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友先进事迹

2020-03-02 06:15: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王坤友先进事迹

王坤友,男,1948年11月出生,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蜀山镇原新安村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原黄姑乡经委主任、副乡长,原建成村党支部书记,原白湖村党支部书记,泊山洞管理处主任等职,现任新安村党总支书记。

王坤友同志参加工作40多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即使是在家人去世、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仍然牵挂着村里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王坤友的三件“高兴事”

第一件高兴事——

1

自来水厂改制,自己的锅虽被人砸了,但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王坤友刚到新安村时,村民喝的自来水浑浊、杂质多,甚至经常停水,水费还一分不少的缴。因此,村民叫苦不迭。不少村民打井饮用地下水,但是地下水碱性较强,影响身体健康。

水厂技术、设备都不落后,为何出现这样的状况?经过调查,王坤友找到了“病根”——水厂是集体所有,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王坤友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在经营机制上“动刀”。首先对水厂重新“洗牌”,竞争承租。转租后的水厂,自负盈亏,水不干净、不正常,村民拒绝缴费。

决定一出,好声一片。

好是好,但少数人的利益受到了冲击。原水厂厂长怕竞争不上,找到王坤友,要求继续担任厂长并且承包水厂。王坤友对他说:“你有权利继续担任,但必须通过竞争。符合条件的才有资格承包。”这个厂长看王坤友动真格了,嘀咕着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厂长却带着自己的几个亲戚来到村部旁边的王坤友“家”。找到王坤友,首先是软求,表示要承包水厂。王坤友态度很明确,必须通过竞争。看到王坤友没有商量余地,其中一人走到王坤友的屋里拎起灶台上唯一的一口铁锅就扔到了门外,铁锅被砸得粉碎。

锅是碎了,但原则把住了。那时,一贯笑容可掬的王坤友,依旧笑呵呵的。他想,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而砸锅的事,短时内在全村传的沸沸扬扬,认为那个厂长没有好果子吃了。

两天后,水厂新一轮机制改革正式拉开。

参加竞争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原水厂厂长。结果令所有人都没料到,最终那个厂长以技术娴熟、业务精湛,获得了承包经营权。这个,令厂长自己都不敢相信。办完相关手续后,王坤友给他三个“必须”: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保证村民日常供水;流到村民家中的水,必须是通过净化后的干净、卫生的水。同时,王坤友还诚恳地对他说,如果干的好,下一轮优先承租。那一刻,他被王书记不计前嫌的大度折服了。

2

机制转换增活力。新水厂投产后,水源、水质都得到了保证。看到那清澈的自来水流到村民的灶前,王坤友笑了。

“只要让群众能喝上安全水,个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谈及当初“砸锅”一事,王坤友坦然一笑,“虽然村官不大,但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群众做一点事,这是人生最高兴的事了。”

第二件高兴事——

一口气建了8口当家塘,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水利工程让建成村受益至今

王坤友另一件高兴事是在建成村建了8口当家塘。现在,只要旱情不太严重,8口塘完全可以满足村中600多亩田所需。

建成村虽位于圩区,但是仍属丘陵地带,不少农田地势较高,这为农田用水带来了不少困难。“只要十几天不下雨,农田就会缺水。每年农忙季节,用水问题总是困扰着村民。”王坤友说。

挖当家塘、建水渠,雨天存水、干旱放水。王坤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委们都表示同意。建成村两委班子开始了建成村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水利工程。挖塘修渠虽是好事,可是不少村民们不怎么愿意。

首先就是资金问题。无论是挖当家塘,还是修建水渠都需要资金。建成村村委决定,村集体拿出一部分资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可是当筹集资金时,许多村民都不愿意缴纳。王坤友和同事一家家地家访做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村委会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但是这些资金根本就不够,王坤友又通过多种渠道向无为县扶贫办申请了一批资金。

池塘放在什么位置?水渠经过哪些田?挖塘过程中,一个个问题再次考验着王坤友。那时天气比较热,王坤友头戴一顶草帽,肩搭一条毛巾,穿梭在池塘和村民家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成村挖了5口大塘和3口小塘。

现在,这8口塘不仅满足了附近600多亩农田抗旱时的需要,也方便了村民生活,甚至塘泥都被村民们挖取作为肥料。

“上一次我去建成村,村民们还在说当家塘的好处,听说最近不少村民主动提出再挖几口大塘。”王坤友说,“田是农民的衣 3

食来源,在我的努力下,建成村农田用水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了,这是一件多高兴的事!”

第三件高兴事——

当了几十年赤脚医生,没出现过误诊;开山放炮,没出现过安全事故

当谈及人生经历时,王坤友说:“在我工作的这几十年中,当过赤脚医生,给病人治过病,但是没有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病人的病情。开过山、炸过炮,我负责了一次次危险作业,但是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这让我很欣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推行合作医疗,王坤友经过培训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每次看到病人的痛苦,我都像被敲了一次警钟。我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能出差错,不能给病人增加痛苦。”王坤友说。从那时起,他明白了责任一词的沉重。在当乡村医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医疗书籍,每次帮人看病,他都会细细的推敲,绝不让自己出现误诊。“所幸的是,当了20多年的赤脚医生,没有因为我的误诊而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王坤友说。

让王坤友至今心有余悸的是在开发泊山洞期间。“开发泊山洞时,要经常放炮。炮一炸,碎石横飞,一不小心就会将工人给炸到。”王坤友说。开山放炮,一不能让碎石炸坏泊山洞内自然景观,二不能让人受伤。在开发泊山洞时,王坤友经常夜不能眠,每次放炮前,他都要仔细检查,杜绝任何细小问题出现。“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装满潮湿稻草的麻袋覆盖在所要炸的区域,防止碎石乱飞。”王坤友笑着说。

在开发泊山洞的半年内,王坤友和工友们共用了5吨炸药,没有出现一例人员受伤。“人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现在我每次回忆起那时放炮的经历,都心有余悸,所幸的是,没有一人受伤。”王坤友说。

足 迹

——他的身影深深地烙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4

7月1日,烈日当空,地上的沙石被炽热的阳光烤得滚烫。

我们一行三人沿着王坤友曾经的足迹去寻找那些属于王坤友的故事,从新安到泊山洞再到白湖村,走访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聆听并记录着王坤友的点滴。

清晨的王坤友,依旧起的那么早,吃完早餐刚刚到5点,穿起那身朴素的衣服再次沿着沥青路去村民家中看看,路上一个个熟悉的村民见到他都会向他打招呼。

虽然已是癌症晚期,但是看看村民家中的养殖情况、沼气运用的情况依旧是王坤友必做的事情。修上路灯、通上沼气、贯通水利……新安村村民们见到我们的到来,不停的对我们说着王坤友做过的这些事,我们知道王坤友的身影在这里早已被深深的烙了下来,新安村有自己的印记,那便是他们的村书记王坤友。

告别了新安村,我们来到了泊山洞。曾经和王坤友一起奋斗的人早已不在泊山洞任职了。不过说起王坤友,附近的居民至今记得他。一位村民说:“他是哪里有事,就顶到哪里去工作,记得有个村子问题很严重他就去了那里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是当地人对王坤友最深刻的记忆。

建成村和白湖村合并后,叫白湖村。现任村主任伍秀中接待了我们,随即拉着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前,高达10多米的成片的杨树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足足有120亩的杨树,这些都是当初王书记带头搞的退耕还林时种下的,也是他给我们留下的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伍秀中说,“即使刚上任时他的被子被人扔了,但是他没有记恨这里任何人,而是兢兢业业,努力地做一些事。在他工作期间,荒地被利用起来了,当家塘挖了,抛荒田被人承包了,他办的一件件事到现在还给村民带来方便和利益。”

白湖村张业艮前几天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去看望王坤友。他告诉我们,当他准备出发时,不少曾经和王坤友产生矛盾的人也加入进来一同去看望。

离开白湖村时,我们再次路过那片杨树林。我们想起了中学时的一篇课文《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 5

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王坤友语录

1;他忠诚于党。面对组织,他的微笑是对信仰的执著。他说:“我是个党员,组织上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他牢记宗旨。面对群众,他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他说:“老百姓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3;他乐观人生。面对不幸,他的微笑是百折不挠的品质。他说:“人活一天就要珍惜一天,干好一天事。”

王坤友先进事迹[版]

王坤友

学习王坤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坤友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王坤友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王坤友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王坤友心得

学习王坤友心得体会

学习王坤友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王坤友心得1

《王坤友先进事迹.doc》
王坤友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