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的民风民俗

2020-03-03 23:49: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白岘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起源于唐代,由当时的庙会音乐结合傩文化整合而成,是出庙会时的重要节目,广泛流传于我县白岘一带,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十番锣鼓”俗称“十番头”其乐器分大小件两组。大件组有大鼓1只、铙2幅、大锣2面、头1支,小件组有板鼓1只、京锣1面、中钹1幅、小锣1面、叫锣1面、京鼓1只、尺板及木鱼各1件,15人各执乐器一齐演奏,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2、泗安旱船:旱船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我县许多乡镇都有流传,尤其以泗安镇更为突出。农历春节期间,旱船调演活动频繁,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旱船表演时,“船娘子”立于船中,一人手拿“连响”站在船边,或敲连响或唱词,还有些地方加入一位“小丑”,一手拿蒲扇,一手摇桨,在旱船周围来回走动,增加了旱船调演的乐趣,其伴奏乐器一般为锣、鼓、镲等,演员根据伴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3、小浦马灯:马灯”是长兴东部地区所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马灯”历时久远,早在南北朝时期,陈武帝打仗时,身骑白马,继而击败北齐进攻,屡战屡捷,当地农民为纪念其功绩,扎白马逢节活动。马灯有自己的曲调,其采用民间韵味浓厚的正阳腔、反阳腔、紫竹调、美佳人等曲调,“马灯”舞蹈部分分成带马、走灯、收马三部分,具有完整性。其阵形或为月亮阵,或为长蛇阵,或为四角阵,或为绞丝阵,不一而足。其配乐乐器有唢呐、锣鼓、长笛,角色有“马夫”、“小丑”等,用白马、白布、竹篾等扎成。技艺、舞姿与民乐的巧妙搭配充分显示了长兴的民间文化底蕴。“马灯”曾于九一年参加湖州丝绸文化节演出时获特等奖。

4、五色傩舞傩:文化原是流传于我国西北、西南、岭南一带的一种古老文化,但在我省长兴,这一古老文化也有流传。傩,其本义有“鬼惊貌”、“鬼见而惊”、“行有节度”等多层意思,也表示有节度地驱鬼逐疫。傩文化,即面具文化。长兴的傩文化历史上地域分布很广,尤以水口、城山等地为最具代表性。但是,由于它装神弄鬼的内容,仅在民间流传,几乎为《县志》等文字资料所不载。罗村“*”前每年阴历四月十二定为社日,全村五个自然村,分别选用红、白、青、黑、黄五色面具,头插雉毛,赤一臂,以跳和舞为主。表演前后都要举行“开脸”(开箱)、“封脸”(封箱)仪式,燃烛、焚香、化纸、念咒,惟恐冒犯神鬼。每年农历十月中旬连续三五日举行傩祭。他们戴上面具,穿上袍服,放铳鸣炮,载歌载舞行进在山路上,几个村的队伍**在茗理楼前空地上比试傩舞。长兴还有滩簧。滩簧是长兴的一个地方戏种,又名“三敲板”,流行于东长兴一带,以唐火毛、陶三毛等艺人最著名。滩簧一般由几个人轮换扮演角色上场,不勾画脸谱。但凡神仙鬼怪,一律都戴面具上场。傩戏、傩舞的伴奏全是锣鼓喧天、火铳鞭炮齐鸣的“十番锣鼓”。

形成原因:因县志无记载,因此,傩戏如何会传到长兴,至今无从考证。

5、饮茶: 城乡人民多习惯饮绿茶。农村冬春则细,夏秋则粗。正月敬茶尤为讲究,可分糖茶,冻米糖茶,烘青豆糖茶,茶叶茶,烘青豆茶五种。烘青豆茶为佳品,即用上年青黄豆仁去衣、煮熟(熟而青,不黄为宜),烘燥,存放于石灰甏,名曰烘青豆;橙子取皮切丝用食盐腌制,放在瓶中密封保管;胡萝卜切丝腌制,晒干,存放石灰甏中,名曰“丁香萝卜干”;又用野苏子,俗称?子;正月来客时,将上述四种掺合,加少量细芽茶叶冲泡,味咸而鲜,芳香扑鼻,名曰烘青豆茶。盛行于城东、虹溪、和平一带至今不衰。

6、关蚕房门:收蚁,俗称收蚕。是日,门挂连枝桑叶,蚕娘头戴红色月季花,以示收蚕,他人不许入内,俗称“关蚕房门”。近亲登门,需赠一芽鲜桑叶,象征“送蚕花”。是日起,蚕农家忌一切异气,停炒鱼肉荤菜。老蚕,又称“上山”,门口悬挂草帚,上布红棉,以示老蚕,闲人莫入。收蚕至老蚕,有祀拜蚕花五圣的习惯,名曰“求蚕花”。是期蚕茧丰收者,再祀拜蚕花五圣,名曰“谢蚕花”。 解放后,推广应用养蚕新技术、新方法,传统旧俗随之消失

7、蚕乡禁忌:处于吴越中心地带的杭嘉湖平原,自古就有着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桑文化的生产习俗和信仰习俗。遍布蚕乡的古老禁忌,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民俗事象。 自古以来民间生产大都伴随各种各样的禁忌。但是象养蚕那样禁忌之多,却是罕见的。据《西吴蚕略》、《吴兴蚕书》、《广蚕桑说》等书记载,不论在蚕室内或在蚕室外,禁忌项目名目极多:

蚕初生时忌室内扫尘、忌灸爆鱼肉、忌油火纸于蚕室内吹灭、忌侧近舂捣、忌敲击门窗、忌槐锡箔、忌蚕室内哭泣、忌秽言淫辞、忌末满月产妇作蚕娘、忌灶前热汤泼灰、忌产妇孝子入家、忌烧皮毛乱醋五辛、躁腥爵香等物、忌当日近风、忌西晒日照、忌温热时猛风骤寒、忌寒凉中突然过热、忌不洁净人入蚕室、忌蚕室近污秽、忌吸烟、忌油漆,并忌一切烟熏,等等。这些传统的禁忌,既反映了蚕农的祖先对各种蚕病灾祸的恐惧心理,并带有一定迷信的色彩,但其中也包含着对养蚕经验的摸索,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如在维持环境整洁安静,保持蚕室最佳温、湿度、预防传染蚕病等方面,对蚕丝生产是有利的。 “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蚕丝生产在农家的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一旦进入养蚕的关键时刻,哪怕是亲朋好友,都得严格遵守“禁往来”的乡规,甚至连官府的征收也要停止。曾任湖州推事的明代学者谢肇浙说过:“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官府勾摄及里干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谓之“蚕禁”。以此保障蚕事顺利,不受干扰。蚕农在饲养小蚕时,往往关闭大门,熟人有事要走边门或后门,生人是不准进蚕房门的。万一有人冒昧行事,主妇就会端出一盆冷水,兜头向外人泼去。有的则端出一盘冷饭,上面放一根菜,——一边跟着生人向外走,一边把饭朝外拨出。在长兴一带,在冒犯规矩的生人出门之后,主家就用一只竹罩,放一副盅、筷,及少量的酒和饭菜,还有一个小稻草卷,到生人回去的三岔口或大路旁,点燃草卷,倒掉食物,意为送走生人带来的鬼祟。但这种祛祟的风气,早巳消失。那种唯恐不洁之物入侵蚕房的禁忌,如今已被严格的消毒管理所代替。

禁忌一旦成为一种风俗现象,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渗透力。虽然某些禁忌已演变得面目全非,但仍残存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蚕乡人的语言习惯。蚕农平时说话,有许多忌讳,有的字避开不说,往住改用另一个字来表达。例如“葱”不好叫葱,要叫“香头”,唯恐蚕宝宝被“冲’’掉。“酱”不好叫酱,要叫咸酸”,生怕蚕得“僵”病,“姜”也要说成“辣烘”。而“笋”要说成“萝卜”或“钻天”,因为蚕死后身体会伸直。在吴语中“虾”音与“浮肿”同义,意会蚕得白肚病,因此“虾”便叫做“弯转”。又因“爬”、“游”、“逃”与蚕的生病状态有相似之处,所以就将“爬”说成“行”,“油”说成“滑漉漉”,而视为避邪之物的桃枝,则说成“掌头”、“涨头”。“四”与“死”谐音,更是大忌,因此蚕进入“四眠”就称 “大眠”。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民间歌谣《蚕花本子》中,说得就更为详尽了:„„看蚕娘娘顶认真,百样事情都要改。青姜改做辣头子,茄子改做落苏筷,粪笋改做粉一团,扫帚改做擂地光,犬儿改做办念子,猫儿改做官家郎,老鼠改做夜明珠,青儿改做窝一窝,见了百脚叫吴蚣,小小花蛇叫秤梗,肉儿改做天堂地,虫虾改做倒宿娘,豆腐改做白马肉,鸡儿改做太子样。口头语言改不尽,只有一样不好改,见了婆婆叫娘娘。

这段歌词中的语言禁忌状况,现已很难一一解释清楚了,但如果你指着活蹦活跳的虾儿问儿童,他们仍然会细声雅气地告诉你——“弯转!”

8、洪桥龙舟:洪桥龙舟又名龙舟,是长兴县洪桥镇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民间的健身活动项目。洪桥龙舟分水龙舟和岸龙舟,原先以水龙舟为主。1995年以后,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始形成了水龙舟与岸龙舟相结合的龙舟文化新格局。洪桥龙舟的制作有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构成。主要制作材料有木材,竹子,彩布及有关配件和其他装饰品,经人工构思加工制作后,如龙显现,形象逼真。民间划龙舟时间主要以端阳为主,即农历五月初前后总共七天时间。

9、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是我省代表性龙舞之一,源于清光绪初年流传在民间的《花龙灯》。1956年在长兴天平桥村传统民间龙舞《百叶龙》的基础上,经浙江省群艺馆和长兴县文化馆共同整理、加工、改编,从而形成了现今《百叶龙》的雏形。它作为中国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传说,“百叶龙”源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农家夫妇,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四脚蛇形怪胎。村里族长说是妖怪,命人丢入荷花池里。之后,每当母亲来到池边淘米时,小蛇便游上来吃奶。一天族长碰见母亲在喂奶,他冲上去一锹斩断了蛇尾。霎时间,天上乌云翻滚,四脚蛇想上天,无奈无尾上不去,这时池边飞来一只蝴蝶粘在它的尾部,帮助它飞上天。四脚蛇升天成龙后,每逢此地久旱无雨,便为故乡降雨,消除旱灾使庄稼获得丰收。长兴一带老百姓为了感谢它,就用彩布做荷花瓣龙鳞和蝴蝶龙尾,制成长兴特有的“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舞龙来纪念和庆贺。百叶龙舞蹈的表演方式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主要的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表演者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一个个完美的舞蹈过程,展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

在表演过程中,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整个舞蹈最显著的特点。“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舞蹈表演开始由荷花灯、荷叶、蝴蝶串舞,展现出夏日里一池盛开的荷花随风荡漾。在荷花忽聚忽散中,荷花连接成龙突然腾空而起,荷叶变成祥云。顿时一条鲜艳夺目的彩龙,翻滚在蓝天白云间。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形象,如聚宝盆花灯翻过来就变成了龙头,荷花灯相连即变成龙身,蝙蝠灯翻过来变成龙尾,寿桃灯翻过来变成龙珠,十二只花瓶灯翻开变成云片等等 .时代的变迁给长兴百叶龙的有序传承带来了影响,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生存危机。为保护、传承百叶龙艺术,长兴地方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957年百叶龙荣获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等奖,由周恩来总理推荐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1980年它又在长兴县文化馆重新进行加工、排练之后,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民文艺会演获优秀奖,并由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在电影《泥土的芳香》内;2000年长兴百叶龙由长兴县文化与体育局同省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加工提高后,又参加了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并荣获金奖

10、长兴庙会: 每年正月十五王二相公生日、二月初二土地菩萨生日、三月三耘田菩萨生日、七月七五福菩萨生日、九月初三财神菩萨生日,都有庙会。连续三天,抬神周游三乡四里,逢河要搭浮桥。沿途群众烧香点烛,供应茶水。队列中有马灯、龙灯、舞狮子、抛钢叉等。庙内外有戏班子演出。商贩设摊做生意。活动以乡镇为单位,并成立理事会负责具体事务。庙会前夕,有人持小锣到各地敲一遍,名曰“敲报”,以便村民及时作好准备。这一风俗延续到解放前夕

11、长兴滩簧戏: 滩簧戏是长兴县东部环太湖区所流行的地方小调。滩簧戏始创于清朝,大约200年历史。当地居民在种田、务农之时常会即兴吟唱这种小调,此外在农闲及丰收时,为了庆祝和表达喜悦的心情,也会组织起来几人同时吟唱或对唱,并配以横笛、二胡等中华民族乐器。滩簧戏的调式一般是比较模式化的,但调词比较灵活,可即兴创作。常见的滩簧戏有白牡丹、卖青炭、卖毛囤等。

12、划龙船 :划龙船 长兴县太湖沿岸的划龙船活动,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沿太湖一带,属吴越氏部落。他们相信,氏族和“龙”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所以“龙”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以后,他们在孩子生下来时就给绣龙纹身。并且在每年的一定季节,要用划龙船的活动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繁衍。 自从屈原投汩罗江后,这种“划龙船”渐渐演变为凭吊屈原的活动了。 扎扮龙船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选定一只小巧活络的农船,拔上岸,船头上用竹篾扎起龙头,彩绸花纸糊其上,里面龙眼、龙舌、龙珠一应齐全。龙头前面设有龙太子或观音娘娘。船舱上搭上平顶帽棚,上面配上彩旗,花朵等不一。船的边沿用布或绸遮拦,使划龙船的人隐蔽在内,后艄上高高竖起一面杏黄旗,上面书写“楚国遗风”和所扮龙船者的村名或人名。 下水后,船舱里放进大石块,使船身下沉至水抵船沿为度。 参加划龙船的人都是会水性的男子,约8--12人不等。他们手握划浆分坐船沿两旁,船舱中间一个打鼓一个敲锣,船尾两人:一个掌板刀(作舵用),一个坐艄,这坐艄人系村上较有声望的老者。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在蚕茧、豆、麦熟稔的年份扮扎龙船的。假如某村要扮龙船,那么从四月下旬开始,就要奔波忙碌起来。农历五月初

一、

二、

三、四就开始在附近村庄试划,初五那天最为热闹,几乎遍及划行范围内的每个地方,初六才结束。

划龙船是在有节奏的鼓乐声中进行着,装点在船上的龙头微微翘起,龙嘴张开,龙珠转动。

龙船在锣鼓声中很有节拍、整齐划浆动作影响下,船身一起一落地向前行进,那时龙头也颠簸地沿着水面,大有吞云吐雾之势,加上船后杏黄旗迎风飘拂,十分壮观。

农历五月初,河港里时常可以看到五彩的龙船,港滩边、河岸上站满男女老少,热烈欢迎龙舟的到来。村上人家为了祝贺与答谢,纷纷端来盛有新豆、新麦的小盘,甚至整坛黄酒,立在岸边,等到龙船靠岸打旋(俗称“打招”)时,就双手捧给,作为庆贺的礼物,如遇到数只龙船同时到达就争着抢盘的情景。

初五晚上,村上人要送礼给主事者或扎扮龙船的主东。初六大宴龙船酒,叫做“谢龙头”。因划龙船时值麦、豆、蚕茧收获季节,尤其是太湖边岸蚕桑发达,故“谢龙头”又兼“谢蚕花”。

这股古风,时断时续,时兴时衰。“*”期间,当作“四旧”禁止。偶有龙船出现,其扎扮方法也略有改变。龙太子或观音娘娘,由领袖像代替,杏黄旗改作红旗,“楚国遗风”也改作时兴的标语了。

1979年开始恢复,并出现了妇女参加划龙船的景况。如1981年,夹浦乡吴家抖扮演的一只龙船,划到无胥村,当地十多名妇女自发要求划,并与面河而设的代销店店员打一甏酒的赌。在一片壮威声中,妇女们束衣短裤进龙船,在无胥村河港来回划了两里多路程。当时博得当地一群围观村民的齐声喝彩,也为以后附近村落的群众不断谈论的趣事。

13、婚礼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新娘子家很冷清,活动很少,一家人吃个便饭,父母亲给女儿出嫁前最后再交待几句话,半夜十二点,父亲去门口放鞭炮,母亲给女儿上头(梳头),不确定是否有“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男方家要热闹一些,要扎彩要准备新房等等,新房里的床要找小男孩跟新郎一起睡一夜,叫“压床”,早上起来小男孩要在床边的新马桶里面尿童子尿(不知道什么讲究,大概是子孙桶寓意早生贵子吧)。

婚礼当天,行程比较满。新娘子早早起来开始化妆,穿婚纱,整整齐齐地和伴娘小姐妹一起在闺房里等着新郎官的到来。吉时将到之时,新郎的接亲车队在离新娘住处百米之外处将车队停下放炮,意思有两层,一是告诉女方接亲车队已到,二是问女方此时能否继续前进接亲。女方听到鞭炮声之后,如果已经最好准备,则也放炮表示车队可以进来了。如果新娘子家一直不放炮,那么新郎的车队只好在外面多等一会了,新郎再焦急也得保持好绅士风度,乖乖在百米之外等待。新郎和伴郎上了新娘家之后,第一道门是新娘子家大门,由小朋友挡着,要进门只要塞好了红包基本上没有难度。第二道门是新娘子的闺房,由伴娘和小姐妹“撑门”。所谓撑门是说姑娘们要把门死死锁住,出难题考验新郎,新郎要和伴郎一起,过五关斩六将才能顺利接到新娘子,这里简单记录我们撑门的过程:敲门声响起,新郎官大喊“老婆,老婆,我来了,快开门!”新娘子不作答,伴娘齐声问:“你谁啊?”于是新郎官被要求做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好不容易自我介绍完,新郎官又被问“你干嘛来啦?”新郎乖乖说我讨老婆来了!这之后新郎又被要求用六种语言大声喊**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喊完之后就要说出对老婆的10个呢称,以及结婚以后疼老婆的五种具体方式,并且要高唱一首歌来表达自己在门外的心情!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环节是新郎被要求在门外单膝跪下,重新跟新娘子表白(据说其实没跪,被忽悠了,日后查录下再来看看),然后闺房里传出一张老早准备好的好老公保证书,里面用十分幽默诙谐的语言写了长长一篇好老公守则,新郎官被要求大声选择性地读出其中几条,并且签好字交给新娘。最后是给伴娘红包,进闺门。撑门环节之后,新郎重新给新娘单膝跪下,求婚,献花,然后拜天地。拜完天地就赴新郎家。按照当地的习俗,车队车数必须成双,每辆车里面的乘客人数也必须成双,随车的有讨吉利的发糕,花生,粽子等物品,随行的除了伴郎伴娘,还有女方亲戚的代表,如舅舅,伯伯等。到了男方家,新娘由新郎抱出车门,并且抱上楼。到了新郎家的门口,新娘子必须重新换一双早放在男方家的新鞋子,并且象征性地洗一下脸。进了男方家门,首先喝一碗红枣银耳莲子汤,大概象征甜甜蜜蜜。在新房小憩之后开始由小夫妻向南方父母敬茶,父母给红包。这之后的时间便是十分自由的了,等着吃中午的便饭。中午的便饭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气氛也十分轻松。这个时候长辈喜欢刁难一下伴娘,要求伴娘稍微喝点酒,主要是为了调节气氛。下午选好了吉时回门,即新娘子重新回娘家。新娘子的家长我在吉时正点燃放鞭炮,通知回门车队可以进门。回门主要也是新郎新娘向女方家长敬茶,新郎改口叫爸妈。其余人都很随意,小坐,吃点水果聊聊天就行。婚礼当天女方家人也是比较多的,亲戚朋友都会在家里小聚,然后一起赴晚宴。外景拍摄是在回门之后的又一环节。婚庆公司原本挑选了长兴的和睦公园和行政中心等三处地点帮新郎新娘设计情节拍摄外景短片。后碍于时间和众人体力限制,只在和睦公园小拍了一些镜头,主题是新郎新娘甜蜜和谐,偶尔需要伴郎伴娘扮扮路人甲等角色。为了保证晚上的体力,新人梯队早早到酒店休息,补妆,补充体力。晚宴之前,新郎新娘携伴郎伴娘在门口迎宾,伴郎负责递烟,而伴娘基本就是模特的工作,站在那里就行了。

等客人差不多到齐,晚宴就正式开始,这部分内容,后面详细再续,估计跟其他地方也都大同小异。

14、龙腾狮舞:2003年新春,长兴的百叶龙舞到了大洋彼岸的新西兰,轰动奥克兰。

百叶龙源于河南人聚居的林城镇天平一带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很古以前,这里的一个荷池边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生下了一个儿子生长龙鳞。族长不容,怒杀百叶,抢走荷花,举刀向孩儿砍去,孩儿化作小龙腾空而起。从此,每逢干旱,小龙即来播云降雨。当地村民感念小龙,从池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百叶龙”。以荷叶为云,荷花为身,当龙隐于舞台的荷花池内未现龙形前,台上祥云朵朵,荷花满池,彩蝶纷飞,给人一种欢快喜悦之情,刹那间,在狂风大作和惊雷震撼中,满池荷花化作长达数十米的蛟龙,从池中骤然跃起,翻腾飞舞,九曲回肠,动作矫健,舞姿之雄浑,给人一种翻江倒海、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每逢辞旧迎新之际,村民们便舞起百叶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而今,从田头地角舞出的“百叶龙”,已经四进北京城,二进中南海,获得文化部举办的群众文化比赛最高荣誉“群星奖”等多项大奖。

形成原因: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长兴,同治三年(1864年)侍王李世贤、襄王刘官芳先后战于长兴,几年间20多万人口的长兴县杀得不到3万人,村子听不到鸡狗叫,肥沃的土地上见不到几个人影。地方官呈折后,清帝颁旨,从河南光山、广山等地“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大批移民迁徙来长,转眼百余年,3万人变成了62万人,其中河南籍的长兴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于是,古老的中原“龙狮文化”在长兴生根,河南移民农耕祈求风调雨顺,舞龙舞狮应运而生

15、桑叶喂羊:每到冬季,长兴人有用桑叶喂羊的传统。这一习俗却揭示了有“软宝石”之称的湖羊的来历,《中国农业志》上称“长兴是湖羊的发源地”。

形成原因:元末明初,朱姓皇帝为了固筑江山根基,削减元末统治者的残余势力,把京畿内的蒙古皇族移居长兴太湖边,赐“钦”姓,繁衍成长兴的名门望族。

蒙古人南下的时候,牵来了头长“月牙角”的蒙古羊,到太湖西南岸后,遍地是稻麦,蒙古羊无法放牧,圈养后只能吃人工割的青草和营养丰富的桑叶,由于冬桑叶的医疗保健功效,羊的皮毛闪闪发光,羊羔皮成为出口欧美东南亚的“软宝石”,蒙古羊遂进化为“湖羊”。 民俗四:年节送米酒

几百年来,长兴这块风水宝地聚会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炎黄子孙,各地的多元文化酿制了一杯长兴独有的“醇酒”。

“老白酒,红曲酒,长兴人过年喝米酒”。时逢盛世,这个传统习俗在长兴演绎得淋漓尽致,年节前后整个长兴城乡,到处弥漫着一股乡情浓郁的“米酒香”。2003年春节,长兴有近十万农户自己在家里酿制米酒。用米酒赠送亲朋好友也成为一种习俗。

形成原因:南北朝时,长兴出了个皇帝陈霸先,节日庆典、升迁婚育,往往以酒激情助兴,出师祝捷、外交内治,也往往用酒生智壮胆。那时长兴全国的能工巧匠云集,应运而造“箬下春”酒。史料记载,“箬下春”是一种近乎黄酒的米酒,家家户户都会做,男女老少都能喝。到了大清朝,河南、温州等地向长兴移民,又带来了老白酒、红曲酒的技艺和习俗,春节前后以自制米酒欢度年节、赠送亲友,成了长兴民间的一种风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兵荒马乱,太湖南岸的小溪口镇一带,汇聚了各地渔民,渔民们为驱寒祛湿,酿制了名酒“见仙醇”,风靡一时,据说酿造的秘诀是糯米、小麦掺半,当酒液从蒸馏壶嘴流进尖底的酒甏那一刻,用太湖里捉来的半斤重的野鲫鱼,趁它们活蹦乱跳之际,一下抛进八成满的甏里,鲫鱼在温热的酒水里游动挣扎,即刻将甏口用竹箬和砻糠泥封死,放在地窖中储藏。到来年清明启封,那鲫鱼早已鳞骨无存,喝一口,鲜美无比,一杯下肚,浑身通泰。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长兴的民风民俗.doc》
长兴的民风民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