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技巧

2020-03-03 02:54: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破题篇

如何掌握辩论技巧,如何让问题更加有杀伤力,语言更加犀利,如何让对手无言以对,凡此种种。我们几位朋友交谈时,或者同其他高校辩手在网上交流切磋时,都不约而同的承认一点,那便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正确的破题。

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破题的巨大作用呢?其实有一个成语形容这个过程恰如其分,那就是“破而后立”。准确的破题如同稳若磐石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破题,辩论的大厦无异于建立在沙滩上。如何进行有力的攻辩?如何更好的寻找对手的突破口?如何掌握比赛中的主动权?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指向了同一个事物:破题。因此,将破题列为辩论技巧之首,应属当之无愧。

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方法理解,既然破题要准确,就要对症下药了。我将破题大致分成了三类:比较突出型、判定选择型、内涵升华型。下面我将对三大类题型举出典性例题一一进行分析。 比较突出型

典型例题:口才与文才哪个更重要 诚信(能力)重于能力(诚信) 竞争与合作哪个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文明建设是重在自律还是他律

破题分析:以上四题,是在很多辩论赛上都可以看到的辩题,亦或某些题目的母题。比较突出型的最大特点在于每道题目均含有比较词,如:重在、更、比**重要、强于等。对待这类题型,较多的辩手习惯于偏重一方而否定另一方,过多地强调本方立场,而忽视的辩论中的比较词。但是不巧的是,从辩题的整体上看,两个事物的比较才是出题人的意愿。也因此,常被人忽视的比较词,却往往成为辩手最应该付之以大量精力的。辩题中的两个事物,往往已形成相互制约的态势,你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你,这使得辩手在破题时容易陷入鸡生蛋与蛋生鸡的死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及早地跳出死循环,无疑会占据较大的优势。跳出死循环的最好方法,则是通过深入理解辩题,制定客观、合理、清晰的比较方法,这样整场比赛中,自己所讲的理论全都可以找到客观的依据,即使陷入死循环也会比较容易跳出来。 判定选择型

典型例题:是否以成败论英雄 婚姻是否是爱情的坟墓 社会是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单身越来越多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

破题分析:判定选择顾名思义,先判定后选择。此类辩题与我们上小学时做过的一些数学题有较大的相似性:1是不是整数?只要我们把“1”与“整数”的特点弄清楚,作出这个判断并不困难。相同地,在破题时,辩手要做的事情,就是彻底弄清楚辩题中词语的含义--如“婚姻”与“爱情的坟墓”,并总结出其所有的特点。总结完之后,将两者的特点加以对照,这样的工作就如同判断1是不是整数一样简单了。只是事物的特点总结,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辩手的思维再严谨,也难免有疏漏,这时就需要听取不同人的意见来弥补了。这样求同存异,综合各方意见,将思绪内容相连贯,破题就算完成了。 内涵升华型

典型例题: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马也吃回头草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开篇立论篇

说完了破题,咱们说说开篇立论(又称“开篇陈词”),也就是跃然纸上,浑然口中的东西了。这一环节的作用,重在于解释辩题,扬明主题,确定观点,同时也是为后面的攻辩提供理论和拓展的依据。很多人以为一辩是最轻松的,看上去也是的。但是,至今为止,22年的大专辩论赛,出来的经典一辩也就三个:93的姜丰,99的樊登,01的蒋舸。立论好,半赛成。一辩如果很棒,把舵把得很出色,那么全队都会打得较轻松。

93复旦创造出来的是起承转合四步骤,这也主要和当时的清一色陈词赛制有关联。而后西交的“铁立论、美意象、快思维”,将立论提升到本质的攻防一体。再后来的武大,以其“儒辩”之分,把三段式立论发挥到极致。可见立论也是各有千秋,因队因人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撇开这些华彩的个性暂且不谈,那么立论的基本原则可以浓缩为以下几四个部分进行剖析。

第一部分--理论溯源,任何一道辩题中都会涉及到概念的解释,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理论的引导或者是佐证,充分发挥理论作用于实践的作用,将理论同辩题相结合,起到抛砖引玉和正本清源的作用。但是要明确的是,理论涵盖的不仅仅是大家公认的定理定律,政治家、文学家、民主人士的名言警句也属于这个范畴。可以利用的理论是相当宽泛的,不要因为一些思维定式而束缚自己的思考角度,羁绊自己的思考深度。例如:理论(实践)重于实践(理论);两方立场不同,就可以引用两种不同的解释。理论方可以引用“理论源于实践,但理论更高于实践”,用以突出理论。实践方可以引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以强调实践的唯一作用和其客观价值。起始之时语言虽然多变,但是本质是探寻己方立场的源头,找到依据。这个过程有时候很艰难,但是一旦突破,则是豁然开朗。

第二部分——价值实中,双方立场的确立,各方理论给予了佐证,开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对立场价值的肯定与阐述,如果没有他自身的价值,那立场就会显得脆弱,攻击就会显得无力。所以突显立场的价值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价值的作用展示的方式就是用事实作为依据,因为事实是展现在大家的眼中或者有文字可以考证的,事实胜于雄辩,这个道理可以说是放置四海皆为准,配合以图表和数字文字表达,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竞争与合作哪个更能促进社会进步;竞争的价值在于可以更好的优化资源,“物竟天择,优胜劣汰”,就是很好的表现价值的作用。合作的价值在于人类以群体团结方式生存繁衍万代,产业以集群合作的方式谋求更大的发展。价值得到体现,后续工作就如康庄大道了。

第三部分——比较择优,辩论双方的立场存在差异,自然存在一种比较。比较可以突出主要次要,可以解释存在与否,可以支持应该与不应该,只有进行了比较,才能更好地展示题目存在的必要性,才能更好地表达你对辩题的理解程度。在比较双方立场的过程中找到己方优势,扬长避短。比较的方式很多,可以结合价值与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出我方立场的优势,或者对方的劣势。相互比较能准确地在开篇中确定盘驳辩,攻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样很容易让对方陷入思维的混乱,甚至产生概念上的错乱。例如:是否以成败论英雄;刘邦虽然是流氓地痞出身,但是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王朝,他成功了,难道他不是英雄吗?这让对方不得不承认刘邦成功了确实是英雄的事实。项羽虽然输了天下,但赢了人心成就楚霸王,难道他就不是英雄了吗?项羽虽败犹荣,也是英雄但是确实失败了,这便成了反方的佐证了。辩论场上没有破不了的立论,按照太极拳里的说法,“白鹤亮翅,腋下见空”——只要出招就有漏洞。辩手能做的只能是扬长避短,并找到对方的不足强攻,对己方的弱势之处采用防守、转换和隐藏的章法。

第四部分——社会升华,既然现在将辩题拿出来探讨,目的就是旨在突出辩题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所以结合当代社会的情况是相当有必要的,这也是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特点进行的,关乎现实的探讨,所以这一部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一辩开篇要花大量时间寻找的资料。联系社会是很好的实践佐证,同时很多社会现象可以是榜样、警钟、案例、模板等,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也是为后面的比赛提供资料的很好途径。例如:社会是需要通才还是专才;通才方面,社会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吃香,原因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接受再培训,不正是因为他们想更好地成为通才,增加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吗。专才方面,当今社会高级技师”一师难求“现象相当普遍,社会在这一领域的人才漏洞仍然相当庞大,需要的正是这方面的专项人才啊。

以上四部分,是我们将开篇陈词分成的四个要点,四个部分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独立存在,他们相辅相承,共同作用在开篇这一部分。 攻辩篇

攻辩部分(或称“盘驳辩”)通常充当辩论赛的第二个环节,这也是辩论赛现行赛制中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对以往“背而有悖”的清一色陈词的修正。在不同赛制中,攻辩过程要求的问题数和时间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方提问进攻,一方只能回答不能反问——注意,这里的“反问”是指反过来问对方问题,而不是指反问句。这样形成了进攻和防守态势,合理的运用进攻和防守,对后面的自由辩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是会有新辩手发问,怎么才能把别人问住了,就是常说的“问死”,就连老辩手也常常想这样。当然,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这样的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问是我们修筑的进攻炮台,答是对手建构的防御体系,如果真的问死对方了,辩论赛基本上结束了。 高手都想在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对一的对辩是辩手个人能力的展示,是最好的对抗场所。而且现在攻辩已经发展到了答中反攻,问中再反攻的层次,尽管现在仅仅是雏形,但必然是今后高水平对抗的发展方向。

攻方,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除了单纯的抛问题,还要思考对方可能如何反应,并及时作好准备,以免制人不成,反受人制。攻辩开始时,通常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最有杀伤力的,因为对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攻方提出的问题极容易被破掉。一辩陈词中,会涉及对己方观点的几点论述,第一个问题最好结合一辩的论述,从其中的一点论述里提取出一个问题。开篇立论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来提出本方的辩论方向,它通常是经过大家反复斟酌才提出来的,所以往往成为攻辩的风向标。 前两个问题的难度不大,往往是为了确定某些可能混淆的东西,以免因为大家达不成共识,使下面的辩论无法深入。当到了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对方开始放松警惕,认为你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大,这时就可以适时的抛出刁难性的问题。由于前两个问题难度不大,但第三个问题不仅难度大,而且类型突然转换,对方出于一种思维上的惯性,极有可能思维短路,回答的时候出现纰漏。这时即可尽全力找到其中漏洞加以攻击,或者按照自己事先对对方反应的估计进行强攻,应该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除了以上这一常规方法,还可以采取连环抛问题的方法,问题之间包含联系,这样就要求对问题的制作和理解相当深刻,将对方一步一步引进圈套,便是“引君入瓮”了。但要注意的是,提问之前,自己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足够的理论或事实依据,让对方无法否认,否则自己很容易吃亏。

驳方,一般每次发言时间都比攻方要长一些,所以反驳时可以有较多的反驳空间,时间往往不会对其有太大的影响。对方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向你发起进攻,这些问题通常是不存在明显的漏洞的。驳方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尽量把对方的进攻势头遏制住,回答问题时应当结合本方的开篇陈词。如有必要,每次回答完问题后,还可以适当的圆满一下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或者理论。

作为驳方,可能会经常遇到连环问题,但是由于连环问题的提出,中间不能出现一点意外情况,所以只要驳方的回答稍有一点与攻方的准备不同,攻方的连环问题就极容易被破掉。在对方提出连环问题的前两个时,我们就必须确定我们面临的是什么,猜到对方接下来会问什么,然后利用极短的时间,竭力扰乱对方的赛前部署。

在反驳对方的过程中,已经被公认的真理,要大胆地承认,否则容易给人留下胡搅蛮缠的印象;但是对方由真理推出的结论,要想方设法地推翻。注意一辩的立论,要深刻理解其中的解题思路,要会分析对方问题与你们解题思路的不同之处,并在场上指出来。对方无疑是希望我们跟着他的思路走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在对方说如果怎样怎样的时候,尽力去思想如果不怎样怎样。

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可以打迂回战,采取规避的方式回答对方的问题,因为对方在这一过程由于单独发问,问题相当于“量身定做”,你如果采取迂回规避,这样对方要么选择放弃,提出新的问题,要么选择重新以另一种方式发问,这样第一种选择可以轻松解决,第二种选择就可以由于时间的充足,给予了思考,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

攻辩过程可以说是一对一的较量,能充分反映辩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思辩力,也可以很好的训练博弈能力,所以加强这方面能力可以在攻辩和后面的自由辩论中发挥主导作用。实战之中,问题设计是十分讲究的,也是很具个性化的。从郭于宽的含沙射影提问方式到中国政法堂而皇之的咄咄逼人,再到后来中山的逻辑游戏以及电子科大的问中带打,可以说已经将提问的诸多技巧演化得淋漓尽致了,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很多有用的东西。一定要记住是借鉴,不要拿来就用,对付一般人可以,但是碰到厉害的会吃亏,正应了一句话,“捡来的歌儿唱不像”。

提炼一下,就可以发现,提问的时候往往逆向思维占了大部分比重。比如,02年国辩复赛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反方)对阵人民大学,反三发问,“医生在为病人开刀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治愈病人这一结果的话,难道是为了体验开到过程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快乐吗”,之所以逆向思维在设计问题中屡试不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于在小节中从顺向进行理顺,加深观众和评委的印象。

攻辩小结篇

攻辩小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攻辩环节的总结,这部分可以使用的时间,没有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那么充裕,但是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攻辩小结置于攻辩之后,除了对攻辩环节部分内容的解释、补充、回答之外,还要适当地抛出问题,指出对方在攻辩中,提问和回答的漏洞所在,为后面的自由辩论环节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其地位不容小视。

这个环节很短,估计是为了在自由辩论之前让大伙先喘口气。由于时间原因,在这个环节要出彩是很有难度的。至今为止,只有两个人能在这个环节大放异彩,一个是一板一眼的郭于宽,另一个是不拘一格的黄执中。这和二人的个性有关,一个是钢铁理论之下的章法,另一个是形散神不散的潇洒。至于该怎么演化,基于以上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大家不妨借鉴一下这样一个步骤:指出漏洞、回答问题、抛出问题。 指出漏洞,在攻辩过程中,即使对方抛出的问题再无懈可击,总是有存在瑕疵的地方,这是一个细微的漏洞点,是需要辩手注意记录的,最好是回答攻辩问题的辩手记录。同时自身作为攻辩方时,对方不可能事先就知道你的问题,如果对方在回答时陷入你的圈套中,且其回答承认了我方观点,那么我们最好将其指出,但为不给评委留下太过纠缠的印象,尽量不过多地去重复它,继续提出其他问题。如果对方并未陷入设定的陷阱,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捕捉他回答时出现的口误或者明显的漏洞,并且可以适时地增加一些由于含糊回答造成的错误理解,使对方自乱阵脚。

回答问题(或称“圆满观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回答攻辩中存在一定规避性质的问题,同时将己方的回答加以圆满。需要注意的是,回答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很多问题攻辩中由于思维停顿,或者难于回答而导致的规避问题,需要量力而行。在小结中回答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辩经过了足够的思考,可以提出比二三辩更加完善与完美的驳论,彻底掀翻对手的观点,挽回攻辩环节由于规避造成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短小精悍的语言,以免因为大段的发言,导致后面的部分内容无法讲述出来。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稳固己方立场的基础,同时提供素材来补充攻辩中的回答。

抛出问题,漏洞得到了指出,一些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回答,剩下的就是含蓄的进攻了,小结中这一部分就是就是很好的机会,为自由辩论的第一轮进攻做个铺垫。根据先前的漏洞,把握好问题的数量和深度,多采取反问的方式抛问题。因为合理适时的抛一些反问句,有助于增加自身的气势,同时也会对对方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反问内容,主要是肯定己方观点,而不是单纯否定对方观点,这是我要强调的,因为这里面的问题通常是难以得到回答的,都是过眼云烟一样,所以单方面否定对方观点,如果否定不当,很可能在自由辩论中处于被动,失去先机,提问应当适时适量适当。

把握好这三个部分,对自由辩论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发挥了,因为三个部分互相结合,突出气势的同时,有效的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整合到了一起,这样有理有据的指出了对方的漏洞,同时为自己后面的环节作好了铺垫。

另外,有时候一辩稿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漏洞,而修补这些漏洞又需要较长的篇幅,加上这些内容会使得一辩稿过长。这时就可以仅仅对于攻辩部分作一个简单的评述,把修补漏洞的部分放在一辩小结中进行论述,这样前后呼应,会给评委一种随机应变的印象,也是一个较好的做法。

每个辩手都有自己的风格,也许大家在参加辩论之前,就已经对辩论有了较深的理解。如果大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言风格,我们建议大家继续保持,因为每一种发言风格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只有大家觉得毫无头绪时,我们才建议大家采用以上介绍的方式来完成小结稿。

自由辩论篇

辩论赛中达到白热化的标志,便是激烈的自由辩论(或称“自由提问”)了。激烈之下十分讲究章法的,是个体与群体的高度整合。 自由辩论的章法,首推南京大学,将复旦的花辩之风演化到极致,形成步步为营的自由辩论章法。而后便是西交和武大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自由辩论打得顺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一辩来把握方向,一层层一步步将己方的战略战术铺垫开来。其中,语言的处理很是关键,哪一个问题开辟那一个战场,如何转化,一是要事前认真设计,二是要全队了然于心,一听即明,立刻统一行动。同时这一环节对于双方辩手发言的次数、时间、人选的约束是最小的,所以集体的力量在这一阶段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只要这一部分的表现精彩,即使其他阶段的表现稍差一些,本方也极有可能获得评委的青睐。 自由辩论中,基本是一方开始提问,一方回答并反问。正常情况下,双方的自由辩论结束时间相差不会超过半分钟,但辩论场上也常会出现一方时间剩余时间超过一分钟甚至两三分钟的情况,这是令辩手相当尴尬的事情,很影响士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本方辩手对于赛前的发言,没有作好足够的简化工作,导致发言时需要大量的描述性文字。而在对方抛出问题的时候,自己也需要引用大量的证据来反驳,从而消耗掉了很多时间。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复杂,那就是在赛前作好发言的简化:如果自己的某段发言过长,可以将其拆分成为等效的几段发言,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自己的表述目的。但要注意的是,要拆分后的发言,必须让对方没有否认的余地,否则自己就会陷入困境。另外,在回答完对方的问题之后,不要等着对方再向你抛出新问题,要向对方抛出你的问题,要求对方回答,这样就可以消耗对方的时间。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讲清楚的:并不是自己的发言越简短越好,发言必须要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前提下,把自己的发言变得简短才有意义。

在很多比赛中,还存在着一些时间无法合理利用的问题,如在本阶段中,对方因为发言时间过长而耗尽了时间,剩下的时间全是本方的天下。但本方在赛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的事情,剩下的时间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所以在比赛前,要多准备几个问题,如果时间有较多的剩余,可以将这些问题全部抛出来,形成一种极强的气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提出根本经不起分析的问题,如“对方辩友沉默不语,是否已默认了我方观点呢”——鬼都知道对方沉默不语,是因为他们时间耗尽了。提这样的问题,除了博评委一笑之外,别无好处,如果不幸碰上个认真一点的评委,这反而会成为本方的一大败笔。

如果问题抛完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本方可以用一种很有礼貌的方式来解决,如直接联系主席,“谢谢主席,多出来的时间我方选择放弃,感谢对方辩友”。以一种和平的礼仪的方式结束,也是很不错的。 在这个环节中,整体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个人的出众也许可以换来最佳辩手的荣誉,但换不来一个整体的形象,所以四位辩手需要注意起落座的次数。一般来说,二三辩在自由辩论结束之后,除了应付观众提问,基本上没什么任务,所以要担当自由辩论的主力;一辩往往仅演讲能力较强,而思维及反应能力不足,四辩因为还有总结陈词的任务,需要随时发现对方的漏洞,用笔记录一些东西,所以发言次数可能较少。尽管如此,在辩论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不让一四辩的发言次数太落后于二三辩。

二、三辩时刻担负救场和强力进攻的使命,这样相互配合,整体的团体形象得到了彰显,同时气势上形成了威压,无形中对方就处于被动中。

自由辩论语言贵精,问题贵钻,不要奢望能剩下时间玩“缺席受审”,关键是对抗怎么打。如果打的好,可以说胜利已经不遥远了,只要四辩在总结陈词中表现不是很糟糕,比赛的结局可以说没有悬念了。所以说只要灵活掌握好了自由辩论中的一些技巧,比赛的天平就尽在掌握了。

总结陈词篇

为什么说自由辩论作好了,还没有完全胜利呢,因为自由辩论这个轴,压的就是总结陈词这个大戏。总结陈词发挥的作用就是力挽狂澜,所以最后一个环节做的好,即使前面稍微处于劣势,一样可以起死回生。与此同时这个位置不知道出了多少个最佳辩手,其重要性还表现在前面几个环节难解难分之时,最后这段发言,就成了一锤定音的那个锤子。

总结陈词(又称“结辩陈词”)通常有比赛中的自由人(四辩)来完成,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总结陈词同开篇陈词遥相呼应,其作用类似于攻辩小结,只是攻辩小结只总结攻辩阶段,而总结陈词总结整场辩论。 第一部分——点漏洞。这一部分相较攻辩小结,应当更加的详尽具体,需要四个辩手通力合作,将自由辩论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漏洞加以综合,在这里面全部抛出,并且深挖。对漏洞讲述的越明显越深刻,就越有利于将对方的弱点暴露出来,这样观众和评委也更加清楚明白了辩论中对方的不足。在内容上,就显得更加具有优越性,对突出自己方立场起到了很好的比较作用。如果辩手能力较弱,无法临场总结出对方的漏洞,那么可以在场下准备比赛的时候,试着猜测一下对方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然后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将对方体现出来的漏洞组装成这一部分。

第二部分——阐观点。这一部分是开篇和小结中必不可少的,同样的,这也同样适用于最后一个环节。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先前暴露对方的问题,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对方的一些漏洞和缺点显得更加的具体,同时己方观点也得到了最后的升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时应当适当援引概念、理论、事例加以证明比较,这样更加具有全面的说服力和公信力,配以详细的说明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这一部分是需要在比赛中投入大量精力整理的。如果在总结陈词中,能够采用与一辩不同的视角,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性,如科技对人的利弊这个辩题中,一辩从科技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着手,四辩则从不同门类的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着手,无疑会给评委和观众以较大的新鲜感,使他们增强对本方辩手的好感。

第三部分——定基调。三大部分中,这一部分花费的时间虽然没有前面的多,但是投入的笔墨确实是最多的。前面的漏洞和比较,在这一部分必须全部得到总结。整场比赛的立场,辩论过程中的交锋,在这一部分必须进行总结。同时,如果本方在辩论过程中,体现出了对方四辩极有可能抓到的漏洞,就要尽量不动声色地弥补一下,打乱对方四辩的计划。前两部分往往是站在某些局部上来分析问题的,而这一部分则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所以投入的笔墨和言辞也是最多的。在这里可以采用反问加排比的语句,用来彰显己方的观点,以及全场下来一直坚持的立场,总结辩论中提出的一些好的观点,一些好的佐证,一些对方的漏洞,使其服务于本方的论证。这样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将观点进行比较,填补漏洞,突出优点。

以上三个部分便是总结陈词的三大部分的要点和写作的方法,合理运用那最后几分钟的宝贵时间,可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虽然我的肚子是有点饿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问题谈清楚”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寻找光明”,再到“在工具理性之上的永远是价值理性的智慧之光”,再到“人执着于漫漫征程,那就让完美的终结为时代正名”,再到“对方辩友于心何以忍于情何以堪于理又何以辩”,再到“谁都不愿意看到善良从天堂堕入地狱”。。。。。。这都是积累的才华智慧碰撞之下产生的华彩乐章,尽管似乎离我们有点远了,但是我们还是细细体会,以求风华再现。用心去做,必来肺腑之言。 不过在写总结稿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不管自己是不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辩手,都要尽量注意措词的严谨性,切不可因为对手已经发言结束,无法再反驳己方观点而肆意乱讲。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抱着一种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待辩论。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辩论的技巧.doc》
辩论的技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