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途径

2020-03-02 01:27: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姓名:董国富学号:2111312084 专业:计算机技术

浅谈改善民生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民生是和谐社会存在与发展之基

民生问题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和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安全生产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关注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必须面临和正视的课题。

【关键词】十八大,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民生意义,途径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民生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举措,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体现和蕴含着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一、关于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

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主要包括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

吸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自然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

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1、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均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国兴。 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这也是党成长壮大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传家之宝。当前,国家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只有重视民生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才能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环境,而为人民谋福祉恰恰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转型之际必须更加重视民生。 但必须看到,由于国家底子薄、地缘广阔、历史欠账多,事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要走相当长的路,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让人民体面劳动,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样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好家底。

5、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遵循“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问题,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年度劳动力供求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改革开放发展中面临的头号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要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观念。把积极促进就业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地在第三产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就业岗位;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退役军人就业指导;继续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就业氛围。

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③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定居工程建设、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④医疗卫生是民生之生命线。医疗卫生受到普遍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人们都需要医疗方面的保障。据国务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离预期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结合国情实行“三方付费(即国家、单位、个人)、三网保险(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级就诊乡镇社区医院、区县医院和市级以上医院)”的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并逐步实现“患者选医生”的现代就医理念,把维护自身的健康权还给民众,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⑤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2、解决安全性民生问题

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现实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既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在祥和、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发展性民生问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即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主。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性问题,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也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等新兴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宣传主阵地作用,凝聚加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3、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温家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论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论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途径.doc》
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途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