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2020-03-03 11:51: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羌族历史文化及羌族聚落特色分析 指导教师:

完成报告日期: 2012 年 6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羌族历史文化及羌族聚落特色分析

摘要: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羌族人民热情好客,粗犷豪放;羌族文化独具特色,在历史长河中发展至今,又受到汉、藏、回乃至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在民间信仰、节庆活动、建筑、手工艺品及文艺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色彩和因素,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野外实习,以北川的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为对象,了解羌族历史文化,体验羌族人民的生活,加深对所学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等专业知识的巩固学习。

关键词:羌寨 历史文化 聚落 发展思路

一、发展历史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又是国宝大熊猎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羌族属汉藏语系羌语支(另一说为藏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没有文字,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曾多次建立政权,其中一支党项创造并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

我国南北朝时“后秦”(公元384—417年),是由羌族姚氏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姚氏统治下的民族,其主体虽然不是羌族,但其政权却具羌族特色,并继承了过去那种多民族相结合的封建统治传统。

党项羌是我国古代分布于西北地区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公元1038—1227年)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我国历史上又一著名的地方政权。是与当时的北宋、辽、大理、吐蕃并立政权,并能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创造文字,促进民族的融合。尽管西夏文字后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羌族的文化却得以向前发展。

1842年鸦片战争中,羌族士兵开赴浙江宁波前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积极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其他民族一起占领了松潘、叠溪等城镇,坚持斗争达六年之久;1911年茂县、汶川县的羌、汉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了威州城,结束了清王朝在羌族人们聚居区的统治。

1935年,红四方面军经过羌族地区,羌族人民踊跃参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进行了争取民主自由独立的斗争。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羌族人民当家作主自治。从此羌族人民走上了民主自治,独立自由的生活,对羌族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北川羌族本土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水准较高。对岷江上游而言,北川是该地区成熟文化的代表,同时还具备了对外发展与开放的活力,向南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向北则是最早传入中原的四川远古文化之一。在此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此后的历史表明,古老的羌族文化在沧桑之变的洪流中,其传承未被中断,尚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二、文化特色

2

1、民间信仰

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具有羊图腾和白石图腾。在我们实习的途中,随处可见羌寨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上面,挂着羊头,或者筑有羊头雕塑,用以表示对羊的崇拜。羌族人民对羊的崇拜源自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在历史的发展中,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并从中获得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

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

而白石崇拜来源于羌族人民的尚白心理和广泛流传于羌族中的《羌戈大战》史诗。羌语将白石称之为“阿渥尔”。这些白石既是色调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种耀眼的装饰。更是当地羌族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间的居所。他们常将白石置于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而中间最大的一块,即为神圣无比的天神“阿爸木比达”的象征。我们在北川的新县城和石椅羌寨等羌族人们聚居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以白石为中心的祭祀台,有的周围摆满水坛,有的挂着红绳和彩带,以表示对神灵的尊重。

2、宗教祭祀

羌族是个嗜祭尚祀的民族。羌族民间,祭祀礼仪,名目繁多,模式不一。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每年的祭山会是最隆重,规模最大,礼仪最为完整,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祭山会,既是酬神还愿大会,也是羌族的节日聚会,借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借聚会,对族民进行“高台教化”。大会由释比(巫师)主持,进行祷祝,为来年的丰收进行祈福。祭山会同时也是进行“冠礼”的重要仪式,为年满十六周岁的男青年举行一种标志成年步入社会的成人仪式。

同时羌族还有吊狗祭祀,吊鸡祭祀等活动。故唐称羌人为“白狗羌”或“吊狗羌”。这些祭祀活动,在羌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羌族人民对一年的风调雨顺的一种愿望和希冀。

3、生活民俗

我们在实习中所看到的羌族人民生活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汉化,饮食和我们差异不大,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原因,羌族人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饮食文化习惯。他们主要的

3 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豌豆、胡豆、红苕、洋芋(马铃薯)和各类芸豆、荞麦、莜麦等。特色食品为蒸蒸酒、血馍馍等。普遍吸食自产的兰花烟。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回家吃晚餐。羌族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肉食方面,主要肉食为猪,山羊,鸡牦牛,黄牛等。羌族人民善于制作腊肉,我们的实习队伍在北川县城和吉娜羌族,随处可见销售腊肉的商店。羌族人民也将羊骨,牛角等制成日常用品或者手工艺品,进行销售和使用。

说到饮食习惯,就不得不说羌族人民的酒文化。羌族最具特色的是“砸酒”,还有梅酒等,这些酒都是由青稞、大麦煮熟后酿制的,因此,既有酒性,又有营养,对身体有益。咂酒是羌族各种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物,是一种具有礼仪规范的载体,其礼仪性功能远远超过了咂酒作为饮品的实用功能。羌族有首山歌这样唱道:“不唱山歌心不安,不喝咂酒心不宽,不栽林擒那有梁,不推麦子那来面。”由此可知道咂酒在羌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每逢节日、婚丧、祭奠、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当然,我们的实习队伍对羌族的酒文化也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到达石椅羌寨门口时,受到了羌寨人民敲锣打鼓,鸣炮为礼的隆重欢迎。按照风俗,羌族漂亮的姑娘们为我们每位同学系上象征保佑平安的红丝带,由羌寨的小伙子为大家斟上进寨酒,每个人必须喝完进寨酒才能进入寨子。当然,这也是对羌族文化和习俗的一种尊重。

3、羌族服饰和刺绣

羌族人民服饰朴素。无论男女,一般都穿土布长衫,外套羊皮或棉布长背心,包头巾,缠绑腿,羌族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有的衣领上还镶一排梅花形图案的银饰,系绣花腰带,足穿勾尖绣花鞋,喜戴耳环、圈子、簪子、银牌等首饰。羌族男子的头巾,头帕多为黑白两种颜色,妇女的头巾除黑白两色外还加些丝织品,头巾上绣有色彩秀丽的图案。时至今天,羌族人民也多穿着民族服饰,显得格外具有特色。

羌族的刺绣。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强烈对比,却十分的和谐。其中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4、礼仪习俗 羌族有敬老、好客、冠礼、尚武等良好的传统礼俗。羌族人民历来尚礼好客。有所谓“进门三礼:烟、酒、茶”一说,一些地区在贵客临门时要鸣枪欢迎,并邀亲邻陪席,共饮咂酒,演唱歌舞以助兴。

婚礼。据羌族人民说,羌族小伙子以羌笛为定情信物,一旦羌族小伙子喜欢上某位羌族姑娘,便会亲自制作一支羌笛送给姑娘,表示爱慕之意,如果姑娘接受,则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就可以在一起了。羌族人民一家结婚百家喜。结婚时新娘骑的大马由新娘寨中最老的长辈牵着,到男方寨子时,全寨人出来迎新娘。客人被迎请到临时搭建的喜棚中,男方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羌语向二位新人道贺,并向诸客人道谢。

丧葬礼。羌族人实行火葬。羌人的火葬习俗是源远流长的。按当地说法,人死后火焚会

4 烧掉生前罪孽,能尽快投生。按当地羌俗,人死后孝子(与死者居住在一起的儿女)将死者的床草搬到村外焚烧,鸣枪三响,表示礼送死者灵魂,借向村寨邻里报丧。

5、羌族艺术

羌族人民粗犷豪放,能歌善舞。根据羌族人民生活习惯,可以分为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等等。羌族民歌调性倾于明朗大调色彩,旋律流畅,优美动听。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的形式,参加者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围成圆圈进行。羌族长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形式有祭祀舞,礼仪舞,自由舞等。

我们的实习队伍在石椅羌寨有幸和羌族人民齐聚一堂,进行了一次其乐融融的篝火晚会。大家积极参与到晚会中,和羌族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围着篝火唱啊,跳啊,融化在了欢乐的海洋之中。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羌族人们的豪放,热情,好客等。这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的欢乐没有停止,大家的记忆和体会将会成为珍贵的财富,伴随我们一生。

羌族也有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但是由于没有文字,多以口头传唱的方式继承下来。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聚落特色

1、羌寨聚落区位选择

羌族生活在川西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交界的地带。这些地带山地起伏大,多崇山峻岭,时候建筑群落的地方不多。因此羌寨多位于河谷滩地与山坡交接的坡脚和山间台地与坡地交接的边缘。传统羌寨有意识地选择靠近河湾滩地的山坡坡脚,既考虑适宜的耕作距离,又避免占用珍贵的可耕地,这就是羌寨择址于边缘地带的原因。河流和水源对群落的影响极为深远。而山地引水困难而长年缺水,许多旱地的灌溉只能仰赖大自然。因此是否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对于村寨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羌寨选址大多遵循“大水避、小水亲”的原则,避开大江、大河、大沟以防自然灾害,而选择水源、水质较好流量稳定的中小溪流,以保证用水的充足。

2、聚落形态特点

5 (1)向心分布

羌族的碉楼在羌族建筑中独具特色。是古代羌族人民用来防御入侵,存储粮食和柴草的建筑。羌寨内所有建筑及街巷组织均围绕中心碉楼建造。碉楼在寨中高高凸起,位于中心领导地位,其余住层围绕它密密匝匝,层层簇拥,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2)结构层次分明

依山而建的村寨,远看是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敞间和晒台,形成了视觉丰富的景观。由于大量的重复和尺度变换而形成的韵律,从而产生了视觉上的震撼力。在强烈的阳光下,敞间所形成的阴影区,塑造了一系列深邃的空间效果和明暗对比后的硬朗效果,强化了建筑的体量和檐部的轮廓线。

(3)设计精巧

羌寨对住屋与道路的关系考虑十分周详。住屋大多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主入口、楼梯、平台与入户门之间呈现转折关系。而厨房出入口和杂物出入口常隐蔽于平台下方和街道转折凹陷处,既得交通便利又不至于干扰住屋的私密性,所以不熟悉村寨的人根本无从了解这些幽暗的小门通向何方。羌寨住屋门窗都很小,临近地面房间的门窗只是个很小的洞口、以便通风换气,大面的实墙和隐蔽的出入口设置使住屋显得十分封闭。

3、聚落特色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

岷江河谷虽然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但仍属高山气候,温差变化大,有漫长寒冷的冬季。在无法有效采暖、维持适宜温度的时期,建造房舍时对气候特点的考虑,采取保温措施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村寨内的小气候,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在建筑风格上,此地岩石坚硬,材质好。所以羌寨的建筑多以石材为主,比如碉楼就是以片石砌成。不仅结构坚固,而且外观独特漂亮。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高,并且有很多高大树木,木材丰富。所以木楼也是羌寨常见的建筑。

(2)历史文化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战争在很多时候与其相伴,所以羌寨的建设注重对战略要地的扼守。羌寨的防御特征反映在建筑单体上是碉楼,碉楼是羌族顽强战斗,誓死与村寨共存亡的意志“图腾”。岷江两岸高山上的碉楼大多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据传有的碉楼达千年之久。多数羌寨的中心建筑是碉楼,有单碉、双碉、四角碉等多种形式。村寨中其他房舍的建造均以碉楼为中心,似众星捧月。这种向心式布局便于从中心碉楼居高临下观察和了望。再由碉楼上的人以各种方式调集全村进行防御。

羌族具有极为特殊的民族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由于安居地处在汉藏两大民族聚居的交界区域。羌族文化与汉藏两大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羌寨的建筑风格和聚落特点也反映出来现代的元素,体现了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6

四、羌寨文化、旅游发展建设

羌族聚居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到巨大破坏,羌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也受到严重损害。地震导致阿坝州内各县的千份珍贵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被破坏,重要史料被掩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旅游点被破坏或掩埋,直接或间接文化资源的损失难以估量;汶川大地震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锐减,许多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羌族语言、民歌、羌绣、羌笛演奏、手工艺、多声部演唱、歌舞等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载体,在本次地震中失传;羌族文化的环境也难以恢复。所以羌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一个巨大问题,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羌族文化的灾后重建应该多方面着手,全面抢修恢复。一是要空间性重建,即重建本土文化与历史,将本地羌族文化同经济建设同步抓,依靠当地居民,重建羌族文化高地。调动原住居民积极参与的灾后文化空间重塑才是可持续性的民族文化恢复发展的能动因素。二是要集群性建设,重点扶持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以此为契机改变灾区内中小旅游企业的无序竞争状况,逐渐恢复旅游客流,争取景区灾后恢复项目扩张;完善产业链,。灾后羌族文化景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由供货商、销售商、游客、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羌族文化重建的重要方式;三是要进行生态性重建,恢复生态环境,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恢复进行同步建设,四是要发展性重建,,要积极鼓励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联动发展。

羌族的旅游也重建和发展,应该整合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促进旅游发展与羌族文化保护、产业结构优化,立足发展共同点,协调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依靠政府支持和当地人民的建设热情,着力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将该旅游区建成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生态完好、自然生态良好、主题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善的集文化体验和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4A级旅游区,努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

五、实习感悟

通过本次的野外实习,了解到了羌族的文化特色,体验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通过翻阅相关治疗以后,对羌族文化和旅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本次实习,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巩固了所学的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也领略了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参考资料:

1、冉光荣,羌族文化略论,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2、李祥林 王广瑞,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羌族神话传说及故事,文史杂志,2011年第6期

3、喇明英,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4、许虹,羌族文化灾后重建评介: 立体范式,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6.27

5、http://baike.baidu.com/

7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短途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