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教案(祥案)

2020-03-03 10:3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进入新的单元新的一课。首先,老师有几张图片想给同学们看一看,图片上的这座桥就是我们今天故事发生的地点——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我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是通往康藏地区的咽喉。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有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必会延误数日,遭敌人围歼。只能通过泸定桥过河。而现在泸定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控制之下,红军在这里和国民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飞夺泸定桥》。”

“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你觉得课题中的“飞”和“夺”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用了“夺”而不是“占”或“取”。”

“同学们,昨天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再和老师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生字,加深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们读通顺。把自己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内容勾画出来。”

“现在我请同学起来,分自然段大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我现在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思考,哪些段落写了红军飞速赶到泸定桥,哪些段落又写了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老师现在来读一下

1、2自然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同学们,几天我们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这一课的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

3、4自然段,读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想红军在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待会儿我请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仔细,红军遇到的困难都找出来了。刚刚说到红军在路上遇到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与他们赛跑。现在我们再读一下第4自然段,看看红军是怎么跑在敌人前面去的。”

“增援的部队遇到困难,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可是在同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红军战士依然摸黑前进,抢在了国民党增援部队前头到达了泸定桥。你们觉得比起国民党反动派,我们的红军战士怎么样啊?他们克服一切困难,顽强斗争,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想一想红军战士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逃避。”

“现在,请你们默读第5自然段。分别找出写桥险,水急和写泸定城情况的句子。我会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找的情况。”

“很好,你们都找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依靠天险,满心以为红军是没法攻过去的,猖狂的向红军喊到:“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里也出现了一个“飞”字,你们觉得它和题目里面的“飞”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这里的“飞”是敌人认为红军战士没办法从桥上过去,除非红军会飞,不然就是过不来的。这是他们对红军的轻视。”

“可是红军并没有惧怕,他们马上发起了总攻,要夺下泸定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

6、7自然段,看看红军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

“同学们,红军有没有惧怕困难啊?他们勇不勇敢啊?我想看看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第6自然段写了哪些勇敢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

“二连的22位勇士冲在最前面,还有跟在他们后面的三连战士,不仅带着武器战斗,还拿着木板,肩负铺桥的任务。”

“冲锋的突击队到攀着铁链好不容易到了对面,可是又有困难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请同学们默读第7自然段,告诉我红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做的?”

“红军奋不顾身的穿过的大火,英勇的和敌人展开了搏斗。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击败了敌人,夺下了泸定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一下红军获得胜利之后的振奋心情。”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长征路上的一个故事,学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长征的诗歌,回想一下红军的精神,想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像他们学习。”

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 飞夺泸定桥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北师大版

《飞夺泸定桥》教案(北师大版修正实施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 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教案(祥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教案(祥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