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2020-03-03 02:47: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班级:11人力资源管理(1)班

组名:“煤老板”小组

组员:

一、调查目的: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日益上升,由此引发的大学生

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不可否认,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此次问卷正是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正确就业、择业。

二、

三、

四、调查对象:东莞市各大学院校的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本次问卷共设23题问题,包括大学生对自身专业与择业方向的选择以

及自身对择业的认识、要求等内容。

五、调查报告:

1.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东莞市各大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发送问卷:

(1) 打印问卷直接向周围大学生发送问卷调查;

(2) 使用问卷星进行网上发送问卷调查。

2.调查结果分析:

(1)现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趋势

大学毕业生在走出由国家统包分配的计划模式后,目前正进入一个完全自主

择业的新时期。而在他们前面却是一个人才既稀缺匮乏又相对拥挤饱和的尴尬局面。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空前活跃 ,大学生们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O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利益群体分化,大学生的职业观呈现出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和矛盾性;职业价值主体意识自我化;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务实和具体化;职业期望呈现多元化趋势,职业价值目标呈现功利化、短期化等特点。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目标正由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步转向满足短期化的物质利益的要求。

(2)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发送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工科类学生

21份(占42%),文科类学生23份(占46%),理科类学生6份(占12%),包括43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和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7名。在50份回收的问卷中,家庭收入贫困的占有16%;一般的占64%;良好的占有20%。问卷的男女比例为46:54,其中包含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人力

资源管理、会计学等。

(3)被调查者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从题7可以看出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兴趣的大学生仅占了30%,对自己专业

感觉一般的占64%,而不感兴趣为6%。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学习态

度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仅占6%,但却有64%的大学生

对自己的专业感觉一般,表明了有近70%的大学生无法学习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对大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影响十分大,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日益下滑;同时,也导致了近92%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关注,甚至不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情

况(题8)。再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来看(题9),只有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

所学得专业与自身的职业理想相符合,而不太确定和不相符的占90%。这些数

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地自己专业都不感兴趣,并认为专业与理想不相符。

(4)能力与职业理想

题15中可看出,大多数大学生都肯定了能力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有54%的人赞同在面试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是能力,当然也有46的比例认为是其他方面,如学业成绩、社会经历等。

从题5可以看出,了解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大学生仅占26%,而不太确定以及

不了解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占74%,再从学习目标中看(题6),只有10%的大学生有清晰和长远的目标,而目标模糊的占90%。这与现今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情况相符,都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设定目标,规划未来。

而就能力与理想来看(题

10、11),认为自身的能力与知识能胜任理想中职

业的仅占30%,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拥有的能力与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胜任理想中的职业。这就存在着一个矛盾,能力水平与理想职业的矛盾,大学生心里渴望着拥有符合自身理想的职业,可往往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向违背,这就要求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或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

(5)择业态度

从题12可看出,当今大学生更倾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占80%)的择业态度,

而那种有适合的就就业,没适合的就等的择业态度仅为少数大学生(占18%)所认可,此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很少大学生会在选择职业时采纳父母意见,因为仅2%的比例显示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是“看家人的态度,自己不好说”。再从大学生的理想工作来看(题

16、17),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50%的人选择了发展

前景好的工作,24%的人选择了薪酬高的工作,24%的人选择了有利于自我成长的工作,还有2%的人认为权利与地位才是工作的首选;同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是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职业期望呈现多元化趋势,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务实和具体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的收入应与职业地区的地理位置相挂钩(题19),因此,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倾向于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此外,超过70%的大学生更愿意进外企或国企工作(题20)。从这可以表明,现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功利性、务实性的特点,2O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利益群体分化,求稳怕变、重视”正统”的就业观念遭到一定冲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个性发展与功利成为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当严重,而绝大多数大学生也了解到这一问题(题13),因此,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是一种在求职困难时的考虑(题14),而会有先考虑创业的大学生仅占20%。

(6)就业与职业价值主体意识自我化

如今的大学生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且比较自信,渴望表现自己,对于自己的特长更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能否发挥特长是如今大学生择业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如题

15、

16、17,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将个人发展放在择业的首要位置;同时,也有过半的大学生渴望表现自我,渴望在工作中采用自己的方式来工作(题23)。

就题21而言,现今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的舒适度而非稳定性,有近80%的人认为工作舒适度是择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多数大学生认可了工作要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题22)。

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价值主体意识。“你就是你自己”,”寻找并实现你自己的价值”等观念逐步内化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曾一度流行的“机遇与工作稳定”己不再成为择业首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观感更实际,职业价值观念也逐渐理智和成熟。他们都不愿使自己的主体选择与社会规范发生正面冲突,而努力选择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3.调查结论

(1)能否发挥特长与促进个人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2)在现代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导致他们很少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3)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情况不能确定,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

(4)现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功利性、务实性的特点,其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个性发展与功利成为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

(5)现今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价值主体意识,并不愿使自己的主体选择与社会规范发生正面冲突,而努力选择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6)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外资或国营企业工作,并且希望能在工作中实现名利双收。

4.调查结论分析

(1)学校因素:学校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社会就业的认识片面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2)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影响个人的成长,导致有些大学生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

(4)个人因素:当代大学生的随波逐流的思想观念,他们的择业认识很先进,而择业意愿却相当保守,导致大学生渴望进入国营或外资企业,缺乏对新职业,新岗位的大胆尝试。

5.建议及对策

(1)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学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3)大学生应勇于面对竞争,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

(4)大学生应树立自主就业、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5)社会应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优秀)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