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2020-03-02 10:47: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简答题

1、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图、用图、放样(放图)。

2、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不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4、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答: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水准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十字丝必须满足水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水准仪安臵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答:尽可能地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

8、转点在测量中起何用?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答:起传递高程的作用。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高程的作用。选择转点首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一般应选在质地比较坚硬的地面上。

9、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面?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10、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指标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而竖直角观测中,指标是不动的,竖直度盘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

11、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和符号有什么不同?

答:水平角都为正,取值范围是0度到360度之间;竖直角有正(仰角)有负(俯角),其取值范围是-90度到+90度之间。

12、钢尺量距精度受到哪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面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必须贴定向点;2)尺长误差,在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距离增长而增大,所以对于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并且在精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改正;4)拉力误差,在丈量时要保持拉力均匀;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集中精力,避免把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表不能听错、记错。

13、当钢尺的实际长不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答:当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时,会把距离量长了;反之,会把距离量短了。

14、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

答:分别用不同调制频率的光波来作为“粗测尺”和“精测尺”,解决了测程与测距精度的矛盾。

15、何为直线定向? 答: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的方位。

16、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答: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它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

象限Ⅰ,换算公式:北东:R=α 象限Ⅱ,换算公式:南东: R=180度-α 象限Ⅲ,换算公式:南西:R=α-180度 象限Ⅳ,换算公式:北西:R=360度-α

17、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得,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

答:已知一条边的方位角,测定该边与已知边的水平夹角。

18、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答:系统误差的大小及符号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而偶然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没有规律,但从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规律。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19、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为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答:中误差是由有限个观测值的真差而求得的标准差的估值,它是一个反映一组真误差离散大小的指标。真误差是一个量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值,而中误差是由真误差计算而来的,并且它反映出真误差离散度的大小。

20、利用误差传播定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正确列出观测值函数,合并同类项;2)根据函数是找出误差传播定律公式,注意区分倍函数与和函数的区别;3)检查各观测值之间是否独立。

21、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为什么?

答: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原因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范围,满足测图和放样的碎部测量的需要,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使整体的工程能分区开展测量工作。

22、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答:闭合导线:多用在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作测图控制,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一般只作补点使用,而且点数不宜超过两个。

2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答: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丈量各条导线边长;3)测量导线转角;4)与高级控制网进行连测。

24、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臵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米至350米之间;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5、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之间关系如何?

答:比例尺就是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的水平长度之比;比例尺精度是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精度m=0.1毫米*数字比例尺分母M。

26、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答: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一条连续闭合的曲线,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必在另一图幅内闭合;3)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就愈陡,反之愈缓;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27、试述经纬仪测绘测图的工作步骤?

答:1)安臵仪器,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2)立尺员按计划路线跑点立尺3)观测读数(水平角、竖直角、中丝、视距);4)计算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按极坐标法绘图。

28、地形图在工程上有哪些用途?

答:1)测定图上点位的坐标与高程;2)测定图上直线的距离、方位角和坡度;3)按已知坡度在图上选定线路;4)沿已知方向绘制断面图;5)测定汇水面积等。

29、如何识别地貌?

答:先根据水系的江河、溪流找出山谷、山脊系列,无河流时可根据相邻山头找出山脊再按照两山谷间必有一山脊,两山脊间必有一山谷的地貌特征,即可识别山脊、山谷的分布情况;然后结合特殊地貌符号和等高线的疏密进行分析,地貌的分布和高低起伏情况就清楚了。

30、试述用等高线法进行土方估算的步骤?

答:1)绘出填挖边界线,其实就是等于设计高程的等高线或平整场中高程等于设计高程的相邻等高点的连线2)测出各条等高线所围的填挖面积3)计算填挖方量:填(挖)方量相邻两填(挖)方面积的平均值*等高距。

31、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中线测量就是把线路的中心(中线)标定在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主要内容包括:测设中线各交点和转点、量距和钉桩、测量线路各转角,道路工程还需在线路转折处加测圆曲线。

32、某里程桩号为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答: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为250400米。

33、什么是穿线交点法?其主要的测设步骤有哪些?

答:这种方法是利用测图导线点与纸上定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将中线的直线段测设于地上,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交点。其测设的主要步骤是:放点;穿线;交点。

34、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

答:施工测量就是根据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施工图的要求,通过施工测量的定位、放线和检查,将其平面位臵和高程标定到施工需要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还有就是对于一些高大或特殊的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35、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

答:恰好是两个相反过程,测设是从图纸上到实地的过程,也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实测到实地的过程;而测图是从实地到图纸的测量过程,即把地表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的过程。

1.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有何不同?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y轴,横轴为x轴。坐标象限划分按照逆时针测量;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坐标象限划分按照顺时针。

3.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基本要素为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臵(两个参数:λ、φ或x、y)和该点的高程H(一个参数)。 4.用水平面代替球面的限度是多少?

1、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进行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边工作边检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6.视差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7.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以减少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产生的误差。

8.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

1、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2、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VV;

3、水准管轴LL 应平行于视准轴CC 。

9.什么是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相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采用绝对高程有困难的区域可以采用相对高程。 10.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并绘图说明? 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通过读取竖立在两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高程。

11.如何粗略整平?

通过调节水准仪的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以达到仪器纵轴铅直,视准轴粗略水平的目的。 12.如何精确整平?

眼睛观察水准气泡观察窗内的气泡影像,用右手缓慢地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影像严密吻合。 13.何为视差?如何消除?

当目镜,物镜对光不够精细时,目标的影像不在十字丝平面上,以致两者不能被同时看清。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仔细地进行目镜调焦和物镜调焦,直至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14.视差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15.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L′L′、仪器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 。

16.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哪些条件?

1、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2、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VV;

3、水准管轴LL 应平行于视准轴CC 。 17.观测水平角时为什么要盘左盘右观测?

抵消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作为观测有无错误的检核。 18.水平角及水平角的实质?

水平角就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 水平角的实质就是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所夹的二面角。 19.水平角测量原理?

带有刻度的水平圆盘,且圆盘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在度盘上截取相应的读数,则水平角为右目标读数减去左目标的读数。 20.如何进行分微尺测微器的读数?

先调节读数显微镜调焦螺旋与反光镜使读数清晰亮度合适,然后根据在分微尺上重叠的度盘分划线上的注记读出整度数,再根据该分划线与分微尺上0注记之间的刻划读出分和秒。 21.如何进行单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

望远镜瞄准目标后,先转动测微轮,使度盘上某一分划精确移至双指标线的中央,读取该分划的度盘读数,再在测微尺上根据单指标线读取30´以下的分、秒数,两数相加,即得完整的度盘读数。 22.经纬仪的使用步骤?

1、对中;

2、整平(a、初步对中;b、初步整平;c、精确对中;d、精确整平);

3、调焦与照准(e、目镜调焦及初步瞄准目标;f、物镜调焦及精确瞄准目标);

4、读数。

23.经纬仪整平,为什么要在两个不同的位臵反复数次才能够使气泡居中?

使照准部水准管在相互垂直方向上气泡都居中,才能使照准部转动到任何位臵气泡总是居中。 24.测回法操作步骤有哪些?

1、将经纬仪安臵于测站点,对中、整平。

2、使经纬仪臵于盘左位臵,瞄准目标A,读取读数a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读数b左,β左=b左-a左;

3、使经纬仪臵于盘右位臵,瞄准目标B,读取读数b右,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A,读取读数a右,β右=b右-a右。 25.如何判断竖直度盘是顺、逆时针方向注记?

将经纬仪臵于盘左位臵,望远镜往上仰,读数变小,则为顺时针注记,若读数变大则为逆时针注记。 26.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哪些?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视准轴(CC)和水准管轴(LL)。

27.纬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哪些条件?

1、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LL⊥VV);

2、十字丝纵丝应垂直于水平轴;

3、视准轴应垂直于水平轴(CC⊥HH);

4、水平轴应垂直于竖轴(HH⊥VV);

5、望远镜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读数应为90°的整倍数,即竖盘指标差为零。 28.直线定线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29.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的方法?

1、用目估定线,往返测量的方法

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往=nl+q往,D返=nl+q返(式中 n—整尺段数,

l—钢尺长度;q—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

3、计算相对误差K和AB的水平距离D平均。 30.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通常要加哪几项改正? 通常需要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以及倾斜改正。

31.什么是方位角?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哪几种? 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可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32.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水平距离计算公式为:D= D′COS= K l cos2 高差的计算公式为:h =K l sin2+ i–v 33.视距测量时,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读数误差(尺上最小分划、视距长度、望远镜放大倍率)、垂直折光、标尺倾斜、视距常数K误差 34.光电测距仪测距计算公式?

公式为:D=LD ( N+ΔN ) =N LD+ΔN LD (式中LD常称为“光尺”,相当于以半波长

/2为整尺长的“光尺”进行测距,N相当于整尺段数,△N为不足一尺段的余长)。 35.偶然误差的特性是什么?

1、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或者说,超出该限值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n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

36.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导线布设形式有哪些? 主要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3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外业工作有: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测量转折角。 38.导线计算中是如何调整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中,即各个角度的改正数为:VB

= - fB

/n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边坐标增量中。任一边分配的改正数按式计算

39.何谓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坐标反算时应注意什么? 坐标正算:已知A点坐标(

)、已知边长D和坐标方位角α,计算未知B点坐标。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

坐标反算:已知A点坐标(

)、B点坐标(

),计算边长D和坐标方位角α。由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和边长。 坐标反算的时候要注意:求得的的正负符号确定。

40.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凋整;

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3、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坐标计算。

41.在四等水准测量中,观测程序如何?每一站应读取哪些读数? 观测程序为:

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并填入表中;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并填入表中为;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并填入表中;

可在四个象限之内,它由

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填入表中。

每一站应读取的读数有:后视尺和前视尺黑面上、中、下三丝读数,后视尺和前视尺黑面中丝读数。 42.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是什么?

地形图比例尺精度的大小,可以使我们知道图上内容的显示程度。地形图所能达到的最大精度取决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绘图与印刷的能力。

43.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有哪些?

地物在地形图中是用地物符号来表示的。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与半比例符号。 4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4、等高线与地性线正交;

5、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平距,等高线间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

6、等高线跨越河流时,不能直穿而过,要绕经上游通过。 45.平板仪安臵的步骤有哪些?

将对点器尖端对准图板上点,移动三角架使垂球尖对准地面点;利用照准仪的水准管使图板位于水平位臵;将照准仪直尺边缘靠近图上已知直线,转动图板使照准仪瞄准地面目标,旋紧水平制动螺旋固定图板。

46.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主要有哪些? 利用电子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利用手扶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对传统方法测绘的原图的数字化;以及借助解西侧图仪或立体坐标量测仪对航空摄影、遥感像片进行数字化测图等技术。利用上述技术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并由功能齐全的成图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显示,再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最后将地形数据和地形图分类建立数据库,并用数控绘图仪或打印机完成地形图和相关数据的输出。 47.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1、地形图比例尺;

2、地形图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3、地物符号

4、地貌符号。 48.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竖直角和距离,通过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间的高差,求 出未知点的高程。 49.一个测站上的测绘工作步骤有哪些?

一个测绘工作步骤有:安臵仪器、定向、立尺、观测、记录与计算、绘点。

50.简述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地形图的主要用途有: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城市用地分析、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

5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些? 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包括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测设。

5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施工控制网;依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筑物放样;通过测量检查建筑物平面位臵和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变形观测等。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臵在实地标定出来。

53.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形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常用的平面控制网有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

建筑方格网适用场合: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主要建筑物、道路和管线常按相互平行或垂直关系布臵。

建筑基线适用场合:建筑场地较小,平面布臵相对简单,地势较平坦而狭长的建筑场地。

54.建筑方格网、建筑基线如何设计?如何测设?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其测设方法有:根据建筑红线放样,根据测量控制点放样。

建筑方格网主要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场地的地形情况进行布设的。其测设方法是:先测设建筑方格网主轴线,再测设建筑方格网点,最后进行建筑方格网点的检核和调整 55.民用建筑测量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民用建筑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以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

56.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测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民用建筑测设前的准备工作有:

1、熟悉设计图纸;

2、现场踏勘;

3、确定测设方案;

4、准备测设数据

57.工业建筑测量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1、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

2、厂房柱列轴线放线;

3、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4、厂房预制构件与设备的安装测量。 58.什么叫水平桩?有什么作用?

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当快挖到基底设计标高时,可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 m点从拐角开始每隔3-5m在槽壁上测设一些表面离槽底设计标高为0.3-0.5m整分米数的水平小木桩,这就是水平桩,又称腰桩。

其作用是作为控制基底深度和控制基础垫层标高的依据。 59.什么叫垫层标高桩?什么叫撂底?

为控制垫层标高,在槽底每隔2-3 m用水准仪测设一些小木桩,使桩顶高程为垫层设计标高,呈行列或梅花形排列,作为控制基础垫层标高的依据,这就是垫层标高桩。 基础垫层打好后,用接线吊垂球或用经纬仪将轴线恢复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基础的依据,这种恢复轴线的方法又称撂底。

60.简述龙门板的测设过程?

1、钉龙门桩:在基槽开挖边线以外1.5-2m处钉龙门桩,要竖直牢固,桩面与基槽平行。

2、测设±0.000 m标高线: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000 m标高线。若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0.000 m高或低某一整分米数的标高线。

3、钉龙门板:沿龙门桩上±0.000 m标高线钉龙门板,顶面与标高线平齐,误差为±5 m m。

4、钉中心钉:采用经纬仪投测法或顺小线法,将轴线引测到龙门板顶面上,并用小钉标定,该钉即为轴线钉或中心钉。

5、检查并设臵施工标志: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础宽、基槽宽标定在龙门板上。 61.如何进行楼层轴线的测设?

楼层轴线的测设方法主要有重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直仪投测法。

对于低层和多层常用前两种。

⑴重锤法:在楼板或柱顶边缘悬挂重锤,当锤尖对准基础墙立面上红色三角形轴线标志时,按铅垂线在施工面上标定出轴线投影标志,以同样方法定出另一端,此连线即为轴线。 ⑵经纬仪投测法:在控制桩上安臵经纬仪,采用正倒镜取中法,将基础墙立面上的轴线引测到施工面边缘,并作标志,把相应的标志点相连即为轴线。

⑶激光铅直仪投测法:将仪器安臵在底层轴线控制点上,进行严格的对中整平,在施工层预留孔中央放臵接收靶,开启仪器,接收靶上会有一光斑,此光斑即为欲铅直投测的控制点。

62.简述依靠原有建筑物确定新建筑物位臵的具体步骤?

⑴设臵辅助点a、b:用顺小线法沿东西山墙量水平距离2m标定a、b两点。

⑵设臵垂足c、d:在a点安臵经纬仪,以b点定向,按计算的测设数据分别定出c、d两点。

⑶测设定位点E、F、M、N:在测站c安臵经纬仪,以a点定向,正拨90°,沿经纬仪视准轴方向量取计算的测设数据,桩钉角桩E、F;同理测设M、N点。

⑷检查:先检测弱角∠F、∠N,要求在90°±1´范围内; 再检测弱边FN,要求K≤1/5000。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法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旅游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