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

2020-03-01 17:59: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纪委第二次、第三次全会精神为主线,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制度规范,促进成果运用,依法强化对权利运行的制度和监督,促进廉政勤政,把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执行财经法纪的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有了明显增强,遵守财经法规的自觉性和严格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基本工作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共对80名县(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其中, 2012年委托市审计局对48名县(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13年对22名县(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14年对10名县(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出具审计报告80份,下达审计决定85份,提出审计建议285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近年来,我市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领导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研究制定和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并根据各自特点,制订落实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范围、内容、程序、方法、结果与评价等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对象、范围、时限、方法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使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一是创新审计手段。我们在积极探索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内控测评制度为基础的审计,对了解到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二是创新审计工作机制。建立了信息资料共享制度,加强审计部门与纪检和监察部门的合作,实行信息资料互通共享,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了审计结果通报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由审计机关单独出具后,分别报送经济责任领导组成员并抄送给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本人,增加了审计的透明度。建立了整改报告制度。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反映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审计部门。建立了跟踪检查制度。审计项目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审计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有重点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跟踪检查,促使被审计单位认真整改,对“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必要时采取限期落实措施。同时,实行了严格的分级负责制、质量追究制和集体定案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体系,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创新审计重点确定方式。通过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广泛搜集被审计人员的有关情况,积极开展审前调查,了解社会各阶层人员对被审计人员的评价,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采取抽查有关大型会议纪录,以及领导班子会议纪录,寻找审计突破口,确定审计重点;延伸调查,通过向被审计人员的主管单位或财政税务、纪检、信访等部门调查,确定审计重点。

(三)加强成果运用,强化审计效能。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奖惩使用相结合。坚持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坚持凭实绩论升迁,依贡献兑奖惩。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我们把审计结果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经济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予以查处,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纠正。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与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根据当前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我们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渠道,及时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并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反映出来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分类汇总,起到警示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一)审计队伍青黄不接现象较为突出。从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执行政策法规以及绩效评估、单位现实状况把握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把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组织、纪检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还不够。组织、纪检部门应派专人同审计机关一起进点开展审计。开展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时,应明确纪检、组织部门人员的职责:既负责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谈话和召开座谈会,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活动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又负责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开展专题审计。

(三)先审计后离任的规定落实得还不够。先审后离是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利用审计成果,加大对领导干部监督力度的重要原则和有效手段,但由于干部人事调整工作的特殊性或者审前协调工作不到位,先审后离往往很难做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成果的利用价值。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拓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信息传输渠道,在广大领导干部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形成自觉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意识。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职责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经验材料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关于近三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努力提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座谈会发言提纲

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调研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doc》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