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的程序

2020-03-02 05:38: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申请仲裁的程序:

一、仲裁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到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办理立案手续,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五份(被申请人是两个以上的,每增加一个,应增加一份):

1、仲裁申请书;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注册登记资料、申请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其它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4、仲裁协议;

5、其他证据材料。

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则通知申请人预交仲裁费,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应通知申请人不予立案,并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二、选择仲裁员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由当事人双方在仲裁机构聘任的仲裁员名册中选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选择仲裁员应把握三条原则:

1、选择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

2、避免选择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仲裁员;

3、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出仲裁员。当事人未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有效期内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将视为当事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三、仲裁开庭前的准备

(一)研究把握仲裁规则和相应通知书。

(二)提出异议。依据仲裁法和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在进入仲裁程序后,对仲裁协议效力或者对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有异议的,应当在首次开庭前提出。仲裁案件书面审理的,应当在规定的答辩期间提出。

(三)提交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讲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四)提出答辩或反请求。

四、开庭和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申请书、答辩状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一)仲裁庭进行事实调查;

(二)双方辩论。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三)作出裁决。裁决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五、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调解。调解程序只有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开始,不是仲裁程序中的必经阶段。仲裁庭以下几种方法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

1、仲裁庭同时与双方进行磋商。

2、仲裁庭分别与双方进行磋商。

3、双方自行磋商。

六、履行裁决与申请强制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裁决的结果。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申请强制执行。在一方不履行或怠于履行裁决结果时,另一方当事人可就裁决结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申请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

2、申请仲裁裁定的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双方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当事人中有一方是公民的为一年。

3、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供的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和仲裁裁决书正本、裁决书送达证明、仲裁协议书或包含仲裁条款的合同书以及人民法院需要的一些其他材料。被执行人在国外的,按照国外法院的有关要求提供。

七、和解。裁决作出后,当事人本着互利互益原则仍可和解。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仲裁程序

仲裁申请

仲裁基本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

芙蓉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程序是什么

申请仲裁须知

劳动仲裁申请

《申请仲裁的程序.doc》
申请仲裁的程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