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2020-03-01 18:55: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2014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一)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容量比较适中,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不足。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必修一的所有主干知识。材料题的梯度明显,如材料题28题的第

二、三问都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二)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

考查目标立足于三维课标,淡化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立意较高,符合文科综合历史的考查特点。考查的重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西方民主制度等重要知识,这些都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历次考试的热点。考点分布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客观题部分

3、

4、

6、8题均是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一对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考查,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这两个概念学生普遍掌握的不够深入。

11、12题的错误率较高,反映了学生对雅典民主的特点和局限性认识不到位。

15题错误率较高反映了课程标准“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这一要求在学习中关注的不够。

17、

18、19则反映了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理解不够透彻。

2、主观题部分

第26题第一问分析:本文题目设置较为简单,得分率较高。但也反映出较多的问题。第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认识不深、理解不到位、概念混淆,特别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第二,本题第二小问的答案隐藏在选择题第六题的选项当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试卷上的有效信息。说明学生阅读、搜集、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第二问分析:本题第一小问得分率较高,第二小问得分率较低。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审题不清,题目要求回到“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措施。具体到本题,即要求回答,明太祖和清雍正时期的政治措施。因此回答“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等均不得分。二是学生对于“内阁制”与“军机处”两个机构的关系与内容分辨不清。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对相似知识点的辨析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对易混知识点的比较和分析。第三问分析:本题有大部分学生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当作“演变趋势”。这反映出学生对于抽象的历史术语的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以及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有待加强。

第27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材料阅读量适中,虽是文言文,较容易理解,基本不存在阅读障碍。问题的切入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基本内容的识记以及对制度背景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第(1)题,得分情况较好,失分的学生都将选官标准的演变答成选官制度的演变。第(2)题,多数学生基本能回答出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关系。失分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没有按照要求从原文中找出答案,尽管部分学生归纳得很到位。在引用材料时不加选择的摘抄原文。第(3)题,存在问题较多,失分的学生基本上答不出科举制的原因是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兴起。另外学生分不清原因和影响,有的学生将科举制的影响作为原因来回答。

第28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认识和理解,试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不高。评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答上第(1)题第一问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或君主立宪政体,但第二问答的普遍不好,失分较多,不太理解“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该答些什么,尤其是“两党政治的发展”大都答不上。第(2)题的第一问学生只要答上“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都可以得2分,第二问答得不太理想,有答“最高法院”的或“司法机构”,还有答“议会”的,答“议会”给1分。第(3)题较简单,由于材料三基本说出答案,所以学生大都能答出来,得4分,较差的也会得2分。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1、重视错题分析,让练习到位。个别题目在练习中做过,但学生错了一次,还是继续做错。学生不重视错题反思。有些学生能够自觉地整理“错题本”,这种做法值得大力表扬并大范围推广。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错题,应该能够让更多学生避免“掉进同一条河里”。

2、历史基本概念模糊。本次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是高中历史学习中历史概念最多,最难理解的部分,难度最大。历史概念理论性比较强,只有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概念,可多补充相关史料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3、考试中的错别字问题,如“群县制”“君主专治”等。这证明学生学习过程中极少练笔,上课不记笔记,课后抄作业。本来无纸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大大减弱了人们的书写能力,作为高一的师生们,学科多、时间少、作业量多,用在历史学科上的学习时间很少,学生出现书写错误也属正常,建议可以进行课堂一分钟默写等活动,加强学生的书写机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在讲课中注意引入做材料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材料,锻炼学生的材料意识。还应加强对学生审题的指导,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基础知识应常抓不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分析.doc》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