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2020-03-03 15:01: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哪“三变”?

农民变市民 农民变股民 农民变产业工人

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农民如何实现长效、稳定增收,确保实现“六年倍增”目标?太仓市探索让农民实现“三变”来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即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股民、农民变产业工人,预计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去年以来,太仓市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民收入水平、结构、来源,了解农民增收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分析农民增收潜力,并围绕“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发展合作农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第三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等一批更加细化的意见和制度,为农民的持续、长效增收提供了政策保障。

规模化、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但简单种得出、养得好不是现代农业。农业要实现高效,必须依托快捷、高效的流通体系。为此,太仓市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到目前为止,该市各镇都建立了农产品配送中心,让地产优质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产生更高附加值。与此同时,该市投入近亿元资金落实了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农业总面积累计达25.83万亩。

目前,工资性收入约占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左右,增加就业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主要途径。太仓市对农村“5060”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将劳务合作社就业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大龄失地农民及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到目前为止,太仓已累计组建村集体劳务合作社85家,入社农民超过1万人;今年1-10月份,已实现劳务总收入1.2亿元,平均每个社员年劳务收入在1万元以上。

扶持农民创业,既能实现农民致富又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太仓鼓励镇、村集体投资建设创业载体,对该市户籍农民初次创业租用的,两年内下浮20%的租赁费。对农民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费办理有关证照,三年内免收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援助证》 的农民,三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通过种种优惠政策,帮助农民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今年1—9月份,太仓新增个私企业5296户,累计达3.7万余户。

“大河水涨小河满”。强村是富民的有力支撑。太仓市鼓励各地打破村域界限、以镇(区)为单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对物业经济实施集聚发展、抱团发展,合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初步统计,太仓今年村集体总收入预计将达6亿元,村均550万元左右,大约增长15%。村级收入的增加为股份合作社分红和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保障性收入增长创造了条件。

(来源:苏州日报,记者:王芬兰、顾志敏)

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两个翻番”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谈三变改革与农民增收

守住生态鼓起农民钱袋子[推荐]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探索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减负要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建立起农民全面增收的长效机制

《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doc》
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