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020-03-01 16:39: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义却显而易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层次是:主动接近学生,努力做到“五勤”——勤招呼、勤观察、勤批语、勤交流、勤家访。

第二层次是: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诉说的小事感兴趣;善于用自己的经验,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应轻率下定论;和言善语,不体罚学生,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层次。在学生的正当需要中,尊重、理解、关心是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只有满足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体”精神,施展自己才能。教育富有人情味,更易于感染、激励学生,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第三层次是:激励、期待,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的心灵。教师应经常利用多种机会表达或流露对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利用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教师深沉的爱去激励和发掘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 一次偶然的机会,要求学生写出“我心目中的老师的形象”,从收上来的答卷看,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前五个项目依次为:很幽默,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很民主,不过分要求学生;教法新,有创造性;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视同仁,不偏心。这反映出学生对教育民主、师生关系有更强烈的追求。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时期要达到教书育人所必备的良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优良品质:

第一,价值取向要体现时代色彩。

这要求教师及时给自己充电,广泛接受现代信息,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和新的学科知识。在当今,“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在师生关系上,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把握好现代教师的多重角色。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第二,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自控性和应变性,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实质上是教师应变能力的体现。 对于学生违纪的行为,我认为“冷处理”比“热处理”好。当然,“冷处理”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要求教师“三思而后行”,讲究艺术性。

二、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以正确的心理指导;积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使自己对学生态度、方法以及言语行为顺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保持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

大家都愿意接受态度和蔼而友善的开导。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更是学生乐学的动力。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

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青年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doc》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