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2020-03-02 05:0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随文识记生字、辨析字形、词义。

2.初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深沉的爱。并摘抄相关句段。

3.了解文章写作方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首尾呼应。以及文章特有的引用格式。

五、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来自谁的哪篇文章?(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品味季老的一篇有关母亲的散文。感受季老对母亲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

一) 围绕课题,检测预习。了解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课文大家都预习了,再读题目,你都知道了什么?

2.引入第一段的感悟。了解写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母亲指“生母,祖国”(板书)

明确文章中心句“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读后,尝试缩句。找出季老对两位母亲深沉的爱——敬意、爱慕(板书)

3.过渡:季老何以怀念母亲,何以离开母亲?我们再次走进文章去寻找答案。

二) 且读且思,抓关键词句,理解“恨之深,悔之切”。

1.指名读第二段

1) 读中理解“弃养”揭示怀念母亲是因为“母亲离开了我(板书“离开”)

2) 抓关键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概括成语(寝食难安)

3) 指导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引入《游子吟》让学生想象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会想到什么?

4) 再读。范读创设情境,自主练习。

5) 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心中的感受.“恨”“悔”。带着这个字去触摸作者的心(读)。

三) 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魂牵梦萦。

1.痛失母亲的“悔”“恨”还未淡去,李老又离开了祖国。(板书 “离开”)思国,思乡,追忆母亲的复杂情感,季老是如何表达的呢?(日记)

2.介绍引用较多文章的另一种格式。

以冒号标注开始,另段用不同字体表示。后面对散文的引用也是如此。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尝试。

3.默读。勾划季老魂牵祖国的句子。

4交流

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指导“凄”的写法,理解“凄凉”的词义。指导朗读。

2) 11月20日日记。指导“不能忍耐”。

3)11月28日日记,第五段。抓关键词“思潮起伏”“心潮腾涌”,感受作者所思之乱,所想之多。指导朗读。

4)朗读第七段,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段对文章的总结,情感的升华。并点明其与开头的呼应。

五)拓展阅读《永久的悔》《寻梦》。

1.大家已经被季老这深沉的爱所感染,可他自己却不断在问自己(读第三段)你知道为什么吗?

2.学生谈体会。引入游子思乡的诗词。

3.请同学们再回到文章中,与季老对话,与文字同游。找找你心中的“为什么”。

4.默读,生疑。

5.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六)积累词句,总结文章情感基调,升华单元主题。

1.请同学们把刚才你勾划的季老魂牵祖国的句子抄一抄,再来体会季老对祖国的眷恋,写一写你的体会。

2.我这有四句话“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这是季老送给大家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doc》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