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读后感

2020-03-03 19:2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要数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别人有什幺计谋都瞒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完成用兵之计。而且,他还是一个大度惜才的人,曾经七次生擒孟获,而每次都因孟获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在书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一患,要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这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却要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严惩。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凭他的智慧和学识,在三天内向曹操“借”了十万余支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再来说下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是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最后我想说下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虽然是“六亲无靠”,却找到了两个比亲兄弟还亲的义弟关羽和张飞,他们成为了刘备事业上最坚定的拥护者,强力的左膀右臂,他们间的情谊更是远远超越了和刘备有骨血之亲的兄弟(如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等)。但是我认为他们这种结义是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关张的结义只是对刘备个人的效忠,不是为国家、民族大义,为了他们的大哥可以无所不为。而刘备与关张结义更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拉帮结伙。所以他们之间的结义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过度赞美和宣扬他们的结义,是不利于现代青年成长的。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个人物在罗贯中的笔下都那幺个性鲜明、神采奕奕,读来让人手不释卷。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doc》
三国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