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2020-03-03 08:39: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内容提要】: 笔者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切身体验来看作文仍是学生犯难的知识点。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对认知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讲是一件不易之事。因此,本文以新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凸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体现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几点意见。即精讲课文范例,指导仿写;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留心生活中的发现,搜集写作素材;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改变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经过实践证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标

写作 实践

【正文】

转眼间,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个年头。他就像一个探索新知,渴求新鲜雨露甘霖的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尽管在求知的路上磕磕碰碰,有时还因为阻碍踌躇不前,有时迷茫不知前路,可他却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回想这十年作为实验教师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我也曾彷徨无措、艰难探索;也曾郁闷纠结,徘徊不前;但更多的是辛勤探索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而欣慰快乐。在2006年第八届和2008年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两次荣获优秀指导奖。尤其是第十届参加的六人全部获奖。其中殷璐璐同学撰写的作文《爱的童话》获得全国二等奖,其余五名同学分获山西省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拿到奖状,孩子们拥在我身旁,兴奋极了,我也感到骄傲。学生的进步说明课改的成功,获益于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支撑,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根据《课程标准》,语文实践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践,这里的“写”包括写字,写话,更重要的是写作。《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说到:“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综合性强,决定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大。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写作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建议,这就给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那么,在这些理论、建议的基础上,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进行写作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精讲课文范例,指导仿写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就要提取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用精讲的范文指导,模仿范文写,或把范文改写,或写心得体会等。但

我们现在很多的课堂,,语文教学采取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得透彻,老师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应淡化内容分析,在日常的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精心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思维量较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听,说,读的实践,然后把留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在课堂多练笔呢? 我认为,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于三方面:

1.抓住容易迁移的地方仿写。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了让学生掌握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相关段落,明确了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仿写,不要求字数很多,只要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点就行。学习了《秋天的雨》一课,我让学生仿写了《落叶》、《美丽的菊花》、《小动物过冬》等小文来学习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描写大自然的特点的。学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游记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以及回忆学过的写景文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让学生学以致用,游览了南寨公园后,仿写了《秋游南寨公园》。

2.在学生易动情的地方练习。

如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出示了这么一段话,让学生思考:“我始终坚信父亲会来救我,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会回忆起哪些片断?”让学生想象我和父亲之间的欢乐时光,增强对文章内涵的感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又进行了一次练笔。

3.在易发散学生思维处练习。

如教学《小摄影师》这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意思续编故事,“你来写写小男孩会再来给高尔基照相吗?”这样就收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又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既可以用“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段话,又可以用“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段话。

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机会增多,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自然提高了语文写作水平。当然,作为教师并不是要把这些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当前“强调整体的综合的情景,强调学生个性化写作”的今天,更不能死搬硬套。而应该明确这样一些基本的规律,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二、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

其实,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所写的文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对亲身感受的内容写得十分具体,而从其他角度写出的文章则显得略有些淡薄,其原因就在于亲身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古人云:“童子之情,乐嬉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将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学生

乐在其中,津津有味地谈感受,练语言,尽其所能,完成理想目标,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以下活动:

1.参观,游览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安全地开展活动。春雨绵绵,带孩子们撑着小伞去雨中散步,去看一看雨中的田野,小河,大街。春耕开始了,带领学生去参观田地繁忙的景象。游览时,把游览顺序、景物的观察特点记下来,及时捕捉美丽景色,丰富写作素材。

2.语文知识竞赛;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前人留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材料,如谚语,格言,古诗文等。作为语文老师,就可抓住这些,适时的开展活动,如成语接龙,趣说歇后语,巧记谚语等。

3.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实验既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如学习《动手试试看》一文后,我建议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把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效果也很不错,动手和动口能力都有锻炼和提高。

4.游戏,比赛活动;游戏,比赛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校经常搞活动,如放风筝比赛、跳绳踢毽子比赛、诗歌朗诵、歌咏大赛等活动,在活动前就让学生把如何做准备工作,参赛时如何奋勇争先,比赛胜利时如何击掌欢庆,而失败了又会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动在其中,乐在其中。还发愁没话写吗?

5.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个大课堂,处处都有语文。例如找广告,标语的错别字,调查家乡的名人事迹,夸夸家乡的美景和特产等。

当然,作为教师最重要是重视实践活动与写作指导的有机结合。我们班级经常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之前周密的安排,活动之时具体指导,与他们的思维共振合拍。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新”。

三、留心生活中的发现,搜集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那内容从何而来?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如课堂生活,课间游戏,同学间的趣事,街头见闻,邻里情,父母爱等。为什么五彩的生活难以进驻学生的习作?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把身边发生的事忽略了。

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强调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什么,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突出一个“随”字。生活随记可以记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对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记录学校生活;学校美景、人物素描、人际交往都可以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记录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家庭中的一员。大街,公园,菜场,车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去记录。记录自我生活;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内容,也包括学生自我的广阔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

己独特的感受。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及精神世界,无疑是对自我的最好诠释和剖析。在随记中,学生畅所欲言,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生活随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然而,它仅是一种发现,体会,思索,偶得,还不能称之为习作。但是,它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又使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这些点滴积累不愁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四,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怎么让他们进行写作实践呢 ?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利用早晨的读书时间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或介绍几本好书或谈读书体会,每天三人,由学生选出最好的进行奖励。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又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改革,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作文教学也少不了作文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文学习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而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兴趣和能力。让评语精彩起来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在真情评语和文采评语上多花时间多花力气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在学生的作文本中适当地写下简洁、灵活、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评语,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开拓学生的思维,让精彩的作文评语在我们所有的同仁的作文批阅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另外,还要把学生平时的“妙语”和小练笔及时记录装进“成长档案袋”中,与期终的作文考评结合起来,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纵上所述,课堂中要尽量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激活我们的作文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如能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将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

2.《教育理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9月 2004年2月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政治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doc》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