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课记录

2020-03-03 07:17: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二年级音乐课《夏》评课

在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这两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

叫卖小调》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200

8、

5、8(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班级:五(6) 授课老师:任宇

教学过程:

一、发音练习:(1)音阶练习:5 4 3 2 | 1—||

(2)二声部练习:3---|5---|5---|4---||

1---|3---|1---|2---||

(3)歌唱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录音播放:上海小调《叫卖小调》,学生试听,并判断有几 种叫卖声?

(学生:有卖花、、磨刀子、收废品、卖小吃??共七种叫卖声。)

2、根据黑板上的节奏型??,判断刚才听到的各种叫卖声小调属哪种节奏型?并学会相关节奏型。

3、跟音乐学唱《叫卖小调》,

4、根据自己对与《叫卖小调》类似的声音、语调,用上海方言进行模仿:学生:绕口令、游戏、童谣(来源于少儿游戏,后发展为儿歌)??

5、例举老上海的各种民俗文化??(学生发言、交流)

6、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判断歌曲是几拍子?(学生:3/4拍)

7、对照以上童谣和《我怎样长大》的音乐特点,说说它们的异同。

8、跟钢琴学唱《我怎样长大》的旋律(师指导附点音符的准确唱法)。

三、课后练习:把《我怎样长大》的歌词学习。

感受: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和上次听的音乐欣赏课各有特色。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艺术美、学习音乐艺术之精华,而唱歌课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提高歌唱的能力。在这节课中任老师就做到了这些,如,从练声——听旋律——判断节奏型——模唱——学唱旋律??,整个过程都充分渗透了唱歌技巧的学习;l另外,任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听力练习,通过听旋律、判断节奏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为学生学习唱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五月的夜晚》听课记录及评课

执教班级:四年级 执教时间:06年3月16日

执教教师:朱军 听课、评课教师:季玉堦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导入

1 仔细听音乐,伸手随音乐画画线条(旋律线的走向)

【评:一开始就用欣赏导入,给学生美的体验,体现出音响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当夕阳西下,树木融入夜晚,会带来什么感受?(出示画好的旋律线)

2 再伸出手,说说线条起伏较大还是平稳?(生说出不同看法)

【评:这时意见发生了分歧,教师没有急于将答案公布,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设下了悬念,留到后面详细分析歌曲的时候再来解决,表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出在教学中对于临时问题解决的教学机智的灵活】

3 再听音乐,听出有几句(用手指表示)看看谁有音乐的耳朵!(四乐句+补充句)

4 听师演奏,听出相同的乐句(指名说一说)

5 用lu等词来哼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6 出示歌曲谱

A 生跟琴唱一遍,师指出问题

B 拿到谱,最先考虑什么?(谱号、调号、拍号)

C 这首歌是几几拍?(四四拍)为什么有这么多音符?(因为有很多八分音符)

D 唱第一乐句,然后指出第三乐句均是四分音符,并唱一唱。最后补充句的音高讲解后唱

E 讲解级进、跳进(四度)

每句中均有级进和四度跳进,那么旋律线是平和还是起伏?(指名说)

F 每一组选一位代表上黑板画旋律线,其他人唱

一、二乐句的谱 师纠正学生的画法,生再唱师示范旋律线画法

继续唱三四乐句,用老师教的画法来画出三四乐句旋律走向

对学生画的旋律线进行评价,并布置书后的作业,练习画旋律线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给与示范讲解,循循善诱,在课后得知,教师的教案当中并没有这一环节,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状况,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教学程

序进行,而是跟据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布置了练习,体现以生为主的人文教学方式】

7 完整唱全曲,找找有没有不明白的记号(师讲解保持音,要求将音唱足)

8 为什么叫“五月的夜晚”?(出示图片)

A 欧洲春天来得晚,很渴望春天的到来,所以用了连续的八分音符表示对春天的渴望

B 那里的气候易形成烟雾,缭绕不散,用保持音很形象(大家在来唱一唱保持音,感受一下)

【评:歌曲处理过程中,教师没有要学生单调的讲,而是创设了情境,通过音乐范唱、图片、语言等多方面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想象,从而体验歌曲内涵,总结出歌曲的处理办法】

9 歌曲处理:前面唱轻巧点,后面饱满,补充句跳音注意对比。用以上方式处理演唱歌曲

10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唱,表示出力度的变化、起伏(即渐强渐弱,音高则强、音低则弱)

11跟音乐唱(师用手势提示高低力度变化)

【评:教师肢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歌曲。体现出教师示范的重要作用】

《小鼓响咚咚》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一(10)班 执教时间:2006年11月10日

执教教师:杜蒙蒙 听课、评课教师:张寒梅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授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神秘的好朋友。猜猜是谁?(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师:这些小米粒不光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

2.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师演示)

3.师:小朋友们,鼓上的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

生:老师的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师:恩!这些小米粒真不愧为老师的好朋友,它们和老师配合得多默契呀!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4.学生跟着音乐徒手敲击。(鼓点同上,可以拍手,可以敲击桌面,也可以敲击铅笔盒等。)

【评:《鼓上的小米粒》是一个有关感知音的强弱的音乐游戏,杜老师先用小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随之带领孩子们用铅笔模拟鼓槌来敲击直接去感受音乐,表达感情。将听觉印象与视觉印象想联系。这种训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去。在活动中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愉悦和满足,同学们俨然是一个个小小演奏家。】

三.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一).创设情境

1.导语:刚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彩色小米粒。有一个小同学,他呀,也有一个神秘的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瞧!

2.师:这个小同学的好朋友是谁啊?

生:小鼓。(出示课件)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小鼓交个朋友呢?只要你学会了这首歌,小鼓就会考虑和你做朋友。

(二).学唱歌曲

1.听范唱(课件展示歌谱)

老师带领学生边听边用以下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xx x x︳xx x-︳

注:在敲击的过程中,老师可有意引导学生根据词意,第一段前六小节用“mf”

力度敲击,最后两小节用“f”力度敲击。第二段前六小节用“mf”力度敲击,最后两小节用“p”力度敲击。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跟随录音,用“lu”哼唱全曲。

(2) 唱歌词。

【评: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音乐体验、它能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歌曲中的字大部分比较陌生,教师应在教学时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情,帮助他们解决识字的问题。】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

2.启发学生畅谈演唱时的感受及两段不同情绪的歌词如何表现更为合适。(学生会根据听范唱、敲击伴奏的强弱处理歌曲。)

【评:杜老师在此环节设计的初衷是好的,着重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注重在音乐中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是因为学生的识字问题未能解决,因此学生在这里未能进一步理解字词的的意思,而未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

四.用自制打击乐器作即兴创编、表演

导语:通过歌曲的学唱,老师知道你们已和小鼓交上了朋友,祝贺你们!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带来了自制的打击乐器展示一下。

(1)展示自制打击乐器:有的用鞋盒作为小鼓,有的用薯片罐子作为小鼓,有的

用筷子敲击盘底作为锣,有的用两个锅盖互相敲击作为镲??

(2)要求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学生可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型。)

【评:杜老师引导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因缘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曾强。自制打击乐练习的设计使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但是,课堂上老师应该能够有驾御课堂的能力,“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教学体验的实施,教师应该能做到收放自如,运筹帷幄。】 五.森林趣事

导语: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和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交上了朋友。其实,这些小乐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还可以表现小鸭子吵架呢!不信,你瞧!

1.让学生认识一下打击乐器。(出示课件)

2.让学生边看边说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出示课件,Flash《鸭子拌嘴》)

【评:《鸭子拌嘴》是经典的打击乐合奏曲目,乐曲塑造的是活泼俏皮的音乐形象,欣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容易分散。杜老师能利用多媒体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使孩子们从听到的音响中得到启发,从而降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六.总结,知识延伸

今天,我们和小鼓、自制打击乐器交上了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森林里的趣事还有很多,请小朋友们回去想想,还有哪些趣事能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出来,下一节课,拿出来展示。

【评:杜老师在注重让学生将欣赏后获得的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有效的渗透和运用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以此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与此同时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音乐评课记录

初中音乐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音乐评课记录.doc》
音乐评课记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