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学做教师

2020-03-02 21:39: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辈子学做教师

——读于漪老师《岁月如歌》有感

今年暑假,当我捧起《岁月如歌》一书,仔细阅读,不禁使我心潮澎湃,感动万千。《岁月如歌》写了于老师一生的酸甜苦辣,写了于老师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也教会了我怎么立志立德,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师表,教会了我如何敬业爱业。她孜孜以求工作的激情,深深地激励了我。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章,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感受颇多。其中“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是我阅读了《岁月如歌》最拨动我心弦的。

一、学风可师

这个“学”字,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的坚韧、不凡。学生时代,无论生活、学习条件多么艰辛,她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在学海中苦中作乐;在工作初期,虽然,她被病痛所折磨,但坚持学习,大量阅读名著,从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从事教学过程中,她从语音、语法入手,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潜心钻研教材,一篇文章要用10小时甚至20小时、30小时去探讨,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于学习。于老师就是这样,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孜孜以求的境界,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那就是: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没有就此止步,她不懈探索、不断再学习,进一步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提升到理论。靠自己不断摸索、反思、实践、从一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校长、人大代表。于漪老师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从教之路,又提出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因此“学风可师”更加重要。完善人格、提升境界、锤炼感情,教师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

0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上海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的展示课,并聆听了于老师的讲话。80高龄的于漪老师坚持听了四堂课,课后对于前四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条理清晰,一针见血。她说:“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把容易写错的字在字形和笔顺上进行指导。高中生中写错别字的现象多,说明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

听了这番讲话,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是一名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回顾我以往的教学,的确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总认为识字的方法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了,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生字已经会读了,也掌握了基本识字的规律,个别较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我上课指导一下,学生跟着书空一遍,就行了,何必要花上很多功夫呢?不如把时间多运用到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多分析一些文章,对他们更有帮助。在阅读《岁月如歌》一书时,于漪老师在回忆她高中时期的国文老师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赵老师在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他一句不看,但逐句疏通,脑子里好像刻着文章。讲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右手手指咬患者,大声说:“茕,茕,不能读错,也不能写错”,接着在黑板上写个大大的“茕”,“和‘贫穷’的‘穷’一个读音,字的下部是‘卂’,不能看走眼,看成‘凡’,不是撇,是竖,笔直的,笔直的,‘茕茕孑立’就是孤单无靠。”说着说着,还做个笔直的姿势,生动啊,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我想作为一个高中老师,对于学生容易读错写多的字,教学起来一丝不苟,态度绝不亚于我们小学教师,并且他努力提醒学生们注意生字的读音、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板书加深学生对字形的印象,通过肢体演示指导学生把“茕”字写漂亮。

二、目中有人

今天,于老师虽然没有站在讲台前讲课,但她的心始终留在三尺讲台。“胸中有书”使于老师不管是对小学语文还是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成竹在胸,她始终在关注着,不断学习研究,所以能一语中的。“目中有人”使她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问题中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我也曾不懈追求,期望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展露才能,交流思想,产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而,由于惰性,总是缺少了一份持续的热情,总是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放弃追求,在教学中缺少深刻的反思,缺少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崇高境界。面对压力,于漪老师通过坚持自我教育来

支撑,她说:“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大于天” ,“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所以教师的追求应该永无止境。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为了一切的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

三、永不满足

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曾说“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情”。唯有热情,方可激发您的潜能,驱使你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工作任务。当我们惊叹于漪老师取得了如此成就时,不要忘了她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拼搏和高于常人百倍千倍的辛苦和汗水。从语文教学的外行到内行并无捷径可寻。于漪老师虽非科班出身,但正是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她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每天晚上,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凌晨一两点钟不睡觉。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就这样,她以有限的业余时间,遨游在人类知识长河中。其涉猎面之广,简直是令人吃惊;她像海绵吸水,像磁石吸铁,如饥似渴地探索和开发知识的宝藏,日积月累,终于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今天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她说要善于学习,要学会观察,要努力研究,这是今天如何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于漪老师还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正是她的不满足,她的“可以做得更好”,她的“追求永无止境”,才使她的学术生命永葆青春。„„

我轻轻合上《岁月如歌》一书,于老师的谆谆教导仿佛还在耳边响起,再次细细体会于老师的心路历程:她在艰苦环境中坚信奋斗才能生存;她为疾病所累,仍执著于身体力行;她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她面对压力时从容不迫,面对荣誉时谦逊平和„„点点滴滴、汇聚往事悠悠,交织岁月如歌,扣人心弦。她的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忠于教育事业的理想的力量令人

折服,让人不由对她肃然起敬。她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永葆青春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终身。学做人,学为师,学爱生„„这是我用一辈子也未必学得过来的。但我愿意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我想以于漪老师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做一辈子教师 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小编推荐)

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材料)

做一辈子教师,学做一辈子教师——中国梦.我的梦

于漪:一辈子学做老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江镇小学 引导页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首页 龙南小学

《一辈子学做教师.doc》
一辈子学做教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