑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10分) 答案: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2分);细胞分化程度不同,治疗也不同(2分);生长部位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2分);临床分期可作为选择计划的参考(2分);还要考虑病员的机体状况(2分)

试述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15分) 答案: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早期位于上颌窦内,无症状,不易发觉。(2分)肿瘤发生

自上颌窦内壁时,常出现鼻阻塞,一侧鼻腔分泌物增多,鼻泪管阻塞有流泪现象(2分);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上壁时,常先使眼球突出,向上移位,可能引起复视(2分);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外壁时,则表现为面部及颊沟肿胀,以后皮肤破溃,肿瘤外露。(2分)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后壁时,可侵入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困难。(2分)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则引起牙松动,疼痛,颊沟肿胀。(2分)晚期以上颌窦癌可发展到上颌窦任何部位以及筛窦、蝶窦、颧骨、翼板及颅底,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分)。上颌窦癌常转移至下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1分)

简述口腔恶性肿瘤的手术的\"无瘤\"操作?答:⑴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⑵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⑶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⑷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⑸用大量低渗盐水冲洗创口,并可用化疗药物冲洗湿敷,或术区的区域性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简述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以下颌骨及下领角部为常见;生长缓慢,颌骨膨大,造成畸形,面部不对称;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咬合关系紊乱;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表现:颌骨膨隆,有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治疗原则:手术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有何异同点?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系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所致,病原菌是葡萄球菌。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学易,网收集整理堵塞于导管口。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高达40℃以上,脉搏、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病接触史,病原为副粘液病毒。常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病,一般一次感染后可终身免疫。腮腺肿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急性期血液及尿淀粉酶可能升高。

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表现

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发生于上颌者多位于上颌结节。囊肿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和其他囊肿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由于颌骨的颊侧骨板一般较舌侧为薄,所以一般囊肿大多向颊侧膨胀;但角化囊肿可有1/3病例向舌侧膨胀,并穿破舌侧骨壁。角化囊肿常沿颌骨长轴扩展,颌骨膨胀不如其他颌骨囊汇总及成釉细胞瘤明显。一般囊肿囊液为黄色或草绿色液体,角化囊肿则为皮脂样角化物质

涎石病是指发生在涎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下颌下腺涎石最常见,腮腺次之。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

1.下颌下腺为混合型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粘蛋白,比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超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

2.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行走,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1.保守治疗

很小的涎石和腮腺导管结石可保守治疗。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C片,也可食酸性水果等,促使唾液分泌,促进涎石排出。

2.手术治疗

颌下腺导管前段结石,可用推挤法将结石从导管口取出。导管中段结石,在口内沿导管方向做切口取出。导管后份和腺体内结石或涎石已并发慢性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则常需同时摘除颌下腺。近年来,有人采用碎石机碎石、激光碎石、唾液腺镜导管取石等治疗方法有一定效果。

3.对症治疗

合并涎腺炎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多形性腺瘤为什么属于临界瘤?多形性腺瘤(或称混合瘤)来自唾腺细胞,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少数可发生恶变,又称恶性混合瘤或称癌在混合瘤中。因而,该瘤手术切除后需随访

临床表现1.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2.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3.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治疗原则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护面神经。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痛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由于口腔和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一般取决于罹患分支的数目。此点常位于牙龈、牙、上下唇、鼻翼、口角及颊部粘膜等处。

简述贝尔面瘫的临床特点?贝尔麻痹: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①起病急骤,且少有自觉症状,不少病员主述临睡时毫无异常,但晨起盥洗时,忽觉不能喝水与含漱;或者自己并无感觉而为他人首先所察觉。这种不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的突发性单侧面瘫,常是贝尔面瘫的特殊表现。②面瘫的典型症状有: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上下唇因口轮匝肌瘫痪而不能紧密闭合,故发生饮水漏水、不能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上下眼睑不能闭合、表现出贝尔征;由于不能闭眼,故易患结膜炎;在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液积滞或溢出,一般是由于泪囊肌瘫痪与结膜炎等原因所引起。前额皱纹消失与不能蹙眉,此点是贝尔面瘫或周围型面瘫与中枢型面瘫鉴别的主要依据。③另外,面瘫的症状还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在茎乳孔以上,还可能发生味觉、泪液、唾液、听觉等方面的变化,因此,通过味觉、听觉和泪液检查可明确面神经损害的部位

口腔外科教案

口腔外科教学大纲

口腔外科实习总结

口腔外科实习鉴定

口腔外科实习鉴定

口腔外科科室自我鉴定

总结口腔外科缝合技巧

口腔外科交叉感染途径

口腔颌面外科出科考试

口腔 内科 外科 修复 实习评语

《口腔外科.doc》
口腔外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