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四、五单元测试

2020-03-03 04:3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历史第

三、

四、五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 D )2.李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并从里面获知了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它是

A.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 )3.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北伐战争失败了

( A )4.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主要是因为80年前的这天发生了 A.南昌起义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A )5.2006年秋,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

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 C )6.右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

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 )7.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

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

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 )8.“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9.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 )10.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 )11.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 )1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松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 )15.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 A.东北三省 B.台湾 C.香港 D.澳门

( )16.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真实目的是: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 ②欺骗人民,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上 ③积极争取国内和平④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 )18.小明在电影《大决战》中看到:人民解放军前敌最高指挥部的墙上,挂着一幅军用地图,主要内容如右图,请帮小明判断:此时电影内容再现的历史场景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 )19.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B )20.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简答题(16分)

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图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所画的示意 草图(A为出发地)。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4分) A.B. C.D.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2分)

(3)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请你向他推荐最值得参观的长征途中的某一个历史遗址,并简单谈谈你推荐的理由。(4分)

(5)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

三、材料阅读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看右图

材料二: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4月5日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由于严重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引起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强烈反对。纵观《新历史教科书》内容,不仅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将侵华战争的责任推给了中国。而且俨然将自己打扮成了受害者。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并将这种仇恨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

——据4月5日网易新闻频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照片反映了怎样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待战争、对待历史怎样的态度?日本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除了这个事件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现?(6分)

(3)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面对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我们应当怎么办?(6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抗战,也仍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2分)

(2)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4分)

(3)当时进行的和平谈判有希望吗?为什么? (4分)

(4) 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4分)

四、历史探究题

2005年为‚红色旅游年‛。‚红色旅游‛是指组织旅游者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某校八年级

(二)班决定举办‚争当‘红色旅游’小导游‛的主题班会活动。

(1)请你当小导游,为同学们写出在下列图中的地点所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6分)

图1: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图2:湘赣边界的井冈山

图1:

图2:

(2)请你再向同学介绍一处可以作为“红色旅游”的景点,并简要说明在该景点发生过什么重大革命事件,它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8分)

三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

八上第四单元

八上五单元测试答案

八上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上第三单元作文

五上第四单元教案

五上第八单元 写梗概

八语上第五单元说课稿

《八上第三、四、五单元测试.doc》
八上第三、四、五单元测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