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2020-03-02 11:14: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读后感

龙岩四中 陈金炎

2013-01-05

2012年11月某日的一个上午,本人去了学校,由于是上后面两节课,于是就去了图书馆,和那儿的黄老师、郭老师一起闲聊了一会儿,后来见到郭老师旁边的一张桌子上,摞着一堆东城办捐给我校师生们的关于一些现代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介绍以及近年来有志于想改变当前国内教育现状和弊端的一些专家、学者的系列图书。我浏览了这些图书书名,觉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这本书挺吸引眼球的,觉得它应该对于现今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于是我就向郭老师要了一本。

阅读本书的开始(即前言部分),我觉得这本书的一些概念挺让我费解的,如书中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效能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效率、教学效益、教学效果三者的异同和应用,它们与教学有效性有何关系;什么叫信度和效度,教学参与度的高低是如何受制于教师驱动、学生驱动、学习驱动和资源驱动等等。后来,随着自身身心参与度和关注度的提高、以及联系到本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并且也确实想通过他人的理念或他人文章来解决我内心的困扰,于是我就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所对本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阅读。在拜读此书的过程中,本来想在该书内里进行圈圈点点,写下一些自以为是的内心感受,但后来一想,图书是单位的财产,是每位师生所共有,并且写下一些不成熟(如果是不科学的则更糟)的粗鄙看法,既给人以贻笑大方,更容易给他人(尤其是给学生)以误导;于是我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也就没有在书中写写涂涂。

从2012年11月上旬到2012年12月上旬,我前后花了大约20多天的时间,认真拜读了孙亚玲女士的作品,应该说,她写作作品的所持有的客观、公正及严谨认真的态度(如在第二章中---解读课堂教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没有擅自对她所录像的课堂教学进行独自的评价,而是通过和他人、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其它渠道,力争对她所观察到的课堂教学作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应该说只是一种呈现,不足和建议均呈放出来),还有通过阅读其第三章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上)----一个分析的框架,在文中她不但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图解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列表(框架采取的是两级四层次的水平结构,所包含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又分为四个层次水平的定性描述),而且通过图解和列表的形式使读者可以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对比理解,对于教师来说,他(她)们还可以将其应用到指导自身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以及教学反馈(如为学生提供反馈、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教师的反思、课堂评价、作业、考试等等)等教学环节中,并且孙老师又用第四章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中)---框架的解读,详尽了介绍了制定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基础,并且还详尽了阐述了标准框架的构成及其有限性,总之,框架给人容易理解和操作;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理解的高超见解、对现今国内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如何更进一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研究,孙教授的聪慧睿智、学识渊博、对知识的旁征博引(从她后面所引用参考文献来看)都在文中得以深切的体现。 总而言之,通读这部作品(笔者惭言,自认为对本书精髓的理解还有光年的距离,还

很不到位)以及联系到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想在工作中大有建树,除了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与时俱进,时刻汲取当今不断涌现的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并掌握科学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之于现代教学中,结合当前国内和本土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充实自己,才能不辱当今教师职业的历史使命。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读书笔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表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oc》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