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

2020-03-02 09:31: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雷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雷雨》,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对这篇课文加以阐释。

一、说教材:

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讲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突现了伦理、阶级以及个体对于时代、环境等的种种矛盾,深刻的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选入课本的第二幕,是《雷雨》中戏剧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部分。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由此可见本单元要求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作品中体会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因而人物性格与形象的探讨也就成为本单元学习的重中之重。而课文中对《雷雨》的标示是“灵魂的对白”,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应当从对白中揣摩人物的性格、形象,进而透视人物的内心甚至灵魂。本文位于单元之首,学好本文将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时,《雷雨》是一篇戏剧作品,通过学习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初步涉入戏剧艺术的瑰丽之门。

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与表层,可以透过现象或人物挖掘作品的深层涵义,因而课文讲解可以更深入,引导和启发他们思考并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们接触过的课文多是小说、散文之类的文本,对戏剧这种文体类型比较陌生,但也正因为陌生,所以有新奇感,在教这篇课文时可以抓住学生对戏剧的新奇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走进作品,了解作者曹禺以及《雷雨》全本的梗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角色朗读以及表演的形式体会文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探讨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侧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性格和情感。而教学难点是:以学生的阅历和年龄,如何体会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情感冲突。

五、说教法

本着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引导,我预备用如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1、相关知识介绍,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把大的背景材料 ( 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 ) 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导朗读法: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3、问题点拨法: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与思维障碍,采用问题引导、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更好的理解文章。

六、说学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确定了如下教法:

1、圈点勾画法:画出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句子,品味其中蕴涵的深意。

2、表演法:在理清人物关系,体会戏剧冲突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排演一幕话剧并当堂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主动了解剧本。

3、讨论法:针对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并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伊始,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一段电影《雷雨》的结局片段,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突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由这个悲剧结尾引入课文,以“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去探究这个悲剧的原因,然后顺理成章的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整体感知:

1、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掌握资料搜集和提取能力的要求,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曹禺的介绍和戏剧基本常识的资料。课堂上以自主发言的形式将自己查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最后由老师作必要的提炼和补充。

2、学生默读课文,注意语言中饱含的人物情感。初步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思考:文中的戏剧冲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揣摩人物形象(回归本单元“人性”主题,探讨人物性格)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人物语言入手,结合人物动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读出情感,从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变化)

在听完学生朗读后,请学生一步步解决如下问题:

(1)、在不知鲁侍萍身份之前,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依据)

(2)、两人围绕三十年前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中,周几次问鲁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身份以后,态度有何变化,体现在哪里? 这三个问题都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回答的过程使学生回归课本,揣摩人物语言和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在三个问题基础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讨论,深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由教师提出问题:

A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解读人物,读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选择其中精彩观点进行赏析、点评,从而深化学生认知。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引导学生学会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四.话剧表演

鉴于这篇课文的特殊体裁——戏剧,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一出话剧,由学生自主挑选演员、修改剧本,教师加以指导,可当堂也可在其他时间表演给同学看。

这一环节类似综合性学习,可提高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演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表演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雷雨》剧本全篇,针对导入中的问题“造成悲剧的原因?“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

周朴园:惊恐万状→翻脸不认,厉声责问→试图稳住→哄骗(口口声

声不 忘旧情)→ 试图以支票平息旧恨新仇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撕毁支

票以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doc》
雷雨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