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129条疏解

2020-03-04 08:27: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传习录》129条疏解

【129】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1]。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2]。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3]。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举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注释:

[1]《古本大学序》:“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2]《传习录》中卷134条:“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

[3]《坤卦·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疏解:

朱子定《大学》章句为经文一章,传文十章,首章经文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古本《大学》传文直接解释八目之“诚意”,却没有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朱子认为“有阙文”,并根据程子之意增补此章传文。阳明认为“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所谓“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根本不须增补“格物致知”之传文。

对于常人来说,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确实与我心毫不相干。阳明为什么说“意之所在为物”?这其实是从功夫论意义上说的,唯有“物”是心之物,格物工夫从心体发出,才能返回心体,“工夫始有下落”。阳明说“意之所在为物”,目的是避免格物工夫往而不返。既然格物工夫最终回到心体,故可训“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离心体而向外去格物,其实是“逐物”。认为事事物物上皆有定理,于一草一木上去格物穷理,这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如果不先说“万物皆备于我”,而直接说“反身而诚”,“反身而诚”之“反”就虚而不实,所谓“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要避免致知工夫“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致知”即知善知恶,知善知恶才能好善去恶,所谓“知至”而后“意诚”,“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但此“知”不能自外面输入,不能“义袭而取之”。“致知”本来是人之“穷理”,而阳明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是《中庸》 “成物,知也”,好像把致知的方向解释反了。但“万物皆备于我”,“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其实是“反身而诚”,“往”即是“返”。对于人来说,“反”的当下即是“明”,即是“知”,所谓“自明诚,谓之教”。阳明这样解释格物、致知,不同于先儒,真正融会贯通地揭示了《大学》八条目的义理。

《中庸》23章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此章可看做对《大学》八条目进行另一种形式的阐述。“其次致曲”相对于“唯天下至诚”而言,至诚是“性之”(生而知之),“致曲”是“反之”(学而知之)。既然是“反”,就有内外物我之别,但“反”也是有条件的。《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同样也可说“无复不往”。《大学》“致知在格物”即是“往者屈也”,诚意、正心是“来者信也”,一开一合,循环往复,这即是“学”。当“学”之功夫纯熟,达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就是“尧舜性之”。开合往复是互为终始的,格物致知是从心“体”起“用”,唯有“物”是意之所在,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格致功夫才能“无往不复”而不断反于心体。

“其次致曲”相当于《大学》“格物致知”,“曲能有诚”对应“诚意正心” ,“诚则形,形则著„„变则化”对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23章的功夫落在“致曲”上,“致曲”是“反”,“曲能有诚”即“反身而诚”,“诚则形”以下,“则”字表明“形”、“著”等不是工夫,而是效验。阳明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大学》八条目的功夫落在“格物”上,格物功夫复归本体,即是正心。“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从正心到修齐治平,是从心体起“用”,修齐治平均是正心之效验。“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故正心即是“大其心”。“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作者以“大学”作为篇名,因为“学”为孔门第一义,孔子不轻言性与天道,而把修养功夫落在“学”字上,从“修己以敬”过渡到“修己以安百姓”,即是大人之学。

传习录317条疏解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书笔记

读《传习录》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材料)

传习录学习心得2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传习录学习心得11

《传习录129条疏解.doc》
传习录129条疏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