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

2020-03-01 23:5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

论文导读: 要做一个合格的体育解说员,在具备了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个现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体育解说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艺术,融合了体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精华,需要解说员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关键词:新闻记者,现场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演讲

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变得异常的快捷和方便;这也给给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和精美的运动瞬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平台;各种体育节目的丰富也使得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及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体育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现场赛事的解说员也是越来越挑剔。那么,怎么样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才能的到观众的青睐呢?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呢?

一、体育解说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

电视是视听媒介,从信息传播角度看,电视的突出特点是视听结合。画面是电视的主要语言,运动着的画面是电视同其它大众传播媒介最主要的区别,但声音决非画面的从属物。电视体育直播的画面部分,主要是由导演组织、设计、指挥、切换的。而声音(国际声除外)则是由解说员结合转播画面,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主持”播讲的,体育解说员不同于一般读他人文章稿件的播音员,他说的是自己对这场比赛的观点、见解,可以没有稿子,即兴发挥,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他是节目的代言人,是节目方针的前台体现者之一,同时也是这场转播节目的主要制作者之一,他具有身份真实、节目固定、主持交流、形象鲜明的特点。导演在幕后操纵画面,解说员在幕前主持报道,一般看来,体育播音员似乎是一个主持人,是一个按照导演要求进行解说的主持人;但是,作为电视体育节目的直播,体育解说员所从事的其实是结合赛事的进展画面把最新的赛事情况配合声音进行传播报道,是一个在现场进行报道记者的角色。

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记者,他不是导游,不是球迷,不是主持人;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当赛事的进展画面出来的似乎他必须结合画面配合声音将赛事的进展情况客观的进行传播报道。

当一个人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 ,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也不仅代表个人 ,而且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离开解说席回到日常生活中他可以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友好的邻居、彬彬有礼的消费者,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狂热的球迷。而比赛现场、解说席、摄像机等则共同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搭建了个公共话语平台.规定了电视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身份和行为,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电视体育解说员必须忘记其他社会身份.做一个合格的记者 。

体育解说员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要有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的新闻素养,就必须遵循新闻工作的共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纪律观念,能够坚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报道方向。比如对中国女排,在他们五连冠时我们体育解说员就要介绍她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事迹,提倡学习她们的女排精神。而面对中国足球队屡屡与世界杯无缘,我们也要头脑清醒,不要有过激言行,但我们需指出中国队在对抗训练、中场组织、临门一脚、应变能力方面的不足,希望中国队能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

第二,体育解说员也必须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性和客观报道的精神。新闻敏感性是完成现场报道的灵魂新闻敏感性涉及新闻报道的多方面,主要是围绕播报、题材和受众。新闻敏感是任何一个记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体育解说员来说。一些可以预知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体育解说员在事发之前有时空条件来构思选题、选材和报道的结构。

比如在奥运会、世界杯上愈演愈烈的新闻大战中,各国新闻机构都是以秒为单位抢新闻、抢时效的。电视体育直播就是转播体育新闻,解说员是在新闻战前的前沿阵地进行现场报道的,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嗅觉灵敏,眼睛要亮,头脑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意识。在悉尼奥运会上,前两天我国运动员在举重射击上先后失手,中国运动员何时能拿到第一枚金牌,一时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而杜丽在射击场的夺冠,解说员在电子记分牌还未打出个人成绩及名次顺序时第一个向全世界播报了这条喜讯,为中国记者采访团,也为中央电视台争得了荣誉。

但是,不可预测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就要求体育解说员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对题材、素材及时作出必要的判断和选择。这就要用平时积累和掌握的准则和知识快速决断哪些内容可以播报、哪些内容不可以播报。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体育解说员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包括政治敏感、法制敏感、人性敏感等。体育解说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报道尽可能趋于平衡。也就是说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告诉听众所发生的事件经过,反映专业人士分析和官方的评论。

当然,这些都要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报道解说。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增其恶。要尊重事实,对双方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偏袒一方。对自己喜爱的球队誉美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而对另一方则冷嘲热讽,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偏激的“啦啦队员”。

第三,体育解说员要有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的同时还有能够抓住典型和捕捉细节。

一个赛事在报道解说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变数横生,这就要求一个体育解说员要有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突发情况。

同时,一个体育解说员还有能够在驾驭全局的情况下,能够抓住典型和捕捉细节。在现场报道中所谓抓住典型,就是要抓住能体现报道主题,反映新闻事件的典型场面、主要环节、重要人物。一般来说,这里很少有什么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可谈。全凭体育解说员对新闻现场的把握,对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的认识,体育解说员的洞察能力,临场反应和表达能力。应当说这是记者业务功底临场的集中表现,也是体育解说员业务功底临场的集中表现,谁的功底深,谁就能主动地掌握话筒,在纷乱繁杂的现场巧妙地抓到典型素材,真实地表达新闻事件,为深化报道主题服务。捕捉细节就是说体育解说员在播报赛事现场,既要一览无遗,迅速看清全貌,抓住典型,又能明察秋毫,捕捉到一些生动的细节。细节的独特和个性,能使现场报道具有吸引人的现场感,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体育解说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现场主持人

要做一个合格的体育解说员,在具备了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个现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首先,一个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像主持人那样的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电视体育解说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对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因此,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是解说成功的保障。

那么,怎样才算是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

第一,体育解说员要讲标准的普通话。作为电视大众媒介的组成部分,电视体育解说同样承担着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的社会责任,必须有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规范的普通话用语。现在播音风格多样化,可以有比较多的说话方式,但唯一不能淡化的就是普通话语音,绝对不能像现在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腔调那样嗲声嗲气,装腔作势,甚至搞所谓的“美女体育解说员”等华而不实的现象(有些地方台出现这种现象),有损于体育精神内涵。科技论文。

第二,体育解说员要练就扎实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电视体育解说主要以口头语言为特色,辅以一些体育专业术语,解说员应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用浅显易解的语言解释体育专业术语,就象在跟观众进行口头对话。没有扎实深厚的口语基本功,难以成为优秀的体育解说员。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炼就的,不仅要练发音吐字,还要练大量的绕口令,练现场无稿口播的速度,以适应快节奏的比赛。其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核心是学会使用既不同日常口头语言又不同与书面语言的谈话语言。掌握优美严密、形象、通俗的谈话体语言,是口才出众的基础。口语化的谈话体语言既吸收了书面语言的优点——讲究语法修辞、逻辑性强、准确鲜明,又吸收了日常生活口语的长处——自然朴实、通俗生动。总之谈话体实况解说,要求说起来自然上口,简洁明快,听起来清脆悦耳,顺畅生动。如:书面语言——“骁将郑智带球突破,连闯三关,只见他虚晃一枪,横传禁区,飞马杀到的李金羽,不待皮球落地,凌空头撞,直挂网角”。日常口语:“郑智真快,左一晃右一晃,硬是连过三人,嘿!,那下底传中落点有多好,李金羽那个球绝了,没等球落地,趴地一个鱼跃冲顶,人都差点进了大门。”谈话体语言:“郑智利用自己速度快,带球突破技术好的特点,连过了三名防守队员,突然急停,传中,李金羽飞身赶到,一个鱼跃头球,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看着球飞进了大门”。

第三,解说要增强幽默感。体育比赛属于休闲娱乐范畴,比赛巾可能发生很多戏剧性场面,如果解说中适时采用幽默风趣的言,既能与场面相映成趣,又可以带给观众轻松和愉悦,这是目前很多解说员需要提高的。

第四,体育解说员要努力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可以说,体育解说员的解说水平是高难度的口头语言艺术,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边看、边想、边述,虽然电视是声画并茂,而解说员却是主要通过声音,凭借声音形象同观众交流的。科技论文。

体育解说语言是一种与电视画面相配合的生活化语言,单拿出可能是个四不像:句子短,节奏快,甚至语调惊人,意思表达不完整。但如果与电视画面结合起来听,它不仅是完整的,还是生动正确的,这也是体育解说员的谈话体语言,同主题节目的解说员在“坐而论道”时使用的谈话体语言的不同之处。

体育解说员在学习动用这种与电视画面相结合的,或追求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谈话体语气时,要努力追求自己富有个性的声音形象,不能单纯模仿,齐白石讲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文化素质和自身气质也不同,如硬要去模仿谁,很可能弄巧成拙,失去自我的特点和长处,同时要保持自己声音形象的相对稳定性,以利于在观众中形成较稳定形象。

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并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声音形象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体育直播的语言水平。

其次,体育解说员要具备主持人的冷静敏捷的应变能力

电视体育解说是一门即兴发挥的艺术,对比赛的进程和结果无法做到“先知先觉” ,解说员必须全神贯注地注意场上的形势变化和电视转播画面中镜头的切换,迅速即时地将场上信息传达给观众,特别是比赛激烈紧张、节奏变化很快的时候,更需要解说员反应敏捷善于应变。对体育比赛中内容有所选择的解说对解说员至关重要。体育解说不同于有稿播音员或事先准备好内容的节目主持。解说者无法预料比赛过程的具体细节,也无法预料运动员会采用何种战术策略;有些比赛,解说员甚至连哪些运动员上场都不清楚。解说者不可能事先将解说细节设计好,只好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选择解说内容。

体育解说又是一种高度即兴的播讲形式,它要求播讲者思维敏捷,语言反应迅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画面信息,也包括画面之外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还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各种认识和感情抒发。另外,解说员还应具有应对比赛中的突发事件。如比赛中因故中断了很长时间,要想方设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冷场”。还有,体育比赛结果在没有结束前,就处于千变万变之中,在没有确切结果时不好过早报道,在解说中可以阶段性地根据事态发展报道了场内情况。

等等这些,都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具备像主持人那样冷静敏捷的应变能力。

三、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体育解说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艺术,融合了体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精华,需要解说员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从人文的角度来讲,解说中需要对体育有透彻的理解。体育是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从事的身体运动。体育中对人类行为本身的理解,对于存在于社会文化中的体育现象的理解,对于各种时代背景下体育精神的理解,都有不同意义。解说员必须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此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才能向观众阐释。

从体育学的角度看,体育比赛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非常密切的学科。体育比赛中又有不同的项目,在各个体育项目中又有各自不同的规则和技战术特点。体育解说需要专业化,就必须做到:(1)通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对技术、战术的术语表达准确;(3)熟知各种技术和战术的特点;(4)了解运用技术和战术训练的方法和过程;(5)具有即时分析、概括比赛的能力;(6)了解一些运动医学知识。要为一名合格的电视体育解说员最起码要懂得以上的体育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解说员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画面信息,也包括画面之外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还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各种认识和感情抒发。

另外,还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掌握好解说的时机、音调的高低等,例如网球、台球在比赛进行时,此时就需有“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只是在每个球结束的间歇中进行有选择的解说、评论,而且音调较低;而在解说类似足球、篮球、拳击,在比赛过程中就需要解说员用较高的音调进行解说、评论,甚至引导、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从法学的角度看,解说员在介绍某个国家或运动员的背景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介绍的内容是否侵犯到其利益或权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解说员掌握必要的法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解说的具体表达中,还必须明确电视媒介的特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众传播中的叙事风格、修辞风格等的形成和完善也需要解说员多方汲取营养。

四、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

目前,我国现有10多亿电视观众,他们的文化层次不同,体育爱好也不同。在收看体育直播过程中,既有体育专家,又有热情的球迷,还有众多的普通观众。科技论文。从数量上讲,大多数观众是属于看“热闹”,他们希望主持人能为他们当好“导游”,引导他们会看比赛、看懂比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视画面局限性的另一面,电视观众受到画面的制约,只能看到摄象机摄取的并经导演选样播出的画面。出全景时,人的图象小,观众看不清场上运动员是谁;出近景时,观众又看不到镜头以外的情况,如足球赛的无球跑动配合的情况,裁判及巡边员的执法手势,这就使得电视观众也就希望主持人能当好他们的“眼睛”,叙述并介绍他们没看到、没看清的比赛情况,也就是帮助观众看清比赛,看全比赛。上述电视转播的特点和多数观众的要求,就决定了我们的解说员必须具备一个演讲家的素质,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既要会说故事,又要能讲道理,也就是说在报道解说时要注意评述结合,评中有述,述中有评.

而什么是述呢?这就是叙述、介绍、解释和说明,需要重点叙述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比赛中精彩的场面,得分的高潮。如足球的射门得分、篮球的快攻扣篮,乒乓球的连续扣杀,排球的连续防反等。赛场气氛热烈,连观众也激动叫好,这时尽管观众已经看清,解说员也要热情地跟球叙述、介绍是谁传给谁,是谁怎么得的分,因为此时解说员已成为观众议论比赛、抒发情感的“喉舌”和代表,如果此时解说员冷言寡语,轻描淡写,就失去了电视这种家庭文化的交流感,失去观众的信任,观众会感到不对味、不解气、不提神、不高兴。

二、比赛中的盲点、疑点、难点及场上纠纷,如越位、三秒、边线、发球、风向等等,观众往往看不到裁判的手势,看不清运动员的动作,看不全运动员的位置,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这时解说员要想观众所想,急观众所急,成为观众的“耳目”,必须及时加以解释说明,否则会越看越糊涂,大失所望。

三、背景材料,如双方的身高、体重、年龄、特点、风格、成绩、球星教练的历史及裁判、场地,还有专家评价、趣闻轶事、赛前的心理战、舆论战等,叙述介绍这些好比是向观众发布“比赛指南”,现场与历史结合,深化新闻,增加趣味性,有助于观众理解比赛,看清看懂比赛,并可增加解说的深度和评论的可信度。

四、体育知识。解说员要结合比赛进程介绍比赛项目的历史演变,现行规则,风格流派,中国,亚洲和世界水平发展趋势,存在问题,项目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等等。要宣传好和普及好体育知识,提高观众的体育知识水平。在解说实践中背景材料和体育知识很难细分,运用时要注意“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原则,要述中有味,饶之有趣,恰到好处,使述“立体化”。

所谓评,就是评论。对比赛的各个阶段,主要方面:或开局、或高潮、或相持、或低潮、或关键时刻、关键球、关键分,还有队员的发挥、场上换人、教练指挥、裁判热潮以及球队作风、赛场风气等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种评不感而发,针对性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杜绝空泛议论,罗嗦,评论员不是为了评而评,不是游离于叙述之外的评,而是紧密结合比赛进程的评论,评论要有叙述为基础,是为了深化解说,引导观众看懂比赛,看出“门道”,看出“趣味”,提高欣赏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解说水平。

现场体育转播是电视台的“拳头产品”,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但在解说员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克服“个播化”影响,直播与录象播出的区别等等。述中有评,述评结合,两者兼顾作为体育解说员的工作方向,只要我们努力实践,注意总结,就一定能够得心应口,评述自如,至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多述一点还是多评一点,多说一点还是少说一点,这要视不同项目而定,以达到评述得当、融会贯通、协调同一,恰到好处的境界。

总的说来,电视体育解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易碎品”,说它遗憾,是因为它像电影那样,只要播出了,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回收修改了。说它易碎,是因为它同任何新闻一样,稍纵即逝,播出即过,成为历史。虽然昙花一现,但它美丽芳香,虽然体育转播难出佳作,全国新闻评论奖从未有此一项,但它拥有十多亿观众。如今电视离不开体育,体育也离不开电视,体育直播和体育解说,前途光明,重任在肩。

参考文献: [1]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叶子:《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阎玉:《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胡志平:《新闻写作和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陈寅:《新闻策划大道》,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3年版。 [8]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曹璐:《解读电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版。 [10]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11]闻闸:《播音主持训练280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版。 [12]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版。 [13]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版。 [14]宋世雄:《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和荧屏春秋》,作家出版社,1997版。 [15]李强:《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版

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解说员培训

解说员稿子

解说员演讲稿

论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素质

论监狱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

论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论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解说员的工作总结

《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doc》
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