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培训心得

2020-03-01 16:4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在清华,雨润心田

-----赴清华大学培训心得

年近知天命之时,有幸到清华大学进行干部短期培训,实在是收获良多。本来很是担心自己的学习劲头不足,当我一脚踏进清华园的时候,那整洁有序、宁静祥和、热情向上的校园氛围立刻感染了每一个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学生生活很快融化了我。在一个奋发向上的环境里,身上的惰性被消解,我深深地感受到,求知欲被再次激发,就象一场春雨洒进久旱的田地,让深埋地里的种子开始再次长出破土的青苗。培训时间不长,感触不少,个人整理一下思绪,大略如后。

开阔的视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种约束自律以从集体的意识,与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以天下为已任的知识分子总是力求以更高更宽的视野来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清华的历史也无不时时处处在印证着这一点。清华大学是中国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习近平、胡锦涛、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出自清华。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梁启超、钱钟书、季羡林、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领袖和社会精英们率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宏大视野和惊人的眼界,就是从清华园起步的,清华园从建成之日起,就在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给我们授课的教授也都是鸿儒大家,很多都是在电视上出过场的,学识渊博,讲课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只看我们时而沉思、时而欣然、时而掌声的课堂景象,就可知我们大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唐少杰教授从国史讲到党史,从党史分析国史,展望民族的振兴,教会了我们从一种俯视历史长河的大历史观来观察历史细节、理解历史逻辑的方法,让我们对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得到了解答。周世俭教授讲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形势,条分缕析身边的经济现象,解读中央经济政策调整的来龙去脉,从大国博弈来分析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让我们明白了已经遇到以及还在酝酿中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教授们讲的宏观视野与我们工作的微观小县有很大的反差,但这种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分析问题的方式是可以学习的,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前的形势和政策。

活跃的思维。一个国家和民族,其生命力在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所大学要具备超出他人的生命力,同样如此。“五四”运动的波澜壮阔,流淌着清华学子的爱国情怀,内战时期的和平运动,也同样寄寓着清华师生的强烈愿望。建国后的突飞猛进,科技进步,离不开清华人的锐意进取。孟庆国教授紧扣时代科技发展脉络,从云计算、大数据的全新角度来重新认识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革创新,让大家明确了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执政能力的现代化。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工作中,还没有充分将科技创新的手段融会贯通,仅就网络建设而言,目前还处于碎片化、表面化、不兼容的阶段,任重而道远。唐少杰教授也传达给我们对历史、对党的发展史认识的另一种视角,引人思考、启迪思维。董晓宇教授讲“一带一路”和政府管理创新,跳出既有思考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结合社会实际,引导我们从多种立场来审视往常的思维习惯。他们每个人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大家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我们在多年的经验思维被打破以后,豁然开朗,在自身觉得受益良多的同时,也理解了清华园涌现出一批批治国科研人才的内在动力和优势。

坚韧的精神。走进清华,可以说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树荫下的读书学子,晚上教室图书馆不灭的灯光,还是水池边的学术争论,小路上此起彼伏的问题交流,时时为我们展示着清华一丝不苟、为真理矢志不渝的的治学求索精神。正如清华的资料所介绍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英才。由此可见,清华学子能受到世人广泛赞誉,就在于这种不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给我们讲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钱易老师已年近80,三个多小时的课程一气呵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而且据她自己说明,她主要是研究水治理的,这样的高龄现在根据需要,又在向新的生态治理领域拓展,让人感佩不已。想到我们自己和身边,许多人不过50多,就以老自居,再也没有了工作的热情,精神颓唐,得过且过,真是令人汗颜啊。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讲解老师顺便介绍了建国前、建国后多位校长婉拒高官子弟入学的事例,深感清华人的坚韧精神是贯彻在每个角落和每个时代,传承不绝。

务实的作风。这次的培训学习是非常辛苦的,晚上也要上课,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与我们的收获相比,还是觉得非常值得的。对清华人务实的作风,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培训的组织管理上。首先是这次培训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都是我们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以及我们迫切需要补充的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在赴京之前,班主任就在微信群里发放了问卷调查,对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要求的统计,提供给授课老师。其次在授课方式上,理论与实用并重,课堂上如果大家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在学习管理上,建设团队,增进交流,公开学习的每个环节。在生活安排上,更是注重细节,每一处都体现出贴心的人文关怀。课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茶叶、咖啡,贴上姓名标签的书包,教室外窗台上自取的日常用药,每天安排的提醒短信,以及结束时对培训过程剪辑出的短片,无不让人感动。就是我这个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看惯了各种接待工作的人,也觉得这个培训班的组织管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范。

清华培训心得

清华培训心得

清华学习培训心得

清华培训心得文档

参加清华学习培训心得

清华学习培训体会心得

百家湖清华幼儿园家长学校培训心得

清华培训感言

清华培训体会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培训心得.doc》
清华培训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