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2020-03-02 00:07: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教学目标和要求: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及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征;理想、信念的关系;深入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学时:1学时

人和动物不同,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富有理想,可以说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找到人生最美好的归宿。因此,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在没有正式讲课之前,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然后想请同学们给大家说说听完这个故事能从中能感悟些什么?

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对兄弟,他们家住在八十层楼上。

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一大包行李,但看来没什么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

哥哥对弟弟说:“包包太重了,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先爬上去,等电来了再坐电梯下来拿。”弟弟说:“好!你真聪明!”,于是他们就把包包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四十楼,两人实在是太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前看,竟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落得如此的下场。他们边爬边吵,就这样一路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也许是累的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只剩二

1 十层楼了,我们就不要吵了,默默地爬完它吧!”

于是他们安静地继续走,终于,到了八十楼!站在了家门口,哥哥摆出一个很轻松的姿势说:“弟弟,开门!”弟弟说:“别闹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吗?……(钥匙在哪呢?)结果,他们把钥匙留在了二十楼的包包里!……

其实,这个故事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和期许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在走,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有限,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二十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包袱,开始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二十年。

可是到了四十岁,发现青春早已过去,不免有许多的遗憾和后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公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抱怨周围的人„„就这样在抱怨遗憾声中度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默默地走完自己的余年。

而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原来,我的梦想还留在20岁,没有完成。就像图片所展示的那样:小时候我们有做飞行员的梦想;初一时我们有当篮球明星的理想;高一时我们为了能考上大学而努力奋斗;而今我们坐在了大学的校园里好像没有理想了。你也是如此吗?想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最在意的又是什么?不要到了四十年后才来追悔。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那就赶紧行动吧,把握现在。我们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歇歇了,没有理想就没有了生活之船的风帆;而没有信念,理想就失去了扬帆远航的动力。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为自己定立一个大目标,那就是“走出黄淮学院,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这大学的四年当中,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而对于咱们在座的各位来说:“追求远大

2 理想,树立崇高信念,是我们健康成长成材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那么什么是理想、信念呢?他们各自又有哪些特征呢?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 理想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1.理想

简单说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我国古代把理想称作“志”,诸葛亮曾告诫他 的外甥:“志当存高远”。就是说要有远大的理想。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还有“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等等,这些“志”都是指理想、志向。那么什么是理想呢?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根据定义,可以把理想分为三个要素:

①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设想和构想。 理想是一个目标,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指向的是未来。 ②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

理想总是对未来的一种有根据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所以它是有可能实现的,因而不同于幻想、空想,因为幻想和空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人们想发明永远运动而不需要补充能量的永动机,莫尔幻想的乌托邦的理想社会等等这些是不是理想呢?(对,不是理想。因为理想一般来讲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设想。)

③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奋斗过程。

要实现理想必须通过艰苦奋斗。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其理想的实现都是经过艰苦奋斗获得的,正所谓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没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理想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就会等同于幻想和空想了。

2.理想的特征: ①时代性:

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的物质生活特征的反映。人们 对未来的设想或构想总是受现实各种条件的影响。由于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

3 水平的不同,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社会为人们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相同,因此,人们的需要及对需要的认识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理想。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下从70年代到现在人们在生活理想上所做的变化: 70年代:“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80年代:“三机一箱”(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 90年代:空调、组合音响、电话

现在:住房、“三斤三两”(相当于大约13万6000元)。

②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他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 利益出发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不同的阶级依据他们各自的需要形成不同的理想。剥削阶级以建立和维护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社会,以及更多的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过上奢侈豪华的生活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朱门酒肉臭”是剥削阶级的生活写照)。而广大劳动人民则以争取自身解放,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为自己的理想。

③实践性

一定的理想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它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达到理想所期望的结果,它才是科学的理想。

④超前性

人生的理想是一种同未来相联系的,有可能实现的、合理的想象,表现为人 们的奋斗目标。超前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它使人能够在把握现实必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

3.理想的类型: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把理想分成不同的类型:

①性质和层次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科学与非科学,从哲学上讲,指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在 理想上就体现为,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就是科学的理想。凡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就是非科学的理想。

4 崇高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全人类的利益。(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理想。)

庸俗的理想(一般理想),则是从个人或小家庭狭隘私利和眼前利益出发,片面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腐朽的生活方式。

③按理想的内容划分: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道德理想:人们对做人的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人们对未来的吃、穿、住、用、行、爱情、婚姻、家庭的具体目标的追求。

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③按理想的时间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而对于我们来说,制定大学四年规划,这样你的大学生活才会充实起来,才不会感到迷茫。

政治目标: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习目标:远期:考研

中期:英语过四级、六级。

近期:计算机等级。

实践性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增长才干,丰富了业余生活增加了收入;

持久性目标:学会如何做人,为人处世,完美人格 心宽如海(处理人际关系)

心静如水(洁身自好,抵制外界不良诱惑)

心明如月(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方式,不人云亦云,随大流) 心坚如钢(心理素质好,坚强)

尽快从高考后的安逸中摆脱出来,重新确定人生目标,“断了线的风筝不会飞得太高,没有规划的人生不会走的太远”。

④按理想的对象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5 社会理想——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和追求,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个人理想——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实现目标所下的决心。

两者的关系是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 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实现。

(二) 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信念,浅尝则止,最终失败。其实,他已经在地上挖掘了不少的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坚持到底的,甚至当他渴望的水源就在眼前时,他却弃之而去,最终他是功亏一篑的。可见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现理想的动力——信念。 1.信念的含义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①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 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但是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现实不断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②多样性

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考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③驱动性

信念与人的需要直接相关,因而成为人内心持久的精神激励力量,推动着人

6 们执著的追求既定的目标。(就像坚信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一样,每天强迫自己早出晚归去学习,为着这个理想而努力。)

④执著性

人们对某种主张、思考见解或事物坚信无疑,并且要身体力行,这就使得信 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这种执著性,对于正确的信念往往会促使事业成功;但错误的信念会使行为发生偏差。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就要从内心进行反省,重新审视并矫正自己的信念,绝对不能握住错误的信念不放。

二、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之中。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一)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指引人生的作用(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会在既定的奋斗目标追求中,勇往直前,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困难挫折中看到希望,在暂时失败中坚信胜利,才会在人生不懈的追求中勇攀高峰取得累累硕果。

千手观音的视频:“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散发全部芬芳。”21个聋哑人,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成为坚强的舞者。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他们在残缺中追求完美,在无声中激荡生命。他们在娇媚中自强,在寂静中呐喊,在沉默中奋起,他们震撼着全中国、震撼着全世界!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奋斗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形成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情感。一个人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只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

7 著名外科医生巴纳德1967年在南非开普敦成功的进行世界第一宗用人心换人心的心脏移植手术,创下了医学先例,使器官移植医学跨前一大步。手术成功使巴纳德一夜成名。可惜接受心脏移植的53岁病人沃什坎斯基,因为所植入的心脏产生排斥,引发并发感染而告不治。他只活了18天。在那18天里,巴纳德也经历了不少忧虑,承受精神压力。同行嫉妒而对他猛烈抨击,因为心脏移植引起争议,连宗教界、政界、哲学家、伦理道德人士以及家人和亲朋好友,甚至种族主义者都鸣鼓而攻之。

病人去世除了给他带来打击和挫折外,他还得上电视接受访问,令他感到尴尬、极度颓废。他的信心几乎全失。一度考虑放弃移植手术这项工作。但实现器官移植,做一个造福人类的好医生一直是他的理想,他凭着信念、意志、毅力,以及对工作的热忱,四年后再接再励,成功为另一名男子进行了两个肺脏和一个心脏的移植手术,给垂死的病人带来新的生命。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心脏移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而且换心人活得越来越长久。在他的自传《一个生命》里,他说:“我这一生就是为了在手术室里那一刻:把一颗蓝色的心转变为嫣红及有生命力的心脏,让人获得重生。我感到无限兴奋与自豪,因为在这一刹那间,我把两个生命融合为一……。”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为有着崇高的理想,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旦有了精神支柱才会引导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张立勇,29岁,清华大学十五食堂厨师,生于江西赣南革命老区,1993年高中二年级辍学外出打工,自学英语十年,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已经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因为贫困,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辍学,成为千万农民工中的一员,由于不甘心,在打工的道路上又艰难地求学。因为理想,他坚守初衷,忍受寂寞,坚持自学英语十年,通过国家等级考试,获得托福高分,做了很多大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8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我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课后思考题:今天是一个理想“失落”的时代。人们普遍看重现实与实惠,躲避崇高与理想。曾经一度热衷的理想追求,已经迷失在现实的物质利益与享乐中。我们许多大学生也没能逃脱理想迷失的时代悲剧。请思考:理想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大学生还需不需要理想?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论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与自我成才

理想信念与自我成才

论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教案: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doc》
教案: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