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材料

2020-03-03 22:03: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第一章 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灵魂: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业务素质——核心;心理素质——基础;审美素质——形象展示;人格——追求。 第二章 中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传统性

在我国,地理教育观念的传统性和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把科学知识的传授等同于能力的培养,忽视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考什么——讲什么——学什么”的怪圈。第

二、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误认为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做大量单调重复得习题、试卷误认为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注重教学的程式化,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2、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学科倾向性

第一、教学内容脱离脱离学生的实际,偏离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需要的轨道,适用性差,迁移价值不大。

二、教学内容叙述成人化、论文化,可读性差,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落后性

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鼓励学生选用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从中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很少通过创设地理问题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地理学习兴趣培养未受到真正的重视。

4、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目前,教育评价标准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尺度,评价的指标是分数,评价的方法是考试,于是就形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恶习,忽视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和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成了最终目标,于是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高材生”。

二、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1、地理教育理论的科学化、时代化

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给地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任务,形成了一些新的教育理论,推动着地理教育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善。

2、地理教育目标的全面化、综合化

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实现传统的地理教育价值——传授地理知识的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态度与探究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目标

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合教材结构新颖化

在课程结构多样化、教育目标全面化下,地理教材一纲多本,体现地方特色,满足不同需要,既有传统的纸质教材,又有现代的电子音像教材,教材内容趋向于一方面注重启发性、思考性和自学性等隐性结构,教材图文并茂,栏目多样,注重学生智能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第

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现代地理学重视自然地理,突出人文地理,地理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

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电化教学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地理教学手段也逐步实现现代化、智能化。教师日益将电影机、电视机、实物投影机、卫星相片用在地理教学之中,更多的中学将设立现代化的地理专用教室。

第三章 新世纪的地理课程改革

一、新世纪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是来自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二是鉴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在我国还没有能够构建一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四是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改革新注入了活力,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

含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三、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你对其是如何解析的?

1、基本理念:

(1)在内容和目标上:初中地理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是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2)、在课程资源上:初中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中地理是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坏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在学习方式上:初中地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高中地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要求上:初中地理是构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高中地理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在评价机制上:初中、高中地理均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调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

2、基本理念解析: (1)、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地理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联系地理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联系中国地理国情、联系人与环境关系的重大问题等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2)、亮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地理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3)、评价:以激励为价值取向提倡多元化。新的地理学习评价机制具有评价内容全面化、目标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不但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情况,更关注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四、地理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描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四章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特征:

1、概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2、特征: (1)、具有科学性;(2)、实践性;(3)、继承性;(4)、灵活性、多样性;(5)创造性

二、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加法

3、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 地图法;“更要信号”图示法:“黄河泛滥原因”纲要信号图

4、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方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

三、注重学生主体性与个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法

1、实践教学法: (1)、地理调查法;(2)、地理观测法;(3)、地理实验法:地理感知性实验;地理验证性实验

2、讨论教学法:综合性讨论;专题性讨论;研究性讨论

3、自学辅导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方式);(2)、出示自学提纲、启发学生思考;(3)、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总结;(4)、短暂梳理

第五章 地理教学准备

一、地理教学准备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

1、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充满信心。教师的自信心影响着教学成功与失败。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

2、可以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能够使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考虑内容和重点的组成,从而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减少多余和不相关的话题,明确强调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

4、可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完成课堂教学准备性环节的过程,也是教师将已有的素质转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原有的思想品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可能条件,只有通过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程序,这种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

内容:

1、备地理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准备的首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保证。学习课程标准要把握整体结构、灵活安排知识的教学程序、要特别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从“能力立意”出发,进行知识与能力的组合。

2、备地理教材:比较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读地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细读地理教材,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精读教材,确定如何教与学,使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

3、备学生: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值得关注;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激发;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学生已有哪些经验与知识。

4、备信息:地理教学准备要收集大量的与课堂知识有关的信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获取:新闻媒体、图书馆、互联网、社区信息。

5、备教学媒体:教具是所有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用具,教具的使用要体现现代化,但是又要符合“实用”与“经济”的原则,并不是教具用的越多越好,越高级越好。

6、备教学方法:在备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备方法不能“拿来主义”、要注重学习方法、要从实际出发、要开阔思路。

7、编写教学方案:教案是地理教师备课的结晶,是地理教师上课的具体计划,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二、地理教案的含义、构成

1、含义:又称地理课时计划,它是地理教师上课的具体计划,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

2、构成:

(1)、授课学校、班级、日期和主讲人;(2)、授课内容(课题)及所用教材。课题是地理教案名称,一般用教材中章、节或节内标题的名称命名。(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考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的主干部分,在学生学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难点既包括学生不易理解或运用的部分,也包括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5)、教学方法(主导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6)、教具:教案中必须清楚地、详细的列出所有用到的教学用具。(7)、课型:教学任务的不同导致了课的类型存在差异,具体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8)、教学过程:指地理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这一内容是地理教案中最主要的部分。(9)、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是教师讲课的纲要、要点,其作用是引导学生的思路,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结构框架。(10)、课后分析(教学反思、教学后记等):它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教案实施情况的回顾与总结,也可以是教学心得、体会的简括。

三、说课

1、含义: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述说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依据。

2、要求;首先,说课要简明扼要,说课的时间比较短、一般15分钟左右,要抓住要点,言简意赅。其次:说课要注意可操作性。说课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但它却不能脱离教学,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而说,是对教学活动的思想、过程、方法、手段的根本指导。再次,说课要突出理论性,说课一方面要按常规说清楚教学的一般过程、方法,同时要阐述这样设计的原因、理论依据。最后,说课要有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是富有创意的心智活动,体现着个人的才智。

3、内容:(1)、说地理课程标准:要把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作为一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通过对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要求的分析,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证据;(2)、说学情: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分析,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3)、说地理教材;针对地理教材的知识系统作简要的分析;(4)、说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及教学目标,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方法;(5)、说教法: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极其优化组合的依据,并说明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程序;(6)、说教学过程:概括地说出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极其依据,是说课的重点部分;(7)、说板书设计:概括地说明板书整体构思和布局,板图板画显示的位置和时间;(8)、说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可以补充说明其设计的思想,或是进一步说明设计的特点、效果或者不足等,也可以说说自身的体会。 第六章 地理教学技能

一、地理教学技能的含义:

地理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于教材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综合体。

二、授课技能

1、含义:

地理课堂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上课伊始,针对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思维,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引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2、导入的方式:(1)、温故导入;(2)、直接导入;(3)、设疑导入;(4)、联系实际导入;(5)、演练导入

3、导入的要求:(1)、符合地理教学目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开场白的导入,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针,地理教学目的作为一堂地理课的纲领和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自己清楚,还要通过课堂导入使学生也明白。 (2)、符合地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求:地理教学目的是通过地理教学内容实现的,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首先在于其科学性,教师所表述的定义概念、论据,阐述的原理,引用的事实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3)、符合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开发性”要求:主要指两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二是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4)、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导入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而进行。(5)、符合联结性和简洁性要求:设计导入时,仔细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接点,本质上就是在选择授课的最佳突破口,正是通过导入的作用,才使新旧知识穿点成线,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4、讲授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主要指讲授内容的科学性、讲授态度和方法的科学性、讲授语言的逻辑性;

2、教育性:指地理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系统性:要求讲述的内容具有中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明晰,充分揭示出知识的结构和系统,使所传授的知识环环紧扣成知识链。

4、针对性:需要针对地理的学科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地理的特征,需要针对学生的“听”,使所讲授的内容满足于学生的需求。

5、启发性:多方诱导学生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举一反三。

6、情感性: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情感:一是教师的情感;二是学生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的情感。

三、课堂提问的作用:

1、引发学习兴趣和注意 地理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问题时,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2、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地理课堂学习中,如果将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开始,通过教学提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会引起其积极思维,进而化解认知矛盾,突破认知难点。

3、增进师生交流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

4、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在师生双向信息交流的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接受程度,检查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理解上产生错误的原因,反省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

四、语言技能的构成:

1、语音

2、音量

3、语调

4、语速

5、词汇

五、教学语言技能应用要点

1、运用课堂语言要准确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地理教师在传输语言信息时,必须首先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不能将错误的、不明确的、不准确的不真实的知识教给学生。运用地理课堂教学语言要科学和规范。

2、要注意把握语言的思想内涵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语言能表现出教师的思想情操从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正因为如此,地理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既要热情,又要“慎言慎行”,做到:观点正确、语态亲切自然,诚恳真挚。

3、语言要生动,富于变化

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在一种积极的教态下被学生接受才是最有效的。地理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时,应当通过设置悬念、控制语调的变化、加强连贯性、适当的减速以至于稍事停顿、选用启发学生思维的词汇等,增强语言的启发性。

4、语言要通俗、精炼

地理教师讲话要通俗、直观。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的讲解。

5、说话要有条理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要求:概念要说清楚讲明白;各部分知识的关系要交代清楚;判断、推理的层次要清晰,重点要突出。

发现教学法:指学生学习概念、原理时,教师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发现并掌握相应的概念、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一、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地理)、(社会实践)、(德育)。

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4、地名具有空间性,反映在地图上往往有(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

5、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方面的基本任务。

6、地理教育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基础地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地理教育)。

7、智育的侧重点应从(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为主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由于(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多样性)是地理知识的根本特性,能以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9、地理教材包括(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有机系统。

10、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

11、地理教学中有(直观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

12、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13、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学过程实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解决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14、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是培养(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中以(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最为重要。

15、地理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引导方法也叫(启发)方法,主要有(问答式引导)法(研讨式引导)法,(辅导式引导)法,(读讲练式引导法),(例证式引导法)。

16、地理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17、逻辑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比较法)法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

18、地理智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

19、地理比较法的类型有7种它们是(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共性事物的比较),(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20、课堂教学设计的三要素是(设计内容)(设计学生)和(设计言辞)。

21、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地理(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外选修课)等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2、地理数据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态特征)。

23、地理感性知识可分为地理演变、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等。

24、(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又是(能力)的核心,(智力)的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25、地理统计图表主要有折线、曲线、柱状、圆形或扇状等各种形式。

26、准备教学主要是指(准备教学目标、准备学生情况、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心理、准备教学过程、准备教学评价

27、中学地理教材法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其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8、作为学校设置的地理教育课程,我国始于(清)朝后期,正规的地理教育始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张相文)

29、中学地理教育是一门(文)(理)兼及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地理教育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

30、中学地理教育主要由(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课外教学)和(中学地理课外活动)三方面组成。其中(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整个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31、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32、地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

33、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由(学生)、(教师)、(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场所)五个最基本要素共同构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

34、地理例证方法包括(典型法)(范例法)(复观法)。

35、地理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一是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思维,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进行思维,三是运用(归纳演绎)方法进行思维。

36、直观方法包括(直感)直观方法、(象征图像)直观方法、(形象)直观方法、(图解)直观方法。

37、综合课程一般包括(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教材)(巩固新知识)(进行练习)等环节。

38、直感直观方法主要有(地理观察法)(地理参观法)(地理实验法)等 39地理练习方法包括(问答)练习法、(作业)练习法、(实践)操作法。 40、地理能力包括( )( )( )( )和( )等组成的认识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组成的()能力。

41、学生理科地理理性知识要凭借想象和概念进行( )( )( )( )( )和( )。

42、地理课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 )。

43、地理略图的运用主要取决于( )和( )两大因素,略图设计的核心是(简化原图)。

44、应用( )法是讲授地理特征的重要方法,同时还要运用不同的( )论

45、作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的( )( )( )( )等是一些地理事实材料可称为( )它是形成 ( )的基础。 二、名词解释

1、地理感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是人们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

2、地理理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的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知识

3、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即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

4、地理基本技能:中学生经过地理学习所训练的技能是地理技能最基本部分。

5、地理教学的认识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它处于教学方法的核心,决定组织方法与教学手段

6、地理教学的组织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直接行为联系的活动方法。

7、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是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教具、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直接知觉形成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8、直感直观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地感知各种地理事物的方法。

9、地理技能:是顺利完成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的动作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10、象征图像直观方法:运用地图和黑板略图进行教学的方法。

11、形象直观方法:是通过各种地理形象的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进行演示的方法,也称地理形象直观演示方法。

12、类比法:按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

13、图解直观方法:教师以图解方式揭示地理知识的结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14、地理纲要信号法:是结合地理教材的知识组成,突出重点内容,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将语言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将抽象思维过程形象化,变成可观察而又便于记忆的图像。

15、教学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16、分析综合法: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属性、部分与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二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因此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

17、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特点,自然地理学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分组分支学科。

18、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19、地理演变:反映地理事物的外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知识

20、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包括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

21、地理基础知识:中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地理科学知识最基础部分。

22、地理景观:反映地理事物综合景象的知识。

23、地理特征:是对一定地区内地理事物和现象及性质的概括。

24、地理规律: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中的必然联系的知识,包括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演变规律。

25、地理成因: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地理特征和规律产生原因的知识。

26、地理教学手段:指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是组成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认识活动大的物质基础,也制约着组织方法的选择。

27、地理联系因素:

28、地理专题方法

29、引导教学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地理教学规律

是指地理教学内部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必然性联系或概然性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包括:a文图结合律b区域差异律c综合联系律d人地相关律e地理结合律f智能统一律g德智统一律h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律

2、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特点

a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和地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联系乡土地理、生活实际、时事政策以及相关科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促进知识迁移、推动教改

b地理事物及认识方法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

c地理事物区域性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性: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鉴别,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四个基本原则 a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原则

b经常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直观教具的原则 c广泛应用乡土地理资料原则 d地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中学地理义务大纲的主要变化

a精简多、难、深的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大纲”减少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 b减少知识结构层次,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由总-分-总结构体系改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新体系 d教学内容顺序应由“先中后外”变为“先外后中”

e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分层次明确而具体要求

5、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a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b具有热爱地理教育的品质道德 c具有坚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d具有地理教学能力

e具有全面扎实的地理教学基本功

6、地理备课的“一通,二清,三备,四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通:通晓新课标

二清:清楚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四读:通读、细读、精读教科书和泛读有关教学材料

7、地理课的进行应注意那几方面? a课堂教学常规的运用 b教案的实施与调整

c地图能力的培养与环境意识的树立

d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案、内容与形式、身教与言教四个基本关系

8、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配制原则和方法

四、简答题

1、试述地理备课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得体会谈谈应该如何钻研地理教材

重要性:

a备课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起着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需。

b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提升能力的阶梯。

c备课的过程是预设的过程,更要融合课堂的动态与生成,也是师生有效互通的前提,为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2、试述地理教学的规律,谈谈地理教学原则应该如何贯彻。 a坚持德智体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及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b形成学习动机、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运用直观手段的原则

c要坚持阐明人地关系、反映地理联系、体现地理差异、联系乡土地理以及运用地图教学的原则。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的变化趋势

a 从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到强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b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科学的资源观、人生观、环境观的教育 c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统一。

4、试述地里课堂教学的特点 A 课堂教学的优势:

a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过程便于统一要求

b课堂教学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适于普及教育 c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贯彻教学原则

d课堂教学是在集体组织形式下进行的,故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 B课堂教学不足:

a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精神 b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5、简述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作用

a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c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6、论述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a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主要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的来源 b地图能够全面反映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7、论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意义(131.136) 特点:(1)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以实现持续发展的重大

(2)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注意、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的开发,促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3)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意义:a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学生可以获得地理科学的基本的知识

b学生得以训练地理基本技能

c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d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

e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审美情趣,更培养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8、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是根据中学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中学地理课程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作用:a中学地理教学的计划性和统一性

b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编写中学地理教材的依据 c中学大纲是教师进行的教学的依据 d中学大纲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e中学成绩考核的依据

9、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 A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地理感性知识;(2)地理理性知识 B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包括:认识能力有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应用能力 行为能力有运动、阅读、语言、写作 C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10、试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含义和基本标准。

A、含义:指教师有目的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教师和学生的才质和积极性,尽可能配以得心应手的教学装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以达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B、基本标准:

a最终表现为解决教学和教育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师生在解决这些任务时候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 b任何一节地理课必须有适当的信息量,有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因素,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手段的运用实现手脑并用、眼耳并用,同时要有适当的调控

c要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和想法的充分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11、教学方法有哪些意义和基本类型。 A意义

a保持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平衡,起调控作用

b把教材内容、知识变为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桥梁作用 c对开发学生智能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d使教学活动有秩序的进行,起到支持作用

e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起到显示作用 f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于发展,起到强化作用 B类型 a 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b认识方法: 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记忆法等; c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等

12、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含义。

A狭义: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能培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

B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地图册、和直观教具等,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

13、如何理解地理教材并说说你的认识?地理课教案有何主要项目?你认为应该如何备课? A、主要项目: a教材的章节课题

b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具体目的。 c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d课的类型:即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如综合课、学习新教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e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组织方法和认识方法方面拟采用的具体方法:

f地理教具:本节课使用的教具名称,如教学挂图、模型、仪器、电化教学手段等。

g教学过程:是核心部分,包括师生活动方案和知识内容,一般从引入新课开始,以教学环节为单元,每部分包括讲授提纲,教法运用,承转小结,师生主要活动,最后到巩固新教材环节。

h作业及要求:所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或所在的课本页次及思考练习题号。 i课后分析:即教案实施后的简单小结。 B、如何做:

a备思想:明确目的,思想重视

b备内容:把握新课标,吃透教材,明确重点和难点

c备学生:教与学是互动关系,最后的教学效果要落到学生上 d备方法

e备语言:语言表达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 f备板书:直观作用 g备教具

h备教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i备习题:课后习题是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

14、写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原因的讲课提纲。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72地理科学专业《中学地理教材教法》.doc72地理科学专业《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72地理科学专业《中学地理教材教法》.doc72地理科学专...

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讲义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材料.doc》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