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2020-03-02 03:32: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同评价,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就会有非一般的情绪体验。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推动教学达到高潮。

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准确。

当学生字迹工整时,教师除给他“优”外,再加上一句“老师真爱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站起来大声发言时,老师除了给他灿烂的笑脸外,还应鼓励他说:“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样,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同时,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评价还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神笔马良》一课时,有位学生在自学后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良为什么只给穷苦人画画,满足穷苦人的愿望,而不给大官画金山呢?”这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有见地的问题。遗憾的是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例行公事似地、像表扬其他提普通问题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这样的赞美显然没有把这个孩子学习时动了脑筋的优点挖掘出来,评价的针对性明显不强,如果教师此时表扬得具体一点,如:“你看书时动了脑筋,提的问题真精彩。”这样不仅可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动脑筋、爱钻研的好习惯。

因此,课堂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的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

“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

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使学生知道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也正是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一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会有进步。

二、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上学期,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我们班开展了“好词好句展示”活动。同学们纷纷活动起来,向家长请教,查阅资料,看课外书,查字典……多方面获取了大量词句信息。看着学生们摘抄本上的词语日渐丰富,看着他们争相发言举起的小手,我发自内心地鼓励到:“你们知道这么多好词语,好句子,真让人佩服!”,“这个词语组的多好呀!再说一遍,让每个同学都听清楚”,“你可真行!不管生字在前还是在后,都会组出很好的词语,可见下了不少功夫”,“你是怎样积累了这么多好词语?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这生动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对收集词语信息的兴趣更浓厚了。

词汇量丰富了,可这之中也存在着弊病。学生为了多组词语,常常只知其音,但对词语的意思一点都不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在学习“亡”字时,一个学生组词“亡羊补牢”,我一听,心想:还会组成语,真不错!随之高兴地问了一句:“知道什么意思吗?”“知道”。“羊死了,要把羊圈补牢固了,免得又让狼给吃了”。他说的意思只是从字面理解,很不准确,怎么办?否定他,说出正确答案,让他丢面子?不行,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笑着来到他的身边:“你可真了不起,还会组成语!”他听到了我的表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紧接着说:“知道吗,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愿意回家准备一下,明天讲给大家听吗?”这个学生一听,老师不仅表扬还委以重任,连忙点头,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要求为大家讲故事,我想他一定准备好了,就答应了。不出所料,他讲的绘声绘色。讲完后,没等我问,他自己说:“昨天我讲的意思不准确,应该是……”听着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纠正自身出现的错误,我的内心真是欣慰极了。我连忙评价到:“能够结合小故事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很好。希望你读更多的故事,去积累更多的词汇。你的头脑中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 这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励呢?学生高兴地坐下了。眼神中满是成功的喜悦。我想,他一定会以此为起点,去查找更多的词语信息,当然,也绝不会忘记这个词语的正确意思了。

这一系列充满爱心、巧妙的话语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评价语言要多样、亲切。

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我会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当学生拿来书写规范、美观的生字本让我批阅时,我会为他盖上“你真棒”的印章,让全班传阅;当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我会快步上前握手祝贺;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我会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

学生们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动力,这一切会推动学生永远向前、向前。

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评价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机动的评价,才能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譬如小组评价,要引导他们就组内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合理,表达是否简练,书写是否美观整洁等。还如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觉总结学习方法,构想各种解题的途径,判断自己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板演后,可心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的书写好不好?”如此帮助学生成为有正确自我意识的人,促进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四、评价语言要独特、创新

小学生在接受赞美时,极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认可,由此强化赞美的情绪体验,提高自身的群体地位和群体影响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之点,点滴进步予以赞美,而不能无原则地盲目表扬。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语文课“续说故事《小摄影师》”,老师简要复习课文内容后提出要求:想象小男孩上车回去后发生什么事。有些同学在后来反馈汇报时没有根据原文合理想象,没有说出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也没有认识到高尔基淡薄名利的高尚品德,只是流水帐似地把小男孩回去后做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繁琐事叙述了一遍,而教师在评价时不管学生的想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原文主旨,不分是非对错一律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评价。没有事实依据的表扬给学生以模模糊糊的感觉,分不清谁对谁错,谁的好谁的坏,被表扬的同学本人也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同,领略不到自身群体地位的提高,表扬教育效果甚微。

同时,我们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作为教师要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竹子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贴在黑板上的一段竹子正巧掉了下来,讲课的老师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说着,便把竹子递给了那个学生。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力争得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高潮。

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地进行学习。笔者认为,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努力提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用灿烂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之我见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语文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浅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doc》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