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020-03-03 17:21: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胡锦涛主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温家宝总理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显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教育事业重要地位,尤其是农村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最近几年,国家针对农村建设提出许多政策方针,并采取众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与改善农民生活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农田补贴,农机资助与费用补贴、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与教育经费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大部分措施具有“输血”功能,但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2、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

3、一些地方政府与基层官员过于搞政绩工程。近几年,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让人目不暇接。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样板,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小康村”,但地方百姓却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

4、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5、新农村建设缺少体制保障。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虽然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对城乡的投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6、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7、农村建设资金匮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思想教育水平的低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于农民群众,政府在于正确科学的引导。而农村群众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水平。解放思想,培养新型农民。由此农村教育显得格外的重要。如何发展农村教育,如何提高农民群体的思想教育水平,培养新型农民?成为成功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就要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一些,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绝不能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

二是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三是加强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学习与宣传。通过政策方针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农民群体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群体的主体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充分的发动群众,鼓励农民群体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技术,接受新的知识,解放思想。

总之。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因此,只有培养新型的农民,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改善并提高农民的生活生平。

参考文献: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2/07/content_4146460.htm

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3、《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孝金波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修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如何认识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doc》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