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

2020-03-02 05:12: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骆驼寻宝记》教案

丰城市泉港中学 刘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品味鲜明生动的语言。 ②学习抓住特征刻画形象的方法。

③了解课文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2.思考骆驼精神的主要内涵和现实意义,把握文章写法: ① 能生动富有表演色彩的朗读课文。 ②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想象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联系生活,探讨骆驼这形象的现实意义。

②探讨人生的宝物是什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⒈引导学生品味对比、衬托手法对刻画形象所起的作用。 ⒉把握文章主旨,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过程 ⒈复习导入

(1)板书内容展示。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内容:惊天喜讯 动物们:倾巢出动而半途而废 骆驼: 踽踽独行而寻宝成功 特点: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反映现实② (2)学生表演故事。

(3设疑:为什么只有骆驼寻宝成功,它找到的是什么宝呢?作者是怎样刻画骆驼形象的?让我们继续学习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

2.板书课题 3.精读品析

(目的:探究本文的文体特色,领会作者的构思和组材特点。方法:分小组、分任务研读讨论,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教师归纳。)

探究:课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探究结果:

(1).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描写。其中描写生动,有场景描写(动物寻宝图)、外貌神态描写(骆驼及动物们的神态)、景物描写(得宝关)、心理描写(鹦鹉、大象等的心理)、细节描写(金钱豹、大象的行为细节)。

(2).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

(3).对比手法的运用:寻宝动机的对比、寻宝过程的对比、寻宝结果的对比、寻宝场景的对比。

(4)衬托手法的运用:反衬(动物们和骆驼)、正衬(吸木鸟和骆驼)。作用:文章形象生动,烘托主体,突出主旨。 4.领悟升华

(目的: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概括文章主旨。方法:学习思考讨论,由代表归纳。)

设疑:⑴骆驼寻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⑵骆驼认为什么是宝,它所寻到的宝是什么? 展示探讨结果:

(1)骆驼成功是靠坚定的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

(2)骆驼认为能“为大家谋取福利”的东西就是宝,它找到的宝是能治理荒漠的植物。

5.迁移拓展

(目的: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发散思维,自由发表观点。)

(1) 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我心目中的无价之宝”。 研究成果示例:

① 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不畏风险。

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人谋福利,利人利己。 ③ 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人的人生最高目标。

④ 金钱是宝贵的,但比金钱更宝贵的是人的奉献精神。 ⑤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寄希望于不劳而获。 ⑵经过学习,以“无价之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①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②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③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一周内完成。 6.随堂练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法:小组准备,选一人发言。)

练习:口头作文,下面题目任选其一。 ⑴寻宝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

⑵续写课文:围绕“骆驼获宝之后”来写。 7.教学小结

(目的: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方法: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明确:本文运用对比等手法塑造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8.板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吸木鸟 以治树为宝 不为所动 求真务实

↓ →→ ↓ 正衬

骆驼 寻治沙植物 百折不挠 无私奉献 ↑ →→ ↑ 对 ↑ 反衬 ↓ 比 动物们 寻金银财宝 半途而废 一己私利

→→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遵循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挖掘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课文内容丰富,探究的问题较多,课前指导了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所以取得了满意的课堂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之旅游教案(优秀)

案例、教案书写(优秀)

优秀教学案例 Module3 Unit2 教案(推荐)

思品教学案例之

善于提问之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之语言描写

物理教学案例之《匀速圆周运动》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高效课堂之教学案例

小班化教学案例之《窗》

《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doc》
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