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培训手册

2020-03-03 12:59: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安全培训手册

一、安全基础知识:

1、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我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日;

5、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6、安全整改五定: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任务、定责任;

7、国家对发生事故后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具体内容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放过;

8、“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让人不受伤害;

9、“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0、安全事故划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11、操作旋转机床时“三禁”“三紧”:

三禁:禁止带手套、禁止系围巾、禁止敞开衣袖;

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三紧)

12、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失;

13、安全色: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绿色表示提示、安全通行;

1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四项义务

员工四项义务: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1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的不安全因素;

16、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易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使用无安全装置设备、手替代工具、未戴安全帽等;

17、发生安全事故原因:

⑴、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等而引起事

1 故。

⑵、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引起的事故; ⑶、人与物的综合因素; ⑷、管理上的缺陷。

18、违章操作行为:凡是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规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办法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等均属违章操作。

出现违章操作的原因:安全技术素质不高,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明知是违章行为仍冒险作业;明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怕麻烦、图省事而采取违章操作行为;侥幸心理;

19、违章指挥: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准及生产经营单位规章制度的指挥行为。员工对于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20、安全生产三要素:人的安全行为、物的安全状态、良好的安全环境;

21、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

22、我公司的安全生产问题主要体现在机械安全;

23、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24、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引起中暑;

25、《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作业资格;

26、《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27、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2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9、凡是离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必须正确系挂安全绳,安全绳的使用原则是高挂低用;

30、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要有下颌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防止帽子滑落或碰掉;热塑性安全帽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火上烤以防帽体变形;使用超过规定期限或受过严重冲击,即使看不到帽体裂纹也应更换;佩戴前检查各种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各部件完好方可使用,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31、“一班三检”是指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32、灭火器压力表有三个区域:第一段是红色区,指针指到红色区,表示灭火

2 器内干粉压力小,不能喷出,已经失效;第二段是绿色区,指针指在该区,表示压力正常,可以正常使用; 第三段黄色区,表示灭火器内的干粉压力过大,可以喷出干粉,但却有爆破、爆炸的危险;

3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总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3、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况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 患职业病的;

E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不认定工伤的三种情况:A故意犯罪的; B、醉酒或者吸毒的; C、自残或者自杀的;

34、公司消防(火灾报警)电话:15509000119,联通小号:888119;

35、发现火情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留下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36、火场逃生时,保持冷静,正确估计火势。如火势不大,应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离。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

37、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因此,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必须正确配备和使用劳保防护用品,关键在预防;

38、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图像符号或文字构成;

39、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而死;

3 4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人应站在上风口,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42、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向外逃到阳台;

43、安全事故发生后应马上逐级上报,不论事故大小,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4、身上着火,应立即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压火苗;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的义务;

46、我国消防宣传日是11月9日;

47、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

“四不动火”:禁止无动火票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的动火;

动火结束后,动火人员和现场安全责任人必须彻底清理现场、消灭火灾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48、受限空间作业: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49、消防安全“四懂四会”:

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二、公司安全文明制度:

1、进入车间工作必须穿公司配发工作服;

2、禁止穿短裤、短袖衫、背心等进入生产现场;

3、严禁工作时间内坦胸露怀、衣袖或裤脚挽起;

4、严禁穿拖鞋、凉鞋以及高跟鞋进入生产现场;

5、严禁生产部门女工穿裙子或高跟鞋上班;

6、严禁坐安全帽;

7、佩戴安全帽时必须将长发盘在安全帽内;

8、严禁未经允许私自带亲朋及小孩进入生产车间;

9、车间内行走必须走安全通道,进出车间需走安全门;

10、车辆停稳前必须与车辆保持有效安全距离,乘车需排队、有序,保持车辆卫生;

11、工作结束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2、生产区域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

13、接触酸碱时必须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防酸碱工作服、防酸碱靴、防酸碱手套、护目镜等);

14、使用角向磨光机、砂轮、砂轮切割机时必须戴护目镜;

15、接触粉尘(上煤、放灰等粉尘量较大的作业地点)作业时必须戴防尘口罩;

16、巡检(检修)人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装置区内进行设备巡检(检修)时必须佩戴便携式检测仪和滤罐式防毒面具;

17、进入易燃易爆储罐或装置区域前必须触摸静电除导设置(放静电球)放电;

18、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正确系保险绳(带);

19、高空维修作业时,地面必须设置监护人; 20、高空作业严禁抛掷物件、工具;

21、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上进行作业;

22、上下楼梯必须用手扶好栏杆;

23、直钢梯上下必须双手抓牢,面向钢梯上下;

24、进行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事先将下面的易燃物品移走;

25、与铝水、铁水、钢水接触的工序必须正确佩戴面罩;

26、打磨切削等有飞溅可能的作业必须正确佩戴面罩;

27、严禁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运行的轴承上、窗台、无围栏高处临边等处行走或坐立;

28、严禁违规跨越运行的或停止的输送皮带或设备;

29、不得滚、摔、混装气瓶;气割作业必须戴面罩或眼罩(墨镜); 30、严禁在吊物、吊臂下行走、停留或作业;

5

31、严禁非专业人员动用特种设备;

32、车辆大灯、尾灯、刹车、喇叭损坏必须及时修复;

33、严禁货叉上站人,叉车不准载人;

34、严禁车辆超速行驶(车间行驶时速必须小于5km/h、厂区行驶小于20km/h);

35、严禁物资、工器具摆放、车辆等占用安全通道;

36、严禁将物资、工器具摆放在过道上影响行人行车;

37、物资工器具必须定置、规范摆放;

38、严禁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39、对他人的违章、违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纠正;

40、严禁旷工、旷会;严禁脱岗、溜岗;严禁上班、开会时迟到、早退、打瞌睡、睡觉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严禁在各类考试中作弊;

41、严禁打架、赌博、盗窃,性质严重报公安机关处理;

42、抽烟必须到吸烟点,严禁随处抽烟、抽游烟;宿舍区、公共区域严禁抽烟;

43、严禁私拉乱接电源,造成安全隐患;

44、严禁在公司内赤裸上身或穿过分暴露衣物(生活服务区、餐厅、办公区域、生产区域等);

45、严禁在办公或生产区域内穿拖鞋、短裤上班;

46、严禁拉帮结派,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47、严禁语言不文明,辱骂同事;严禁在公共场所吵闹、大声喧哗、扰乱公共秩序;

48、严禁酒后上班;

49、严禁擅自挪动或故意损坏消防设施与器材; 50、严禁无火情擅自使用灭火器;

51、严禁任意使用消火栓;

52、严禁物资遮挡消火栓、灭火器材;

53、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重点防火区域。

员工培训手册

员工安全手册

物业公司安全护卫员工培训手册

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手手册

员工手册培训试卷

员工手册培训计划

员工进厂培训手册

员工手册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教育手册

员工手册培训考试题

《员工安全培训手册.doc》
员工安全培训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