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

2020-03-02 13:58: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做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在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裨益。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在讲《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我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串讲”式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首先展示几幅美丽的苏州园林的风光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如果你是苏州园林一日游的导游,你该怎样向外地游客介绍苏州园林美丽的风光。要求学生建立一个“苏州园林的旅游资料”文件夹,将网上搜索的苏州园林风景相关资料保存至该文件夹。最后,学生分组操作练习,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知识是相互联系而非孤立存在的,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唤起我们意识中旧有的观念,然后摄取新的观念,是新旧观念结合的过程。因此,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之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能是担心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可能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另外,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谈对“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个问题的看法。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习评价从其他小组的活动中对你有什么帮助和启发?谈谈看了各小组的成果后自己的感想。

拓展部分“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的某一处景物”这一题目对于本班的部分学生而言比较难,或许可以改成“选一处苏州园林的景点来详细介绍”会更好一些。

通过实践,课堂提问设计及相应的课后作业宜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课堂提问应扣住本课学习的内容与重点,如《苏州园林》要求学生把握每一节的说明对象及特征。第二,课堂提问应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持续兴趣提供可能。如《苏州园林》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对联或诗句的形式概括每一节内容,注意说明对象和特征,正是顺应了学生喜欢语言的韵律之美的天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学习,不再是死板地了解每一段的说明内容,而好似一群游览的诗人在美丽如画的园林中题诗联句,不仅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锤炼了语言,而且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目标。另外,从部分学生的作业超出了教师预想的水平来看,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这样的课堂提问设计和相应的课后作业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续兴趣。

学生的诗句是稚嫩的,学生的阅读是兴趣盎然的,是自主快乐的,是思维迸发的,是有真实而独特体验的。在课程改革新理念中,《苏州园林》的上述课堂提问及相应延伸的课外作业既为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增添光彩,让学生不由自主萌发对园林艺术的情感,又为《苏州园林》的课堂学习注入了活水,增添了生趣,富有诗情画意,而充满生机的课堂又成为学生心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卫国中学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doc》
语文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