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集体备课

2020-03-02 10:3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平均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前预习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导入新课

二次复备

1.通过课前预习,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有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及数字的水平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组内交流,集体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到底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的出来的呢?你们想知道什么吗?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13、

8、

13、

13、

8、

8、

14、

8、

11、

5、

14、

14、

8、

8、

13、

8、

5、21

14、

13、

5、

8、

5、

8、

14、

8、

13、

8、

13、

8、

8、

14、

8、

8、

14、

14、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

二次复备

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平均数

(1)出示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

(2)组内交流 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3)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组内合作完成,、利用手中的作业纸,不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

(4)各小组汇报展示讨论的方法,教师简单评价。

A.移一移,移多补少

B.算一算,(5+4+7+5+9)÷5=6(个)

(5)组内讨论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那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2)组内讨论交流。(有的比6大,有的比5小)

二次复备

(3)同样都是“6”,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组内交流,使学生明白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3.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指名说,教师给与评价。

四、课本检测,强化认识 1.完成课本91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及时指导。

2.完成课本92页“练一练”第

1、2题。 ⑴在小组为讨论完成。 (2)各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五、参与总结,掌握规律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 (5+4+7+5+9)÷5=6(个)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二次复备

教后小记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初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集体备课.doc》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集体备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