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20-03-03 03:59: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一、教学成果分析

在基础教学部领导的带领及上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做了一些真真切切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的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备课,尽心尽力上好每一节课。

中心教师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享课堂体验与收获,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课堂气氛良好,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并能逐渐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促进了学生的心理成长。

2、开设团体辅导选修课,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与成长。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菁华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组织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使学生在团队的帮助与带动下,打开心扉,关注自己的内心,使自己逐渐成长。

3、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使全院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我们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宣传活动,期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能力拓展训练等,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兴趣,让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切实加强了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关爱心灵,不断完善自我,开发潜能,实现梦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4、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咨询并做好咨询记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天都有专职心理咨询师值班接询,保证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对学生的回访,反应咨询效果良好。

二、教学成功之处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建的素质教育课程,自开设以来,就秉承为学生心灵成长服务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进行课程建设,使课程教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魅力。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在于:

1、逐渐摸索并践行了科学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由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拓展为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完善以及全面的成才发展,形成了从预防到发展、由个别关注到普遍关注、由单纯讲授到理论联系事假、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提高。

2、优化了教学内容,实现了课程体系的创新。

经过多年时间探索,多次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与专著,进一步清理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点及其逻辑体系,逐步形成了密切联系民族地区学生实际、反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

(1)从选用教材到自编教材,教学内容由普适性走向针对性。

(2)精选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七个重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总结,我们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六个重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适应、情绪情感、学习、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挫折与生命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吸纳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3)开设延伸课程,课程体系由单一走向多元。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课程,一年级开设核心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三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课程,如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恋爱心理等课程,形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相关课程为延伸,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步步发展和提高。

3、改革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一门注重学生体验与参与的课程,为此,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了“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即“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知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练习与情境体验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通过心理游戏、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外活动等方式,创造一种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4、重视教学研究,实现队伍的整体提高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共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课前集体讨论,共享教学资源。

(2)课中相互听课,进行教学交流。

(3)课后总结,共同提高。

三、仍需努力之处分析:

1、继续扎实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研活动不用搞花架子,不要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求高,不求大,只求实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的带动下,发挥学科优势,集体讨论教学内容与模式,互通有无,齐心协力搞好教学工作。由课程负责人主持,通过对任课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一学期上完课后,可以组织教师对一学期以来的教学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研讨重点难点,共同商议,提出改进方法。

2、明确课堂教学质量要求,规范教学质量管理。

认真贯彻学习学院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与教务处一起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明确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搞清自己教学努力方向,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新教师应坚持“三步走”的成长策略即熟练教学内容站稳讲台→加强教学能力锤炼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教学艺术探索提升教学水平,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与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

4、教学规模过大,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受到不良影响。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因为有很多的互动环节和分组活动,主要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借鉴兄弟院校的成熟经验,该课程应以自然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绩分析

上半年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