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

2020-03-03 19:18: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的生成

——中小学班主任师德素养与班会设计创新理念研讨会学习体会

白依拉嘎乡中学

包艳辉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有幸参加这次《中小学班主任师德素养与班会设计创新理念研讨会》,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时停下脚步,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也许,达官显贵不屑于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平民百姓没时间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只有有思想、有内涵、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不时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比如我们------教师。所以,在这个初冬温暖的午后,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聆听来自心灵、来自灵魂的声音。此次学习,我感触最深的、铭刻于心的就是这样几个词:职业倦怠感、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当然三位专家教授精准创新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但我和大家重点分享的是以上三点。当教师如我,十多年的老师,自诩老教师,专业知识浅尝辄止,全靠日久软磨硬泡,业务不争强也不落后,到点上班,按时上课,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年纪巴不得现在就退休,这就是职业倦怠感,长期从事一种职业的正常现象,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职业认同感。因为一些社会原因、客观原因、人为原因,社会对教师评价并不高,导致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文人相轻”。但是,如果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你还指望谁能看得起你?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你还指望谁来爱你?你还能爱谁?我们现在就缺乏爱的能力。所谓爱的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例如班主任,你对你的学生如何如何之好,可他还是不断犯错,不断惹祸,你生气、伤心、暴跳如雷。没有用,你最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你自己有爱的能力吗?你的爱学生感受到了吗?你给的是他想要的吗?科任教师亦是如此,每个人相处我想也如斯。“教室是允许犯错的地方。”孩子免不了犯错,我们的职业不是施与,不是高高在上,教育是唤醒,是纠正错误,不断的反复的纠正,直至他们能自己辨别是非、正误。

现在很流行问:你幸福吗?有了职业认同感,你就有了职业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欲望的停歇处。从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们的欲望就在纷纷落下的粉笔灰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淡去。我不想标榜我们老师有多清高、多高尚,但至少我们的快乐绝不是靠金钱、地位、名利来构筑的,当然物质生活能丰厚一些,工资多涨一些更好了。但是我们有思想、有灵魂,有时学生一个小小的礼物、一个信任的微笑胜过几百几千的红包,因为我们受之无愧,我们心安理得,所以我们的幸福含义更为深刻。这样说决不是我学习回来看破红尘了,一步踏入万丈红尘谁也不敢说看破,只是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慰藉自己,高尚自己,例如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因为我们是教师,是由思想、有灵魂的人!“只有我们昂起高傲的头,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心。”所以,请大家爱我们的职业,这样我们才会幸福!这样才是和谐人生!这是廊坊师范刘银花教授所讲的主要内容。

迟希新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主题班会设计的创新理念》,主要讲授关于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模式及案例分析,并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效德育教育,“细雨湿衣”,道德是感染的,不是教出来的。今后,我将以迟教授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做一名研究型班主任,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教育。辛志国教授的讲座是《有效德育的实践与思考》,针对现在很多班主任不论客观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模仿名师、名人的德育事例,讲述班主任的困惑,提出不是所有的德育行为都是有效的,每位班主

1 任都曾存在德育误区。应该在学习名师的基础上,自己研究、创新,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生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例如问题学生的“六盆花”理论,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反复抓,抓反复。

记得有人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工作我想就是这样,而班主任更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如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既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希望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职业认同感中幸福的教育、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德育教育得以“润物细无声”,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演讲稿

教师职业幸福感演讲稿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doc》
教师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